人造石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02813 阅读:4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人造石及其制作方法,该人造石制作配方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组成:水泥200~300,陶粒180~200,沙粒20~25,颜料1~2、增强剂1~2及水,水用量为能将上述原料混合后调成粘稠状,所述颜料分为用于表面上的颜料和用于底料上的颜料两种,用于表面上颜料的用量为颜料总重量份的0.1~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为:颜料调色-推模-喷色-混合料制备-成形-振动-蒸养-脱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人造石质地轻,比重为天然石材的1/3-1/4,经久耐用,不褪色、耐腐蚀、耐风化、强度高、抗冻与抗渗性好;绿色环保,无异味、吸音、防火、无放射性风雨冲刷即可自行洁净如新,免维护保养;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简单,而且操作也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人造石是一种用于内外墙装饰的人造石材,它模仿天然石材的外形纹理,具有质 地轻、色彩丰富、不霉、不燃、便于安装等特点,是外墙装饰中的一个新品种。现有一种申请 号为CN200710167742. 3名称为《一种人造石的制作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人造 石制作方法该方法是将一种以上色彩的人造石预混料及高浓度人造石色浆或者只有多种 色彩的人造石预混料,分别送进一个多功能图案成型机的各个入料口进行图案成型,图案 粘合染色整形,然后再落入人造石板材或方料的模具中,进行振动真空排气固化等工序。但 该方法制作人造石没有经过蒸养护理工序,所以人造石容易风化腐蚀。因此该方法还有待 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重量轻、 经久耐用、不褪色、绿色环保的人造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人造石 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容易制作方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人造石,其特征在于该人 造石制作配方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组成为水泥200 300,陶粒180 200,沙粒20 25,颜料1 2,增强剂1 2及水, 水用量为能将上述原料混合后调成粘稠状,所述颜料分为用于表面上的颜料和用于底料上 的颜料两种,用于表面上颜料的用量为颜料总重量份的0. 1 1。作为改进,所述的配方中替加有重量份减水剂1 2 ;所述减水剂为β基萘磺酸 盐甲醛的缩合物;所述的配方中替加有重量份外加剂0. 6 0. 8 ;所述外加剂为丙三醇和乙二醇。上述增强剂优选为三乙醇胺2-4%、丙三醇3-5%、二甘醇8-15%、糖稀15-20%、 无水亚硫酸钠2-4%、其余为水的组合物,上述为质量百分比。上述颜料优选采用进口色料拜耳。本专利技术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人造石的制作方法,其特征 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用于表面颜料调色根据样板或图片,用手工调配色彩,将颜色调配成产品所需要 的色料;推模是将模具清理干净并整理平正,再整理平正后的模具摆放在传送带上;喷色用手工将调色后的色料喷涂在模具上;混合料制备按所述的配方,将原料倒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勻。成形用传送带将模具传送至搅拌机出料口后,将搅拌均勻后的混合料排放到喷 色后的模具中,将混合料填满整个模具并抚平;振动将抚平后的模具用传送带传送到振动机上振动9-11秒钟;蒸养将振动后的模具进入蒸房,在温度为48 52°的蒸房内保温13 14小 时;脱模将出蒸房后的模具进行脱模,将脱模后的人造石进行修面后即为成品。作为改进,将振动后的模具置于运输架上,再从运输架上送入蒸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人造石的优点在于1.质地轻,因其中采用了陶料作原料,比重为天然石材的1/3-1/4,无须额外的墙 基支撑。2.本人造石替加有增强剂,所以经久耐用,不褪色、耐腐蚀、耐风化、强度高、抗冻与抗渗性好。3.绿色环保,无异味、吸音、防火、隔热、无毒、无污染、无放射性。4.防尘自洁功能经防水剂工艺处理,不易粘附灰尘,风雨冲刷即可自行洁净如 新,免维护保养。5.安装简单,费用省,无需将其铆在墙体上,直接粘贴即可;安装费用仅为天然石 材的1/3。6、可选择性多,风格颜色多样。7、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具有操作容易制作方便的优点,适用于普通工作人员来 完成。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本人造石制作配方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组成为散石制作配方水泥250斤(黑、白水泥根据不同型号配比)、陶粒180斤、大沙20斤、增强剂150 克、β基萘磺酸盐甲醛的缩合物150克、外加剂300克;其中的增强剂为三乙醇胺2-4%、 丙三醇3-5%、二甘醇8-15%、糖稀15-20%、无水亚硫酸钠2_4%、其余为水的组合物,上述 为质量百分比。底料颜料配方橙色30克、黄色M克、白色62. 5克。表面颜料配方①.第一混色配方红色2克、橙色4克、绿色0. 5克、黑色2克②.第二混色配方黑色4克、黄色0. 6克、红色0. 2克、绿色0. 6克③.第三混色配方橙色0. 3克、黄色1克、绿色0. 4克、黑色3克④.第四混色配方红色3克、橙色1克、黄色1克、黑色5. 5克上述的颜料采用进口的〃拜耳〃品牌,在网上均有销售。制作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用于表面颜料调色根据样板或图片,用手工调配色彩,将颜色调配成产品所需要 的色料;4推模是将模具清理干净并整理平正,再把整理平正后的模具摆放在传送带上;喷色用手工将调色后的色料喷涂在模具上;混合料制备按所述的配方,将原料倒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勻;成形用传送带将模具传送至搅拌机出料口后,将搅拌均勻后的混合料排放到喷 色后的模具中,将混合料填满整个模具并抚平;振动将抚平后的模具用传送带传送到振动机上振动9-11秒钟;将振动后的模具 置于运输架上;蒸养将振动后的模具从运输架上送入蒸房,在温度为48 52°的蒸房内保温 13 14小时;脱模将出蒸房后的模具进行脱模,将脱模后的人造石进行修面后即为成品。实施例二、本人造石制作配方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组成为风化石制作配方水泥250斤(黑、白水泥根据不同型号配比)、陶粒180斤、大沙20斤、增强剂150 克、β基萘磺酸盐甲醛的缩合物150克、外加剂300克;中的增强剂为三乙醇胺2-4%、丙 三醇3-5%、二甘醇8-15%、糖稀15-20%、无水亚硫酸钠2_4%、其余为水的组合物,上述为 质量百分比。底料颜料配方红色60克、橙色160克、黄色100克、黑色115克。表面颜料配方①.第一混色配方红色3克、橙色1克、黑色5. 5克、黄色1克②.第二混色配方红色0. 2克、黄色0. 6克、黑色5克③.第三混色配方红色1. 2克、橙色4克、黄色4克、黑色4克上述的颜料采用进口的〃拜耳〃品牌,在网上均有销售。制作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用于表面颜料调色根据样板或图片,用手工调配色彩,将颜色调配成产品所需要 的色料;推模是将模具清理干净并整理平正,再整理平正后的模具摆放在传送带上;喷色用手工将调色后的色料喷涂在模具上;混合料制备按所述的配方,将原料倒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勻。成形用传送带将模具传送至搅拌机出料口后,将搅拌均勻后的混合料排放到喷 色后的模具中,将混合料填满整个模具并抚平;振动将抚平后的模具用传送带传送到振动机上振动9-11秒钟;将振动后的模具 置于运输架上;蒸养将振动后的模具从运输架上送入蒸房,在温度为48 52°的蒸房内保温 13 14小时;脱模将出蒸房后的模具进行脱模,将脱模后的人造石进行修面后即为成品。实施例三、本人造石制作配方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组成为南盖礁石制作配方水泥250斤(黑、白水泥根据不同型号配比)、陶粒180斤、大沙20斤、增强剂150 克、β基萘磺酸盐甲醛的缩合物150克、外加剂300克;中的增强剂为三乙醇胺2-4%、丙三醇3-5%、二甘醇8-15%、糖稀15-20%、无水亚硫酸钠2_4%、其余为水的组合物,上述为 质量百分比。底料颜料配方橙色300克、黄色350克。表面颜料配方①.第一混色配方黄色4克、红色0. 5克、橙色2克、黑色1. 5克②.第二混色配方黑色2克、红色1. 5克、橙色1克上述的颜料采用进口的〃拜耳〃品牌,在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造石,其特征在于:该人造石制作配方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组成:  水泥200~300,陶粒180~200,沙粒20~25,颜料1~2,增强剂1~2及水,水用量为能将上述原料混合后调成粘稠状,所述颜料分为用于表面上的颜料和用于底料上的颜料两种,用于表面上颜料的用量为颜料总重量份的0.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石磊石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