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楠专利>正文

鞋的几种关闭件与相关配件的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2494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鞋的几种关闭件与相关配件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转动轴安装在鞋后跟后围顶端,靠板与转动轴连接并可绕转动轴转动,关闭件(A)由钩件(1),T件(3),踏件(4)构成,钩件(1)安装在靠板(Z)后背部中段位置附近,T件(3)的直柄与踏件(4)正面相连并形成凹槽,T件(3)与踏件(4)安装在鞋后围的外侧,鞋后围上设有一开口(5),T件(3)下安装有一弹簧(2),弹簧(2)始终处于压缩的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类无需用手穿的鞋的几种关闭件,以及此类关闭件与踏板或后靠板的组合安装情况,列出了多种类型的关闭件,其中关闭件的关闭方式以扣合为主。(*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一类方便穿脱的鞋子上主要提供这类鞋子的一些关闭件,并逐步完善这类 鞋的设计,使原有技术得以可靠实施。
技术介绍
市面上出现过一类方便穿脱的鞋子,但由于技术还不成熟,曝露出一些鞋的穿不 紧不美观等问题,本技术提供合理的配件及其组合,使之前的技术得以有效的实施或 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类无需用手穿的鞋的几种关闭件,以及此类关闭件与踏板 或后靠板的组合安装情况,本技术列出了多种类型的关闭件,其中关闭件的关闭方式 以扣合为主。大多以构件与凹槽的扣合为原理,扣合主要的动力来源是依靠后靠板与踏板 的转动。其中转动轴安装在鞋后跟后围顶端,靠板Z与转动轴连接并可绕转动轴转动,关闭 件A由钩件1,T件3,踏件4构成,钩件1安装在后靠板Z后背部中段位置附近,T件3的直 柄与踏件4正面相连并形成凹槽,T件3与踏件4安装在鞋后围的外侧,靠板Z可绕转动轴 转动,钩件1安装在靠板Z的后背,鞋后围上设有一开口(5),钩件1可随靠板向鞋后围靠拢 并插入开口(5),钩件1可滑进凹槽扣合,形成闭锁状态。后靠板可略微前倾,踏件4可在竖 直方向上下移动一定的位移,T件3的高度可与踏件4 一同降低,此时钩件1可以顺利滑出 凹槽,T件3下安装有一弹簧2,弹簧2始终处于压缩的状态。其中关闭件B与后围靠板组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关闭件B由钩件1,踏件6,弹簧 2组成。踏件6下方设有一弹簧2,弹簧2始终被压缩,因此踏件6始终有一个向上作用力。 当后靠板向后移动时,钩件1可随后靠板一同运动,并可准确穿入开口 5中,并顺利挤过踏 件6的顶部最后与踏件(6)的顶端形成扣合状态。由于踏件(6)底部的弹簧始终给踏件6 向上的力,所以此时钩件1与踏件6无法分开。通过外力可向下作用于踏件6,踏件(6)可 压缩弹簧2并降下一定的高度,钩件(1)可随向前微倾的靠板Z滑出踏件2的顶部,解除闭 锁状态。关闭件C由凹槽件(11),扣钉12,弹簧13组成,扣钉12安装在后靠板Z背部中下 段位置,鞋后围中下部设有大开口 7,凹槽件11直立安装在大开口 7外围并且凹槽件11可 以在大开口 7外围上下移动,扣钉12可随后靠板Z向后运动并可顺利扣进凹槽件11的凹 槽,凹槽件11底端设有一弹簧13,外力可向下作用于凹槽件11,弹簧13压缩,凹槽件11可 降下一定的高度,扣钉12可随向前运动的后靠板Z滑出凹槽,解除闭锁状态。关闭件D与踏板L搭配使用,转动轴K安装在鞋内后跟表面,踏板L可绕转动轴K 转动,关闭件D由凹槽件(11),扣钉12,弹簧13组成。扣钉12安装在踏板底面,扣钉12可 随踏板向下运动最后可与鞋底板贴合靠紧。扣钉12可顺利滑进凹槽件11的凹槽内,并于 凹槽件扣合。凹槽件11安装在鞋底内部的空腔内,并可在空腔内以水平方向前进或后移,凹槽件11前端安装有弹簧13,凹槽件11前移则弹簧13被压缩凹槽件78的钩部便会与扣 钉错开,扣钉便可随上抬的踏板轻松地从凹槽内拔出。关闭件E与其他关闭件不同,因为有更为复杂的作用,首先关闭件主体安装在鞋 橡胶底后跟内部的一空腔内,并可以在空腔内前后移动,并通过向前运动来卡住向下扣进 的扣钉12,先是扣钉12随向下运动的踏板L插入空腔内部,然后挤压关闭件E的卡件主体 后部,卡件主体边向前运动扣柄10便可以与扣钉12卡住,为了不使扣柄10与扣钉12分离, 关闭件E设有重要的部件钩柄9,钩柄9可卡在侧口边缘使扣柄10无法拔出扣钉12。具体 细节如下关闭件E由卡件主体,弹簧13,侧件14,扣钉12组成。扣钉12安装在踏板L的底 部,可随向下运动的踏板插入空腔内部,关闭件E的卡件主体由,主长板8,钩柄9,扣柄10 组成。其中主长板8,钩柄9,扣柄10的组合是一整体部件。关闭件E主体由卡件主体和弹 簧13组成,弹簧13位于扣柄10的一侧,钩柄9位于扣柄10的另一侧,在鞋底空腔内部钩 柄9的一侧设有一侧口,挤压主长板8弹簧被压缩,扣柄10可向前运动并卡住扣钉12,同时 钩柄9可恰好钩住侧口的边缘,此时卡件主体被卡死无法移动,侧件14安装在侧口内部,外 力作用于侧件14,侧件14可迫使钩柄9前端的钩部与侧口边缘错开,此时弹簧解除压迫状 态,卡件主体被弹簧向空腔外部顶出。附图说明以下是本技术的某些实施利的比较详细的说明,通过范例参照所附各图;各 图中图1示出了关闭件B与靠板Z在鞋子上的安装情况。图2示出了开口 7在鞋子上的位置。图3示出了关闭件B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关闭件B的侧视图。图5示出了关闭件A主体的立体图。图6示出了关闭件A的侧视图。图7示出了关部件D的侧视图。图8示出了关闭件C的侧视图。图9示出了关闭件E主体的俯视图。图10示出了关闭件E的侧视图及安装情况。图11示出了关闭件E主体在鞋底空腔内部的安装情况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关闭件B在鞋子上的应用。其中钩件1安在装靠板Z的后方,并穿过 开口 5,此时踏件6由于底部的弹簧2的作用向上顶,使钩件1无法脱出,踏件6与钩件1成 锁死的状态。图2示出了大开口 7在鞋子上的具体位置,鞋子后围设有大开口 7,扣钉12可以穿 过大开口 7,凹槽件11安装在大开口 7外部,并可以在大开口 7外边缘上下移动。图3是关闭件B的立体视图,其中踏件6下方设有弹簧2 (未画出),其中钩件1位 与踏件6的上方,钩件1安装在靠板后部,可随靠板Z的向后转动滑进开口 5,并于踏件6卡死。图4是关闭件A的立体视图,其中钩件1并未画出,其中T件与踏件4形成一凹 槽,钩件1可滑入凹槽内,关闭件A的原理与关闭件B相同,关闭件A适合后跟较长的鞋类 应用。其中图5可以看到弹簧2的安装位置在T件下部。图7是关闭件D的侧视图,其中扣钉12安装在踏板L的底部(未画出)。弹簧13 在凹槽件11的正前方,二者均安装在鞋底内部的空腔内,其中凹槽件11后端突出鞋底并 在鞋外露出一小段便于脚的触碰。弹簧13前方有阻碍物只能向后延展,凹槽件11可在空 腔内部前后活动,向前时受到弹簧13的弹力会回复到原来的位置。扣钉12可随踏板向下 运动并顺利扣进凹槽件11的凹槽,并于凹槽上突起处卡死。外力作用凹槽件11的外露部 分,可使凹槽件11整体向前移动,并挤压弹簧13,当弹簧被压缩至一段距离时,凹槽上的凸 起处便与扣钉12错开,扣钉12便可随向上转动的踏板滑出凹槽,与凹槽件11解除锁死状 态。图8示出的关闭件C与靠板Z配合适用,其中凹槽件11安装在大开口 7的外部, 其原理与关闭件D相同。图9,10,11,示出的关闭件E与踏板L配合使用,图11示出了关闭件E在鞋底部的 安装情况,其中主长板8的后部可向鞋外露出一小段便于脚的触碰,其中扣钉可随向下运 动的踏板L插进空腔内部,此时外力作用于主长板8的后端,主长板8向前推,弹簧13被压 缩同时扣柄10与已在空腔内部的扣钉12卡住形成锁死的状态,并且钩柄9卡在了侧口的 边缘,这样关闭件E的卡件主体便无法运动。侧件14安装在侧口内并向外露出一小段便于 脚的触碰,当外力作用于侧件14时,侧件14挤压扣柄9使扣柄9滑出侧口边缘,同时弹簧 失去支撑力开始伸展,卡件主体被迫向弹簧伸展的方向移动,扣柄10与扣钉12分离解除锁 死状态。权利要求1.鞋的几种关闭件与相关配件的组合,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鞋的几种关闭件与相关配件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转动轴安装在鞋后跟后围顶端,靠板(Z)与转动轴连接并可绕转动轴转动,关闭件(A)由钩件(1),T件(3),踏件(4)构成,钩件(1)安装在靠板(Z)后背部中段位置附近,T件(3)的直柄与踏件(4)正面相连并形成凹槽,T件(3)与踏件(4)安装在鞋后围的外侧,靠板(Z)可绕转动轴转动,钩件(1)安装在靠板(Z)的后背,鞋后围上设有一开口(5),钩件(1)可随靠板向鞋后围靠拢并插入开口(5),钩件(1)可滑进凹槽扣合,形成闭锁状态,靠板(Z)可略微前倾,踏件(4)可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一定的位移,T件(3)的高度可与踏件(4)一同降低,此时钩件(1)可以顺利滑出凹槽,T件(3)下安装有一弹簧(2),弹簧(2)始终处于压缩的状态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楠
申请(专利权)人:林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