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换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226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换刀机构,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拉链传送机构,所述拉链传送机构与安装壳体内的电机连接,所述拉链传送机构连接有切链机构,所述拉链传送机构上方设有刀盘,所述刀盘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安装刀具的刀槽,所述刀盘与安装在壳体内的步进电机连接。带多个刀槽的刀盘可以安装多个刀具,当刀具磨损后,步进电机控制刀具转动实现及时换刀,而不需要停机,或由于换刀而产生废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及时自动对拉链机的进行换刀,保证设备的持续运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工位换刀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切割拉链的多工位换刀机 构。
技术介绍
防水拉链生产设备中都需要使用刀具切割拉链,现有的拉链切割机构通常是使用 一个刀具对拉链进行切割,当刀具磨损后,需要对刀具进行更换,但此过程中要么需要停机 使拉链停止输送,这样会影响生产效率;要么使拉链一直运动,有一部份拉链不能被切割, 产生废品,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及时换刀,保证生产连续进行 的多工位换刀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工位换刀机构,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拉链传送机构,所述拉链传送机 构与安装壳体内的电机连接,所述拉链传送机构连接有切链机构,所述拉链传送机构上方 设有刀盘,所述刀盘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安装刀具的刀槽,所述刀盘与安装在壳体内的 步进电机连接。所述刀槽侧面设有用于放置磁铁的凹槽。所述刀盘上设有与刀槽位置相对应的压板。所述刀盘设有用于校准刀具位置的对刀仪。所述拉链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壳体上的驱动轮,设在刀盘下方的拉链定位轮,位 于所述驱动轮侧面的驱动压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切链机构包括连接所述拉链定位轮和驱动压轮的连杆,所述连杆与绞接在壳 体上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与设在壳体内的气缸连接。所述拉链定位轮侧面设有压轮,所述压轮与绞接在壳体外侧的外摆杆连接,所述 外摆杆与位于壳体内的内摆杆固定连接,所述内摆杆与所述切链机构连接,所述壳体内设 有用于检测内摆杆位置变化的位移传感器。所述拉链传动机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缠绕拉链的滚轮。所述切链机构上方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上连接有螺杆,所述挡块与螺杆之间通过 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带多个刀槽的刀盘可以安装多个刀具,当刀具磨损后, 步进电机控制刀具转动实现及时换刀,而不需要停机,或由于换刀而产生废品;当进行切链 时,设在拉链定位轮侧面的压轮和驱动轮侧面的驱动压轮能把拉链压紧在拉链定位轮上并 拉紧;设在壳体内的位移传感器能检测内摆杆位置变化,从而检测到压轮的位置变化,当拉 链的接驳段经过压轮时,较厚的部份会引起压轮摆动,位移传感器控制刀具转动,使刀具避开拉链的接驳段,避免撞刀。本技术能及时自动对拉链机的进行换刀,保证设备的持续 运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背面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非切链状态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切链状态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刀盘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切链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2、3、4、5和图6,本技术的多工位换刀机构,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 1上的拉链传送机构2,拉链传送机构2与安装壳体1内的电机3连接,拉链传送机构2连 接有切链机构4,拉链传送机构2上方设有刀盘5,刀盘5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安装刀具 6的刀槽51,刀盘5与安装在壳体1内的步进电机7连接。拉链传送机构2驱动拉链运动, 切链机构4使拉链机构2可以向刀盘运动,使刀盘上的刀具切割拉链,步进电机7控制刀盘 5转动,从而实现自动换刀。刀槽51侧面设有用于放置磁铁的凹槽52。刀具6插入刀槽51后,位于凹槽52磁 铁把刀具6吸紧,使刀具6紧贴刀槽的侧面,从而校准刀具6的基准。刀盘5上设有与刀槽51位置相对应的压板53。压板53为上下两块半圆形板,每 块压板对应三个刀槽51,当刀具6插入刀槽51后,用螺钉把压板53固定在刀盘上,从而把 刀具压在刀槽51内;压板与刀盘之间设有弹簧,当更换刀具时,可以很方便地把压板53上 的螺钉拧松,然后就可以同时更换三个刀具。刀盘5设有用于校准刀具6位置的对刀仪。该对刀仪为半圆形的圆环,当刀具6 插入刀槽51后,把对刀仪放在刀盘5上,使刀具的刀尖对齐对刀仪的内圆面,从而校准各个 刀具的位置。拉链传动机构2包括安装在壳体1上的驱动轮21,设在刀盘5下方的拉链定位轮 22,位于驱动轮21侧面的驱动压轮23,驱动轮21与所述电机3连接。拉链绕在拉链定位轮 22上,然后再绕在驱动轮23上,而驱动轮21由电机3驱动,所以驱动轮23带动拉链运动。 当要进行切链时,驱动压轮23压向驱动轮21,把拉链压紧,方便切链机构进行切链。拉链定 位轮22上设有与拉链骨位相配合的凹槽,根据加工的拉链类型的不同,可以更换具有不同 凹槽的拉链定位轮22,拉链定位轮22与壳体1之间设有弹簧和螺丝,通过弹簧和螺丝可以 调整拉链定位轮22的位置,从而使拉链的骨位与刀具对齐。此外,拉链传动机构2还可以 使电机3直接驱动拉链定位轮22转动,然后在拉链定位轮22侧面设置压轮,把拉链压在拉 链定位轮上。切链机构4包括连接拉链定位轮22和驱动压轮23的连杆41,连杆41与绞接在壳 体1上的转轴42固定连接,转轴42安装在轴套上,然后轴套安装在壳体1上,转轴42连接有摇杆43,摇杆43与设在壳体1内的气缸44连接。当要进行切链时,气缸44推动摇杆43 向上摆动,使转轴42转动一定角度,与转轴42连接的连杆同时转动一定角度,使拉链定位 轮22向上运动,驱动压轮23向下运动,从而驱动压轮23把拉链压在驱动轮23上,同时使 绕在拉链定位轮22上的链条向刀具6运动,完成拉链的切割。拉链定位轮22根据切割的 拉链的厚度,通过转轴42可以调整拉链定位轮22向上的移动距离,这时由于连杆的转动, 使驱动压轮23向下的移动距离变大,所以在驱动压轮23与连杆41之间设置弹簧,使驱动 压轮23压向驱动轮23时,移动距离能够自动调整。此外,切链机构4还可以是在壳体1上 设置滑槽,使气缸驱动拉链定位轮在滑槽上移动,从而使拉链靠向刀盘进行切割;还可以使 用气缸驱动刀盘向拉链定位轮运动,从而使刀具切割拉链。拉链定位轮22侧面设有压轮M,压轮M与绞接在壳体1外侧的外摆杆25连接, 外摆杆25与位于壳体1内的内摆杆沈固定连接,内摆杆沈与所述切链机构4连接,壳体 1内设有用于检测内摆杆26位置的位移传感器8,该位移传感器为光纤传感器,能精确检测 摆杆沈摆动时的位置变化。外摆杆25和内摆杆沈的一端固定在一起,固定点铰接在壳体 1上,所以外摆杆25和内摆杆沈能同时摆动。内摆杆沈与切链机构4中的摇杆43连接, 内摆杆沈和摇杆43之间设有拉簧。气缸通过摇杆43带动内摆杆沈和外摆杆25摆动,从 而使压轮M压向拉链定位轮22。由于拉链上会有一部份是两条拉链的接驳段,该部份的厚度比较大,当该部份运 动至刀具下方时,有可能会撞到刀具,使刀具损坏。因此,在壳体内安装一个位移传感器,检 测内摆杆位置变化,从而检测到压轮的摆动;当拉链的接口段经过压轮时,拉链较厚部份引 起压轮摆动,位移传感器控制刀盘转动一个角度,使刀具避开拉链的接驳段,避免撞刀。拉链传动机构2 —侧设有若干个用于缠绕拉链9的滚轮10。拉链9先绕过若干个 滚轮,然后再绕在拉链定位轮22上,这样可以保证拉链9不会在传送过程中翻转,也可以通 过调整滚轮的位置来调整拉链的张紧力。切链机构4上方设有挡块11,挡块11上连接有螺杆12,挡块与螺杆12之间通过 螺纹连接。转动螺杆12可使螺杆12沿挡块11中的螺纹上下移动,从而调整位于挡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换刀机构,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上的拉链传送机构(2),所述拉链传送机构(2)与安装壳体(1)内的电机(3)连接,所述拉链传送机构(2)连接有切链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传送机构(2)上方设有刀盘(5),所述刀盘(5)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安装刀具(6)的刀槽(51),所述刀盘(5)与安装在壳体(1)内的步进电机(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少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多快好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