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衣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155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司一种缝衣针,包括带针尖的针杆,在针杆的另一端设有穿线孔,在穿线孔的一侧设置有引线凹口,引线凹口通过引线缝隙和穿线孔联通,在针杆上还设置有增加表面摩擦的凹痕或尾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通过在穿线孔的一侧设置与穿线孔联通的凹口能够使用者方便的将线穿进穿线孔,在针相表面设置增加摩擦的凹痕或尾纹避免了使用时打滑的现象。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用添加任何其他材料,只在原有针的基础上稍作改动,便可具有方便穿线和防打滑的效果.适合老人、服饰厂及锈花厂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活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方便穿线的缝衣针
技术介绍
现有的缝衣针的结构大多是一具有针尖的针杆,在针杆的末端商设置有穿线孔, 因为针杆本身很细,穿线孔很小,使用者经常很难将线穿过该穿线孔,特别对于眼花的老 人,而对于使用缝衣针频率高的服饰厂及锈花厂等,难穿线的针势必会大大影响其生产效 率。而且现有的缝衣针的针杆的表面光滑,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是要用力将针从物体的一面 扎透到另一面,使用都需手握针杆用力穿透,在使用过程中手捏缝衣针容易打滑,缝扎特别 费劲,有时配以顶针使用,这样使用很不方便面,而且也影响使用效率和缝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缝衣针,既解决了穿线难的问题,同 时也解决了使用时针杆易打滑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缝衣针,包括带针尖的针杆,在针杆的另一端设有穿线孔,在穿线孔的一侧设 置有引线凹口,引线凹口通过引线缝隙和穿线孔联通,在针杆上还设置有增加表面摩擦的 凹痕或尾纹。上述缝衣针,所述凹痕或尾纹设置在针杆的中部或者靠近穿线孔的部位。上述缝衣针,所述凹痕是为沿针杆轴向排列并沿针杆圆周环部或间隔环部的锯齿纹。上述缝衣针,所述凹痕是沿针杆轴向间隔排列的圆环纹。上述缝衣针,所述凹痕是沿针圆周表面排布的网格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有以下优点通过在穿线孔的一侧设置与穿线孔 联通的凹口能够使用者方便的将线穿进穿线孔,在针相表面设置增加摩擦的凹痕或尾纹避 免了使用时打滑的现象。且本技术结构简单,不用添加任何其他材料,只在原有针的基 础上稍作改动,便可具有方便穿线和防打滑的效果。适合老人、服饰厂及锈花厂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缝衣针,包括带针尖的针杆1,在针杆1的另一端设有穿 线孔2,在穿线孔的一侧设置有引线凹口 3,引线凹口 3通过引线缝隙4和穿线孔2联通,在针杆的中部或者靠近穿线孔的部位上还设置有增加表面摩擦的凹痕或尾纹。如图1所示,所述凹痕是为沿针杆轴向排列并沿针杆圆周环部或间隔环部的锯齿 纹5。如图2所示,所述凹痕是沿针杆轴向间隔排列的圆环纹6。如图3所示,所述凹痕是沿针圆周表面排布的网格纹7。权利要求1.一种缝衣针,包括带针尖的针杆(1),在针杆(1)的另一端设有穿线孔(2),其特征在 于在穿线孔的一侧设置有引线凹口(3),引线凹口(3)通过引线缝隙(4)和穿线孔(2)联 通,在针杆上还设置有增加表面摩擦的凹痕或尾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衣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痕或尾纹设置在针杆的中部或 者靠近穿线孔的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衣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痕是为沿针杆轴向排列并沿针 杆圆周环部或间隔环部的锯齿纹(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衣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痕是沿针杆轴向间隔排列的圆 环纹(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衣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痕是沿针圆周表面排布的网格 纹(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司一种缝衣针,包括带针尖的针杆,在针杆的另一端设有穿线孔,在穿线孔的一侧设置有引线凹口,引线凹口通过引线缝隙和穿线孔联通,在针杆上还设置有增加表面摩擦的凹痕或尾纹。本技术有以下优点通过在穿线孔的一侧设置与穿线孔联通的凹口能够使用者方便的将线穿进穿线孔,在针相表面设置增加摩擦的凹痕或尾纹避免了使用时打滑的现象。且本技术结构简单,不用添加任何其他材料,只在原有针的基础上稍作改动,便可具有方便穿线和防打滑的效果.适合老人、服饰厂及锈花厂使用。文档编号D05B85/02GK201864932SQ201020602048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程远 申请人: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衣针,包括带针尖的针杆(1),在针杆(1)的另一端设有穿线孔(2),其特征在于:在穿线孔的一侧设置有引线凹口(3),引线凹口(3)通过引线缝隙(4)和穿线孔(2)联通,在针杆上还设置有增加表面摩擦的凹痕或尾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