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二次回路智能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6918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T二次回路智能检测仪,包括检测仪主体,检测仪主体的顶部安装输入模块,输入模块上设有插入口;检测仪主体的正面设有显示屏和键盘,检测仪主体内开设内腔,内腔内安装收线板,收线板的一侧设置侧板;收线板上并排开设三个安装通孔,收线板上安装一根定位横杆,定位横杆贯穿三个安装通孔;收线板上平行设置两个隔板,两隔板分别位于中间的安装通孔的两侧;每个安装通孔内安装一个电流钳,电流钳与定位横杆连接,电流钳上安装导线,导线绕于收线板上;两检测仪主体上安装提手,提手的两根连接杆穿入内腔内与收线板连接。它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在检测完成后将电流钳有序地收入检测仪主体,能有效避免丢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高压输变电行业使用的CT 二次回路智能检测仪。
技术介绍
CT即电流互感器,它依据电磁感应原理的制成,由闭合的铁芯和绕组两部分组成。 电流互感器可以将数值较大的一次电流通过一定的变比转换为数值较小的二次电流,用来进行保护、测量等用途。如变比为400/5的电流互感器,可以把实际为400A的电流转变 为5A的电流。所述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是由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绕组、测量监视仪器、继电 器、自动装置等通过控制电缆联成的电路,用以控制、保护、调节、测量一次回路中各参数和 各元件的工作状况。现有的CT 二次回路检测仪其功能主要包括核相,即检查A、B、C三相相 序是否正确;负荷潮流方向检查,即测量功率流向及三相电流相角是否正确和电流幅值检 查三相电流是否平衡,通过检查及时发现CT接线是否正确,回路有无短路或接地故障。但 是,现有的CT 二次回路检测仪存在检测用的电流钳不易存放,检测或携带过程中易丢失的 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T 二次回路智能检测仪,它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 题,可在检测完成后将电流钳有序地收入检测仪主体,能有效避免丢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CT 二次回路智能检测仪,包括检测仪 主体,检测仪主体的顶部安装输入模块,输入模块上设有插入口 ;检测仪主体的正面设有显 示屏和键盘,检测仪主体内开设内腔,内腔内安装收线板,收线板的一侧设置侧板,侧板与 收线板垂直;收线板上并排开设三个安装通孔,收线板上安装一根定位横杆,定位横杆贯穿 三个安装通孔;收线板上平行设置两个隔板,两隔板分别位于中间的安装通孔的两侧;每 个安装通孔内安装一个电流钳,电流钳与定位横杆连接,电流钳上安装导线,导线绕于收线 板上;两检测仪主体上安装提手,提手的两根连接杆穿入内腔内与收线板连接。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收线板上设置锁定 装置壳体,锁定装置壳体与连接杆连接;提手内开设凹槽和空腔,凹槽与空腔之间设置挡 板,挡板上开设透槽;凹槽内安弹簧和按钮,弹簧的一端与按钮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提手 连接,空腔内安装连杆,连杆的一端经透槽与按钮连接,连杆的另一端安装连接块,连接块 位于锁定装置壳体内;锁定装置壳体内安装导向套和定滑轮,导向套内安装活动杆,活动杆 的一端安装限位块,限位块上安装锁舌,锁舌的端面是斜面,锁舌穿出锁定装置壳体外,活 动杆的外周安装弹簧,弹簧位于限位块和导向套之间,定滑轮上安装拉索,拉索的一端与连 接块连接,拉索的另一端与活动杆连接,锁定装置壳体侧壁上开设通孔;检测仪主体的内壁 上开设定位孔,定位孔与锁舌配合。内腔开设滑槽,滑槽内安装滑块,滑块与收线板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它设有收线板,工作人员检测完毕后,可将电流钳按顺序 固定于收线板上,将电流钳的导线有序缠绕于收线板上,并将收线板收于检测仪主体内腔3内,既方便携带,又可有效防止电流钳丢失的情况发生。另外,电流钳和导线有序排放,可方 便工作人员快速取出电流钳和导线与检测仪主体连接,从而可提高检测效率。本专利技术还具 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CT 二次回路智能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为打开状态,可进 行收线或放线的工作;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CT 二次回路智能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为闭 合状态,方便携带;图3是图1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 图;图5是图1的I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检测仪主体2显示屏3键盘4内腔5收线板6安装通孔7 定位横杆8电流钳9导线10插头11输入模块12插入口 13滑槽14滑块15 连接杆16提手17隔板18凹槽19按钮20弹簧21空腔22连杆23连接块 M锁定装置壳体25拉索沈定滑轮27导向套观活动杆四弹簧30锁舌31限 位块32透槽33通孔34侧板35挡板36定位孔。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CT 二次回路智能检测仪,包括检测仪主体1,检测仪主体1的顶部 安装输入模块11,输入模块11上设有插入口 12 ;检测仪主体1的正面设有显示屏2和键盘 3 ;检测仪主体1内的电路原理可与现有的CT 二次回路检测仪相同,也可现有的伏安表的电 路原理相同,以便实现相同的检测功能。检测仪主体1内开设内腔4,内腔4内安装收线板 5,收线板5的一侧设置侧板34,侧板34与收线板5垂直;当收线板5如图2所示收入内腔 4内时,侧板34与检测仪主体1配合对收线板5起限位作用,同时,侧板34与检测仪主体1 配合还可起密封作用,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内腔4。如图1所示,收线板5上并排开设三个 安装通孔6,收线板5上安装一根定位横杆7,定位横杆7贯穿三个安装通孔6 ;收线板5上 平行设置两个隔板17,两隔板17分别位于中间的安装通孔6的两侧;每个安装通孔6内可 安装一个电流钳8,电流钳8与定位横杆7连接,如图3所示,电流钳8夹紧固定于定位横 杆7上,电流钳8上安装导线9,导线9绕于收线板5上,三根导线9被两个隔板17隔开, 可防止任两根导线9之间相互缠绕;两检测仪主体1上安装提手16,提手16的两根连接杆 15穿入内腔4内与收线板5连接。检测时,将插头10与插入口 12连接,用电流钳8与设备线路连接。检测完毕后, 先插头10与插入口 12分开;再将电流钳8如图3所示夹于定位横杆7上固定,并将导线9 绕于收线板5上;最后将收线板5推入内腔4内即可,此时,工作人员可向上拎起提手16, 将检测仪主体1提起以便携带,同时可防止收线板5由内腔4内滑出,以便防止电流钳8由 检测仪主体1内脱落。为了进一步防止收线板5由内腔4内任意滑出,造成电流钳8的丢失,如图1、图 4和图5所示,收线板5上设置锁定装置壳体M,锁定装置壳体M与连接杆15连接;提手 16内开设凹槽18和空腔21,凹槽18与空腔21之间设置挡板35,挡板35上开设透槽32 ; 凹槽18内安弹簧20和按钮19,弹簧20的一端与按钮19连接,弹簧20的另一端与提手16 连接,空腔21内安装连杆22,连杆22的一端经透槽32与按钮19连接,连杆22的另一端安装连接块23,连接块23位于锁定装置壳体M内;锁定装置壳体M内安装导向套27和定 滑轮26,导向套27内安装活动杆观,活动杆观与锁定装置壳体M固定连接,导向套27对 活动杆观起导向作用,活动杆观的一端安装限位块31,限位块31上安装锁舌30,锁舌30 的端面是斜面,锁舌30穿出锁定装置壳体M外,活动杆观的外周安装弹簧四,弹簧四位 于限位块31和导向套27之间,弹簧四为锁舌30提供复位的预紧力,定滑轮沈上安装拉 索25,拉索25的一端与连接块23连接,拉索25的另一端与活动杆观连接,锁定装置壳体 24侧壁上开设通孔33 ;检测仪主体1的内壁上开设定位孔36,定位孔36与锁舌30配合。当将收线板5推入内腔4内过程中,由于锁舌30的端面是向内倾斜的平面,因此, 锁舌30受检测仪主体1的阻挡时会产生指向导向套27方向的分力,使锁舌30克服弹簧四 的弹力向锁定装置壳体M收缩,直至锁舌30移至定位孔36处时,锁舌30在弹簧四的作 用下进入定位孔36内,定位孔36与锁舌30配合锁定收线板5,防止收线板5由内腔4内滑 出。当检测时需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CT二次回路智能检测仪,包括检测仪主体(1),检测仪主体(1)的顶部安装输入模块(11),输入模块(11)上设有插入口(12);检测仪主体(1)的正面设有显示屏(2)和键盘(3),其特征在于:检测仪主体(1)内开设内腔(4),内腔(4)内安装收线板(5),收线板(5)的一侧设置侧板(34),侧板(34)与收线板(5)垂直;收线板(5)上并排开设三个安装通孔(6),收线板(5)上安装一根定位横杆(7),定位横杆(7)贯穿三个安装通孔(6);收线板(5)上平行设置两个隔板(17),两隔板(17)分别位于中间的安装通孔(6)的两侧;每个安装通孔(6)内安装一个电流钳(8),电流钳(8)与定位横杆(7)连接,电流钳(8)上安装导线(9),导线(9)绕于收线板(5)上;两检测仪主体(1)上安装提手(16),提手(16)的两根连接杆(15)穿入内腔(4)内与收线板(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建军刘洪正郭顺生殷宏涛惠杰冯玉柱刘矞卢志鹏卢志海李超韩洪周鹏黄振宁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超高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