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健争专利>正文

卫生方便的装痰用具-洁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38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小型个人用装痰用具——洁痰器,其使用方便,可随意放置在适当的位置或随身携带,并可在使用的同时采取消毒措施,从而避免病菌的传播,防止环境污染,有利于维护大众和个人的卫生与健康。它的精巧结构和优异功能在于本器具由四部分组成,其一是带密封结构的上盖;其二是结构精巧的导入腔;其三是可装可卸的装痰软袋;其四是与导入腔连成一体的壳体。四者结合可构成严密、合理、方便使用的内部构造和美观的外形。(*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系一种个人用卫生用具,其独到的构思,合理而精巧的结构,使其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目前,日常使用的装痰器具主要是痰盂。由于痰盂在使用中有诸多不便,影响了其维护公共卫生的功能。这些不便包括一目前的痰盂主要供公共使用,而其放置地点要受环境条件的限制,使其使用效率和范围受限;其二是体积大且笨,使其放置和使用进一步受限;其三是由于一般需专人刷洗,又带来一些不方便。由此使一些人有痰只好吐在手帕或手纸里,更有甚者是随地吐痰,这即不文明又不卫生,也给细菌和疾病的传播造成了条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化的个人装痰用具,该器具造型美观,使用方便,可任意摆放在适当的地点或随身携带,还可在使用的同时对痰液进行消毒。从而避免病菌传播,保护环境,维护大众和个人的卫生与健康,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洁痰器适于家庭、个人使用,特别适用于行动不便的人和病人。本专利技术的要点是1.小型化体积在50cm5-500cm3之间。2.整体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①上盖;②导入连接密封腔(以下简称导入腔);③壳体;④装痰软袋。其中①上盖,具有将洁痰器上开口密封的功能,其一端与导入腔连接,其与导入腔结合部有密封结构。②导入腔,是痰的入口,具有连接壳体并密封装痰软袋上开口的功能,其上开口有与上盖配合的密封结构;下段有螺纹或凸凹槽用以和壳体连接,并在连接部将装痰软袋上开口密封。③壳体,具有与导入腔连接并在连接部将装痰软袋上开口密封功能,保护软袋不受挤压,且利于摆放。其结构为上开口下封底的中空壳体。其上端有与导入腔连接的螺纹或凸凹槽。④装痰软袋,具有储痰功能。是一个上开口下封底的不透水软质口袋,装在壳体内,其上开口被导入腔与壳体固定并密封。用毕可拆下单独处理。3.装痰软袋内可涂敷或装入消毒剂,除臭剂,香味剂、染色剂或吸附材料等。4.本洁痰器可有两种简易型①上盖不采用密封结构。②取消装痰软袋,直接用壳体兼做软袋功能。下面参照附图,叙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洁痰器的整体外形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洁痰器上部的上盖与导入腔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洁痰器下部壳体的局部(半个壳体)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洁痰器内部装配的装痰软袋的示意图。图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洁痰器的基本造型示意图。应用中可有多种变形。图1是本实施例洁痰器的整体外形(局部剖视)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外形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其两个窄侧面(图中a)是相互平行的长方形,其宽侧面是呈外凸的两个弧面(图中b)。其上下底面呈梭形(图中c)。图中标号①是上盖,标号②是导入腔,标号③是壳体。以上三部分可用塑料、金属或其它硬质材料制成。标号④是装痰软袋,本软袋可用薄膜塑料或其它不透水的软质材料制成。图2详细展示了图1中的上盖(图中a)与导入腔(图中b)两部分的结构。上盖部分的形状是其外侧面(图中c)为平面,其内侧面周边为一圈窄沿,而后为一凸起(图中d),凸起的形状与导入腔的上开口内径相吻合,可扣入导入腔的上开口内。在凸起的侧边有一浅凸槽(图中②),可与导入腔的上开口内侧所设置的浅凹槽(图中①)成紧配合,从而达到密封效果,上盖的结构可参见图13,图13是剖面图。导入腔(图中b)的结构是一与前述整体外形相一致的薄壁空筒,其上段外侧(图中Ⅰ)构成外形的一部分,内侧上端有一道浅凹槽(图中①)。其下段(图中Ⅱ)凹进一定尺寸,使其正好与壳体的内径相吻合,在此下段外侧做有一道或几道闭合凹槽(图中④),与壳体上端内侧的凹槽相配合。图中③为上盖与导入腔的连接部,连接方式请参见图16-图18的说明。图3详细展示了图1中壳体的结构。整个壳体是由两个半壳体对合而成,图3只画出了后半个壳体的结构。另一半是与其对称的结构,未画出。整个壳体构成了洁痰器的大部分外形,因此其形状与图1说明所述的整体外形相一致,是一个上开口下封底的薄壁中空的外壳。其内侧上端有一道或几道(视导入腔下段所开的凹槽数而定)凸槽(图中②)。在其两个窄侧面上(图中a与b),一边做有扣合锁定结构(图中①),图中未画出。另一边(图中b)做有用于两个半壳体互相连接的枢轴(图中③)。这样,使用时将壳体打开,装入已套上装痰软袋的导入腔,使导入腔下段的凹槽正好与壳体内的凸槽相对,而后将壳体扣合,就成为一个完整的洁痰器,同时由于导入腔与壳体凸凹槽的咬合,可将夹在其间的装痰软袋上开口密封。图4所示的是装痰软袋的立体示意图,这是一个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的软质口袋。其上开口(图中①)与前述图2导入腔的下段外径相同,略有余量。其下端(图中②)可采用椭园形密封底,也可采用类似市售食品袋的下底密封方式。本装痰软袋可用各类塑料薄膜或其它不透水软质材料制成,其内侧一般可涂敷或装入消毒剂,除臭剂、香味剂、染色剂或吸附材料等。图5是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洁痰器的整体外形立体图。图6是图5所示洁痰器的上盖与导入腔的立体图。图7是图5所示洁痰器的壳体立体图。图8是图5所示洁痰器内部装配的装痰软袋的示意图。图5-图8是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洁痰器的基本造型示意图。应用中可有多种变形。图5所示洁痰器的形状是一个园柱体,其中①是上盖,②是导入腔(部分被掩盖),③是壳体。以上三部分可用塑料、金属或其它硬质材料制成。在洁痰器内部还有一个夹在导入腔下段与壳体之间的装痰软袋,这里未画出,这个软袋可用各类薄膜塑料或其它不透水的软质材料制成。图6详细展示了图5所示洁痰器上部的上盖与导入腔两部分的结构。上盖(图中a)的结构是一个大小与导入腔上开口外径相同的园形片体,在其内侧中央做有一个倒扣蘑菇状密封塞(图中①),此密封塞的伞状边缘薄而富有弹性,其直径略大于导入腔上开口的内径,使其扣入导入腔上开口时可将此开口密封。导入腔(图中b)的形状是一个园柱形上下开口的薄壁壳,其上段(图中Ⅰ)外侧构成外形的一部分。其下段(图中Ⅱ)向内凹进一定尺寸并做有螺纹(图中③),使其正好与壳体上端的内径及内螺纹相吻合。图中②为上盖与导入腔的连接部,连接方式请参见图16-图18的说明。图7展示了图5所示洁痰器的壳体的详细结构。它是一个上开口下封底的园柱形薄壁中空的外壳,它构成了洁痰器的大部分外形。其上端内侧做有与导入腔下段相咬合的螺纹(图中①),此螺纹可以是单道的螺纹槽,也可是多段式的螺纹。如果采用多段式螺纹,则每段螺纹的首尾应相交错。这样,在使用时,可将夹在导入腔下段与壳体之间的装痰软袋的上开口旋紧密封。图8是装痰软袋的示意图,其结构与与功能和前述图4所示的软袋相同,这里从略。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洁痰器的整体外形立体图。图10是图9所示洁痰器的上盖与导入腔的立体图。图11是图9所示的洁痰器内部装配的装痰软袋的示意图。图12是图9所示洁痰器的壳体的立体图。图9-图12是本专利技术洁痰器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基本造型示意图。应用中可有多种变形。图9所示的洁痰器的外形是一个园柱体。图中①是上盖,②是导入腔,③是壳体。以上三部分可以用塑料,金属或其它硬质材料制成。在洁痰器内部还有一个上开口被夹在导入腔与壳体之间的装痰软袋,图中未画出。这个软袋可以用各类薄膜塑料或其它不透水的软质材料制成。图10展示了图9所示的洁痰器的上盖与导入腔两部分的结构。其中上盖(图中a)的结构与图6说明中对上盖的描述一样,这里从略。导入腔(图中b)的形状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化可密封内装可拆卸软袋的装痰用具--洁痰器,其特征为包括:一个上盖,一个与上述上盖相连接的导入腔,一个与上述导入腔相连接的壳体,一个上开口夹在上述导入腔与壳体之间的装痰软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小型化可密封内装可拆卸软袋的装痰用具-洁痰器,其特征为包括一个上盖,一个与上述上盖相连接的导入腔,一个与上述导入腔相连接的壳体,一个上开口夹在上述导入腔与壳体之间的装痰软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痰器,其特征为整体外形为园柱体,或是与园柱体相近似,或是其变形,如棱柱、园台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洁痰器,其特征为所述导入腔与所述壳体部分呈螺纹连接,使其间夹有的装痰软袋上开口在此处被密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痰器,其特征为整体外形为近似的长方体,其两个窄侧面为相互平行的长方形,其两个宽侧面为向外凸起的弧面,其上下底面呈纺锤形,或是与上述外形相近似,或是其变 形,如长方体、上下底面呈椭园形的柱体,上下底面呈水滴形的柱体等。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洁痰器,其特征为所述的导入腔与所述的壳体之间呈凸凹槽连接,使其间夹有的装痰软袋的上开口在此处被密封。6.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洁痰器,其特征为所述的导入腔呈薄壁空筒状,其上开口内侧有与上盖配合以使上开口密封的结构,其下段做有用以和壳体连接的螺纹或凸凹槽。7.如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洁痰器,其特征为所述的壳体呈上端开口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健争杜日新
申请(专利权)人:胡健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