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小彦专利>正文

一次性排泄、呕吐物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00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排泄、呕吐物袋,包括尿袋、尿便袋和痰袋,其特征在于:尿袋外形同尿壶形状,其上口有一圈硬质塑料制成的套圈;尿便袋上端为一与接便器上表面相同形状的平面,其中心有口,口的下端为一与接便器内腔形状相同的袋兜;痰袋为上端开口的可折叠的方形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卫生。(*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盛装脏物的容器,尤其是医院或家庭病人使用的一次性排泄、呕吐物袋。目前,医院用的排泄、呕吐物容器,主要是尿壶、接便器和痰盂。这些容器非一次使用,由于这类容器口小,清洗不方便,循环使用非常不卫生。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卫生,不用清洗的一次性排泄、呕吐物袋。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尿袋、尿便袋和痰袋,其特征在于尿袋外形同尿壶形状,其上口有一圈硬质塑料制成的套圈;尿便袋上端为一与接便器上表面相同形状的平面,其中心有口,口的下端为一与接便器内腔形状相同的袋兜;痰袋为上端开口的可折叠的方形袋。——所述尿袋上口有一喇叭口。——所述尿袋和尿便袋由塑料薄膜制作。——所述痰袋由腊纸或硅油纸制作。本技术由于用上述结构,使用方便、卫生,用过后扔到指定地点,避免了现有尿壶、接便器和痰盂循环使用造成的不卫生。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尿便袋的俯视图。图2为尿便袋的主视图。图3为尿袋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为痰袋折叠后的状态图。图5为痰袋打开后的状态图。图6为尿袋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见图1、2,尿便袋1上端为一与接便器上表面相同形状的平面2,其中心有口3,口的下端为一与接便器内腔形状相同的袋兜4;使用时需将袋兜4放入现有接便器内,其上平面罩在接便器上表面。见图3,尿袋5外形同尿壶形状,其上口有一硬套圈6,便于拿放。见图4、5,痰袋7为上端开口的可折叠的方形袋。见图6,尿袋5外形同尿壶形状,其上口有一喇叭形口8,该喇叭形口由有一定弹性的塑料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排泄、呕吐物袋,包括尿袋、尿便袋和痰袋,其特征在于尿袋外形同尿壶形状,其上口有一圈硬质塑料制成的套圈;尿便袋上端为一与接便器上表面相同形状的平面,其中心有口,口的下端为一与接便器内腔形状相同的袋兜;痰袋为上端开口的可折叠的方形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排泄、呕吐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尿袋上口有一喇叭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排泄、呕吐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尿袋和尿便袋由塑料薄膜制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排泄、呕吐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痰袋由腊纸或硅油纸制作。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排泄、呕吐物袋,包括尿袋、尿便袋和痰袋,其特征在于尿袋外形同尿壶形状,其上口有一圈硬质塑料制成的套圈;尿便袋上端为一与接便器上表面相同形状的平面,其中心有口,口的下端为一与接便器内腔形状相同的袋兜;痰袋为上端开口的可折叠的方形袋。本技术使用方便、卫生。文档编号A61G9/00GK2210643SQ9520532公开日1995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3日专利技术者吴小彦, 齐宏之 申请人:吴小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排泄、呕吐物袋,包括尿袋、尿便袋和痰袋,其特征在于:尿袋外形同尿壶形状,其上口有一圈硬质塑料制成的套圈;尿便袋上端为一与接便器上表面相同形状的平面,其中心有口,口的下端为一与接便器内腔形状相同的袋兜;痰袋为上端开口的可折叠的方形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彦齐宏之
申请(专利权)人:吴小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