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修纶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型拖把脱水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6467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拖把脱水桶,包括桶体、提手、脱水篮、底座、踏板、主动齿轮、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脱水篮连接传动轴;底座和桶体的盛水容腔被相互分隔开,底座两侧设有立板,踏板固定在两立板之间;踏板前部设有齿弧,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安装在立板内侧;主动齿轮与踏板前部的齿弧啮合;传动齿轮与安装在底座上的从动齿轮啮合,传动轴固定在从动齿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踏板前部的齿弧、主动齿轮、传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传动轴的共同作用,通过连续踩踏板,能带动脱水篮持续朝相同方向转动,从而达到给拖把脱水的目的。其结构更简单、更合理、操作时稳定性更高、更省力,还可防止水浸到齿轮;生产安装也更为方便,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拖把脱水桶
,具体涉及一种用脚踩踏板将拖把甩干的拖 把脱水桶。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清洗拖把的拖把桶一般就是一个简单的盛水容器,使用者还得用手或 其它工具将清洗过后的拖把拧干,使用起来又脏又累,因此极为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问 题,人们设计出半自动或自动挤干拖把的脱水桶。半自动的脱水桶一般是通过齿轮或曲轴 等机械结构,由人施力使齿轮转动来带动脱水篮转动,通过离心运动达到脱水的目的,这些 脱水桶用于带动脱水篮转动的齿轮一般设底板上,容易受到水的浸泡,时间长了齿轮容易 生锈,影响使用及降低寿命。自动脱水桶也是通过齿轮或曲轴等机械结构,所不同的是内部 设有马达,由马达带动齿轮转动来达到脱水的目的;而自动脱水桶则成本太高,还需寻找到 电源才能使用,不易被消费都接受。为此,许多人设计了通过脚踩的脱水桶,既省力,又不用 电,然而现有市面上的这些半自动脱水桶的结构太复杂,操作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动结构更为简单、能防水浸泡、通过 用脚施力便能甩干拖把的脱水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拖把脱水桶,包 括桶体、提手、脱水篮、底座及踏板,提手设在桶体上,脱水篮和底座设在桶体内,脱水篮连 接传动轴;底座和桶体的盛水容腔被相互分隔开,底座两侧设有立板,踏板固定在两立板之 间,其特征在于踏板前部设有齿弧,该脱水桶还包括主动齿轮、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 齿轮与传动齿轮通过同一转轴沿竖直方向安装在立板内侧,主动齿轮靠外侧,传动齿轮靠 内侧;主动齿轮与踏板前部的齿弧啮合;传动齿轮与一沿水平方向安装在底座上的从动齿 轮啮合,传动轴固定在从动齿轮上。进一步地,从动齿轮下部周围有加高的防水圆圈,可防止水浸到从动齿轮。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齿轮的直径大于主动齿轮的直径,从动齿轮的直径小于传动 齿轮的直径,脱水篮转速更快,脱水更干。进一步地,所述踏板为杠杆结构,踩踏更省力。本技术通过踏板前部的齿弧、主动齿轮、传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传动轴的共同 作用,通过连续踩踏板,能带动脱水篮持续朝相同方向转动,从而达到给拖把脱水的目的。 其结构更简单、更合理、操作时稳定性更高、更省力,还可防止水浸到齿轮;生产安装也更为 方便,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图。图中,1为桶体,2为脱水篮,3为底座,4为踏板,5为传动轴,6为立板,7为主动齿 轮,8为传动齿轮,9为从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改进型拖把脱水桶,包括桶体1、提手、脱水篮2、 底座3及踏板4,提手设在桶体1上,脱水篮2和底座3设在桶体1内,脱水篮2连接传动轴 5 ;底座3和桶体1的盛水容腔被相互分隔开,底座3两侧设有立板6,踏板4固定在两立板 6之间;踏板4前部设有齿弧,该脱水桶还包括主动齿轮7、传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9,主动 齿轮7与传动齿轮8通过同一转轴沿竖直方向安装在立板6内侧,主动齿轮7靠外侧,传动 齿轮8靠内侧;主动齿轮7与踏板4前部的齿弧啮合;传动齿轮8与一沿水平方向安装在底 座3上的从动齿轮9啮合,传动轴5固定在从动齿轮9上。所述传动齿轮9下部周围有加高的防水圆圈,可以防止水浸到从动齿轮9。所述传动齿轮8的直径大于主动齿轮7的直径,从动齿轮9的直径小于传动齿轮 8的直径。所述踏板4为杠杆结构。给拖把脱水时,用脚踩踏板4,踏板4的齿弧带动主动齿轮7,主动齿轮7带动传动 齿轮8,传动齿轮8带动从动齿轮9,从动齿轮9带动传动轴5转动,传动轴5带动脱水篮2 转动,从而把拖把甩干。以上已将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 已,当不能限定本技术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 本技术涵盖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拖把脱水桶,包括桶体、提手、脱水篮、底座及踏板,提手设在桶体上,脱 水篮和底座设在桶体内,脱水篮连接传动轴;底座和桶体的盛水容腔被相互分隔开,底座两 侧设有立板,踏板固定在两立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踏板前部设有齿弧,该脱水桶还包括主 动齿轮、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通过同一转轴沿竖直方向安装在立板 内侧,主动齿轮靠外侧,传动齿轮靠内侧;主动齿轮与踏板前部的齿弧啮合;传动齿轮与一 沿水平方向安装在底座上的从动齿轮啮合,传动轴固定在从动齿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拖把脱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下部周围有 加高的防水圆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拖把脱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的直径大于 主动齿轮的直径,从动齿轮的直径小于传动齿轮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拖把脱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为杠杆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拖把脱水桶,包括桶体、提手、脱水篮、底座、踏板、主动齿轮、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脱水篮连接传动轴;底座和桶体的盛水容腔被相互分隔开,底座两侧设有立板,踏板固定在两立板之间;踏板前部设有齿弧,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安装在立板内侧;主动齿轮与踏板前部的齿弧啮合;传动齿轮与安装在底座上的从动齿轮啮合,传动轴固定在从动齿轮上。本技术通过踏板前部的齿弧、主动齿轮、传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传动轴的共同作用,通过连续踩踏板,能带动脱水篮持续朝相同方向转动,从而达到给拖把脱水的目的。其结构更简单、更合理、操作时稳定性更高、更省力,还可防止水浸到齿轮;生产安装也更为方便,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文档编号F16H1/20GK201879644SQ20102058206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7日专利技术者梁修纶 申请人:梁修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拖把脱水桶,包括桶体、提手、脱水篮、底座及踏板,提手设在桶体上,脱水篮和底座设在桶体内,脱水篮连接传动轴;底座和桶体的盛水容腔被相互分隔开,底座两侧设有立板,踏板固定在两立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踏板前部设有齿弧,该脱水桶还包括主动齿轮、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通过同一转轴沿竖直方向安装在立板内侧,主动齿轮靠外侧,传动齿轮靠内侧;主动齿轮与踏板前部的齿弧啮合;传动齿轮与一沿水平方向安装在底座上的从动齿轮啮合,传动轴固定在从动齿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修纶
申请(专利权)人:梁修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