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际模拟培养装置及用其培养根际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7964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根际模拟培养装置及用其培养根际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解决传统方法把作物种植在一种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根际环境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不能很好区分不同根际部位的微环境,工作量大,干扰因素较多,误差大、精度低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的培养钵(1)上设有播种穴(2),有机玻璃板(3)固定在培养钵(1)底面,固定有机玻璃板(3)的培养钵(1)放入镶嵌槽(5)内,镶嵌槽(5)镶嵌在底座(4)内。培养方法为:一、采用根际培养装置;二、装土;三、固定有机玻璃板;四、播种;五、培养钵放入镶嵌槽;六、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根际微生态培养装置可用于农作物根际微生态环境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根际模拟培养装置及用 其培养根际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采用的作物根际培养装置较为落后,对作物根际培养只能采用普通培 养方法,该方法不能很好的区分根际和非根际环境土壤,同时也不能区分根系不同部分的 根际土壤,传统的培养方法把作物种植在一种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根际环境只能作为一个 整体来研究,一般采用把作物生长在土壤中,如果区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就采用根系粘的 土壤为根际,而脱落的土壤为非根际土壤,该培养方法很难准确满足试验的要求,增大工作 量,培养过程中植物根际土壤很难准确获得,更难区分不同根系部分的根际土,干扰因素较 多,误差较大,使一些较小的差异检测不到,部分重要的结果被忽视,检测的数据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传统的方法把作物种植在一种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根际环境只能 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不能很好区分不同根际部位的微环境,很难精确满足试验要求,工作 量大,培养过程中干扰因素较多,误差大、精度低,对较小的差异不易检测到,不同部位的根 际土壤差异被忽视的问题,而提供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根际模拟培养装置 由PVC培养钵、有机玻璃板、底座和镶嵌槽组成,培养钵上设有播种穴,有机玻璃板固定在 培养钵的底面,培养钵放入镶嵌槽内,有机玻璃板朝向底座,根系依靠生长的向地性,附着 在有机玻璃板的内壁生长,通过有机玻璃板观测根系,镶嵌槽与水平面夹角呈30 60°镶 嵌在底座内。本专利技术培养根际的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采用上述的根际模拟培养装置;步骤二、按试验要求准备好满足试验条件的土壤,并装入培养钵中;步骤三、把有机玻璃板固定在PVC培养钵的底面;步骤四、按试验要求在播种穴进行播种;步骤五、将上述组装的培养钵放入镶嵌槽内,使有机玻璃板朝向底座;步骤六、按试验要求进行培养。本专利技术利用作物根系的向地性,由于采用了将作物根系生长在特定的装置中,底 座和镶嵌槽起到固定培养钵和对根系生长环境遮光作用,便于管理,安全,方便操作,便于 根系生长的向地性表现一至,使根系分空间分布整齐;有机玻璃板可以方便研究根系生长 过程,同时研究不同部分根际环境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能够准确的区分根际土壤和非根际 土壤,不同根区的根际土壤,本专利技术研究过程中干扰因素少,可以研究作物根系的不同部位 的根际生长环境,因而将能准确测出的作物根际环境参数的数据准确、精度高,同时减少了工作量,本专利技术装置还可以利用培养基染色方法形象反映出根际的生化反应,本专利技术与采 用常规培养方法相比效率提高1. 5倍,研究结果更具有科学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根际模拟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根际模拟培养装置,由培养钵1、 有机玻璃板3、底座4和镶嵌槽5组成,培养钵1上设有播种穴2,有机玻璃板3固定在培养 钵1的底面,固定有机玻璃板3的培养钵1放入镶嵌槽5内,镶嵌槽5与水平面夹角呈30 60°镶嵌在底座4内。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培养钵1内设有土壤6。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有机玻璃板3是可 移动的。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镶嵌槽5与水平面 夹角呈45°镶嵌在底座4内。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一个底座4内镶嵌 有四个镶嵌槽5,可放四个固定有机玻璃板3的培养钵1。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培养根际的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采用上述的根际模拟培养装置;步骤二、按试验要求准备好满足试验条件的土壤,并装入培养钵中;步骤三、把有机玻璃板固定在PVC培养钵上;步骤四、按试验要求在播种穴进行播种;步骤五、将上述组装的培养钵放入镶嵌槽内,使有机玻璃板朝向底座;步骤六、按试验要求进行培养。本专利技术在科研工作中进行了应用,针对“氮肥对大豆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进行 实际检测,本专利技术与采用常规培养方法相比效率提高1. 5倍,研究结果更具有科学意义。权利要求1.一种根际模拟培养装置,它包含PVC培养钵(1)、有机玻璃板(3)、底座(4)和镶嵌槽 (5),其特征在于培养钵(1)上设有播种穴(2),有机玻璃板(3)固定在培养钵(1)底面,固 定有机玻璃板(3)的培养钵(1)放入镶嵌槽(5)内,通过有机玻璃板观测根系,镶嵌槽(5) 与水平面夹角呈30 60°镶嵌于底座(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际模拟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土壤(6),土 壤(6)置于PVC培养钵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际模拟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镶嵌槽(5)与水平面夹 角呈45°镶嵌在底座(4)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际模拟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底座(4)内镶嵌有 四个镶嵌槽(5),可放4个培养钵(1)。5.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根际模拟培养装置培养根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 步骤如下步骤一、采用上述的根际模拟培养装置;步骤二、按试验要求准备好满足试验条件的土壤(6),并装入PVC培养钵(1)中;步骤三、把有机玻璃板(3)固定在PVC培养钵(1)的底面;步骤四、按试验要求在播种穴(2)进行播种;步骤五、将组装的培养钵(1)放入镶嵌槽(5)内,有机玻璃板(3)朝向底座(4);步骤六、按试验要求进行培养。全文摘要,属于农业
,解决传统方法把作物种植在一种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根际环境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不能很好区分不同根际部位的微环境,工作量大,干扰因素较多,误差大、精度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培养钵(1)上设有播种穴(2),有机玻璃板(3)固定在培养钵(1)底面,固定有机玻璃板(3)的培养钵(1)放入镶嵌槽(5)内,镶嵌槽(5)镶嵌在底座(4)内。培养方法为一、采用根际培养装置;二、装土;三、固定有机玻璃板;四、播种;五、培养钵放入镶嵌槽;六、培养。本专利技术根际微生态培养装置可用于农作物根际微生态环境检测。文档编号A01G9/02GK102100163SQ20101056973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日专利技术者朱巍巍, 芦思佳, 韩晓增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根际模拟培养装置,它包含PVC培养钵(1)、有机玻璃板(3)、底座(4)和镶嵌槽(5),其特征在于培养钵(1)上设有播种穴(2),有机玻璃板(3)固定在培养钵(1)底面,固定有机玻璃板(3)的培养钵(1)放入镶嵌槽(5)内,通过有机玻璃板观测根系,镶嵌槽(5)与水平面夹角呈30~60°镶嵌于底座(4)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巍巍韩晓增芦思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