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道锁用的外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74341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创作系关于一种通道锁用的外操作装置,其具有安装于一门一侧的一外盖,枢设于外盖上的一把手,套接于把手上的一带动件,嵌设于把手与带动件间的一连动件,滑动的设置于外盖内的一滑动件,枢设于外盖内的一限位件,以及固设于滑动件上的一驱动件,当把手转动时,会藉由连动件驱动带动件使滑动件位移,该驱动件会驱使设置于门之另一侧的一通道锁具有的一闩头内缩解锁,本创作藉由移除连动件可快速的更换把手的安装方向,以配合左开或右开门安装,且强行施利于把手时,连动件会先受破坏,使得把手空转无法带动本创作外操作件作动,使本创作外操作的其它相关零组件损坏几率降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创作涉及一种用于通道锁的外操作件,藉由设置于外操作件上的把手可驱动通 道锁具有的闩头解锁而开启通道门。
技术介绍
有一种市售可得的通道锁会于门的上、下端各设置俗称天、地闩的锁闩装置,以及 通道锁本身可选择的设置有锁闩,在通道口处会设置一外框,并且外框的上端对应上方的 锁闩装置会设置有孔或卡块,以及对应下方的锁R装置会在地面上设置有孔或卡块,对应 通道锁自身的锁闩设置有凹孔,当门关闭时,天、地闩装置分别与所述的孔或卡块卡合,通 道锁的锁闩会穿入凹孔卡合,使门上锁而具有防盗功能,且这种锁闩装置为了操作时的便 利性,会设计成与所述的操作装置连动,即按压操作装置后,就可使所有锁闩同时内缩达到 解锁的目的。而这种通道锁于门的外侧面提供了一种外操作装置,该外操作装置通常会设置把 手,藉由操作把手也能控制通道锁上的各锁闩内缩达到解锁功能,并且基于防盗功能考虑, 通常外操作装置需要有防盗锁定功能。上述的外操作装置之结构设计使得该把手不易更换安装方向,即一般门有左开门 与右开门的区别,而安装于门上的锁具需根据实际的状况调整把手的安装方向,并且把手 安装不同的方向操作时恰会产生相反的旋转方向,使把手连动锁具内部机构时的运动方式 有所不同,因此在更换把手方向后锁具内部的部分组件须一并调整,这样的设计对于现场 安装施工相当不便利。此外,外操作装置无法依靠本身结构达到防盗上锁而使把手无法转动的功能,而 必须依靠与其配合之通道锁或所述之门锁装置达到防盗上锁的目的,实际安装时具有较多 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创作提供一种新的通道锁用的外操作装置,该外操作装置具 有结合于门上的一外操作装置,系要用于安装在一门的一侧,且系要用于控制安装在门之 另一侧上的一锁具上锁或解锁,该外操作装置包括一外盖,具有一空间,一把手,一端设置 有一轴杆,该轴杆延伸的设置非圆柱形的一套接部,把手藉轴杆枢设于外盖上,且把手的转 动方向受弹性定位,使把手转动后会自动复位,一带动件,具有一端部以及非圆形的一连接 孔,该带动件以连接孔套设于轴杆上,且位于外盖的空间内,把手转动会驱使带动件一起转 动,一滑动件,具有一推抵面,该滑动件系滑动的设置于外盖之空间内,该推抵面系抵接于 带动件的端部上,当带动件转动时端部会推动滑动件位移,一限位件,具有一枢部以及一止 挡部,以及由止挡部延伸形成的一连动部,该枢部系弹性的枢设于外盖的空间,限位件能在 阻挡滑动件移动的阻挡位置,以及释放滑动件的释放位置间转动,且能弹性的保持于阻挡 位置或释放位置,一驱动件,具有一顶杆,驱动件系固设于滑动件上与之一起位移,顶杆系4穿入通道锁内,驱动件移动用以控制通道锁解锁或上锁,一锁筒,内部枢设一锁心,该锁心 端部且位于锁筒外设置一拨动片,当锁心转动时会带动拨动片一起转动,一拨动件,具有一 套合孔,以及位于套合孔外侧的一连接杆与一带动杆,当拨动片转动时,会推动连接杆,使 带动杆由限位件之连动部将之推动,控制限位件在阻挡位置与释放位置间转动。—连动件具有与套接部形状相符的一套接孔,该连动件外围形成一第一卡块,该 带动件的连接孔壁面对应卡块设置一第一嵌槽,该连动件系套设于把手的套接部上且与之 一起转动,该第一卡块系穿入带动件的嵌槽内,使把手、带动件及连动件一起转动。其中所述的连动件设置一第二卡块,该带动件之连接孔内对应设置一第二嵌槽, 第二卡块系嵌入第二嵌槽内,增加带动件与连动件间的结构强度。其中该限位件与外盖间设置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 该第一端固设于外盖上,该第二端系固设于限位件上,该弹性组件被扭转产生弹力,将限位 件弹性定位于释放位置,且当限位件转动至阻挡位置时,弹性组件将限位件弹性定位于阻 挡位置。其中该外盖上设置一导引块,且导引块上贯穿的设置一滑槽,所述的驱动件具有 由顶杆延伸形成的一结合部与一导引部,该结合部系螺接于滑动件上,该导引部系滑动的 嵌设于导引块的滑槽内,当滑动件移动时,带动驱动件以其移动,使导引部会延滑槽滑动。其中该带动件外侧设置一复位装置,该复位装置具有一本体,本体内形成一容室, 且本体上设置一壳体,该壳体的容室内设置一转子,转子具有与把手之套接部形状相符的 一连动孔,且转子与本体间设置一弹性组件,该把手的套接部系套设于连动孔上,当把手转 动时,会连动转子一起转动,而扭转弹性组件,产生提供把手复位的弹性应力。所述的本体上设置一枢接孔,且枢接孔外缘对称的设置二限位块,该壳体上对应 枢接孔设置一轴孔,该转子系枢设于轴孔与枢接孔间,且转子对应限位块对称的设置二卡 块,当把手转动而连动转子一起转动时,转子的其中任意一卡块配合对应的限位块限制把 手的转动角度。其中锁筒上且位于拨动件外侧螺接一锁定件,而将拨动件定位于外盖与锁定件所 形成的间隙之间。该外盖向空间凸伸的形成一容置部,该容置部由外盖的外侧凹陷的形成一容槽, 且容槽内形成贯穿空间的一套合孔,所述之锁筒系套设于容槽内。其中该容置部的外围设置一切面,使容置部外轮廓形成非圆形,该容置部设置提 供锁筒穿过的一孔,且孔内凸伸的设置一第一凸部,所述之锁筒表面对应该第一凸部设置 一第一定位槽,该容置部外且位于锁筒上套设一盖体,盖体的上、下端各设置一缺口,且位 于孔的下端处设置一限位槽,该盖体对应容置部的切面设置一侧面,使该侧面抵接于切面 上,该盖体无法相对容室部旋转,所述之锁定件系螺接于锁筒上且位于盖体之外侧,该盖体 的凸部嵌入锁筒的定位槽内,使锁筒无法相对盖体转动,拨动杆之限位杆由盖体上端的缺 口穿出,该带动杆由盖体下方的缺口穿出,该连接杆由限位槽穿出,各缺口与限位槽的范围 限制拨动件作有限角度的转动。藉由上述的结构特征,控制该阻挡件阻挡件使该外操作装置本身具有防盗上锁 的功能,且更换把手安装方向时,仅需将螺接于套接部的螺接组件卸除后就可直接更换把 手的安装方向,且仅需将复位装置翻转180度后就可使把手正常操作外操作装置的内部组件c附图说明第- 图系本创作之外操作装置安装于门上配合连动装置的配置正视图,第十六图系本创作将外操作装置安装为适合左开门安装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第二图系沿第一图2-2线所取的剖视图。第三图系显示在第一图状态下操作连动装置使闩头内缩解锁的动作图。第四图系本创作外操作装置的组件立体分解图。第五图为沿第二图5-5线所取的剖视图。第六图为沿第五图6-6线所取的剖视图。第七图为第六图的局部放大视图。第八图系第五图8-8线所取的剖视图。第九图系本创作之复位装置的组件立体分解图。第十图系本创作之限位件的立体放大视图。第十一图系在第四图状态下操作把手解锁的动作图。第十二图系沿第十一图12-12线所取的剖视图。第十三图系在第二图状态下操作外操作装置的把手解锁的动作图。第十四图系在第五图状态下操作限位件设定防盗功能的动作图。第十五图系本创作将外操作装置由适合右开门安装的状态更换为适合左开门安 装的立体分解动作图。10门IOa内侧102边框 104挡块 108螺接组件12锁闩装置124闩头 130螺杆 142滑块 150连动杆 162按压件 202侧壁 206容槽 210接合孔 215凸出部 218结合部 220定位杆 24把手 244套接部 250螺接组件 264筒体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道锁用的外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操作装置,系要用于安装在一门的一侧,且系要用于控制安装在门之另一侧上的一锁具上锁或解锁,该外操作装置包括:  一外盖,具有一空间;  一把手,一端设置有一轴杆,该轴杆延伸的设置非圆柱形的一套接部,把手藉轴杆枢设于外盖上,且把手的转动方向受弹性定位,使把手转动后会自动复位;  一带动件,具有一端部以及非圆形的一连接孔,该带动件以连接孔套设于轴杆上,且位于外盖的空间内,把手转动会驱使带动件一起转动;一滑动件,具有一推抵面,该滑动件系滑动的设置于外盖之空间内,该推抵面系抵接于带动件的端部上,当带动件转动时端部会推动滑动件位移;  一限位件,具有一枢部以及一止挡部,以及由止挡部延伸形成的一连动部,该枢部系弹性的枢设于外盖的空间,限位件能在阻挡滑动件移动的阻挡位置,以及释放滑动件的释放位置间转动,且能弹性的保持于阻挡位置或释放位置;  一驱动件,具有一顶杆,驱动件系固设于滑动件上与之一起位移,顶杆系穿入通道锁内,驱动件移动用以控制通道锁解锁或上锁;  一锁筒,内部枢设一锁心,该锁心端部且位于锁筒外设置一拨动片,当锁心转动时会带动拨动片一起转动;  一拨动件,具有一套合孔,以及位于套合孔外侧的一连接杆与一带动杆,当拨动片转动时,会推动连接杆,使带动杆由限位件之连动部将之推动,控制限位件在阻挡位置与释放位置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宏仁黄晟玮
申请(专利权)人:一德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