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吸式便携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61893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吸式便携雾化器,壳体的一端设置吸嘴,壳体内部设置具有储液空腔的储液盒,该储液盒一端连接一个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吸液嘴座以及发热装置,所述吸液嘴座一端设有雾化腔,吸液嘴座的另一端设有与雾化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发热装置固定在该雾化腔中;雾化装置还包括导液组件,该导液组件包括吸液嘴以及导液绳,吸液嘴的一端插入到储液盒的储液空腔中,吸液嘴与储液盒的接触部位形成液密封,吸液嘴的另一端与吸液嘴座的雾化腔连通,所述导液绳缠绕在发热装置上,导液绳的两个端部被引入到吸液嘴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将存储的药液均匀地引导到加热装置上,并且使用者能够使用到较为新鲜的药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口吸式便携雾化器
技术介绍
现在人们的生活及社会活动的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重要,而口腔异味等问题另许多人困惑不堪,虽然也有口香糖、润喉片等物品可以解决一时之需,但其废弃物又随之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如吃过的口香糖,包装锡板等。早期有人提出将药液经过机械装置加热供使用者使用,虽然使用者在使用习惯上易于接受,但由于传统的机械结构性能不稳定,极易损坏,操作烦琐。使使用者造成损失。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超声雾化器。与机械装置加热实现液体雾化不同的是,基于特定频率下超声波对液体的振荡激发作用,可以产生对应的雾化微滴,从而输送到人体口腔内产生吸烟的感觉。这种雾化方案有些类似与家庭中常见的超声加热器,但超声雾化器存在雾化量偏小,而且能量利用不充分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一些雾化器,存在问题有第一、药液是注射到吸嘴腔体内的填充层里,由此可见药液不够新鲜,而且药液存储容量小,药液用完了使用者必须往雾化器里滴药液,才能继续使用,这样一来使用者如果想在户外或上班时使用美容,就得带上一瓶药液,才能保证使用。身上带上一瓶而且还要使用者自己滴液。第二、市场现有的雾化器的结构都是螺纹连接,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候,先要拧好电池才能使用,这样极不方便、雅观、而且还有点不卫生。第三、使用者在使用雾化器时,储存在填充层中的药液不能均勻地到达加热器上,因此导至药液被加热时不能形成直径很小的微滴,大直径的微滴无法伴随人口的负压作用进入到人的口中,大直径的微滴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加热器附近无法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吸式便携雾化器,本专利技术能将存储的药液均勻地引导到加热装置上,并且使用者能够使用到较为新鲜的药液。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口吸式便携雾化器,壳体的一端设置吸嘴,壳体内部设置具有储液空腔的储液盒, 该储液盒一端连接一个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吸液嘴座以及发热装置,所述吸液嘴座一端设有雾化腔,吸液嘴座的另一端设有与雾化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发热装置固定在该雾化腔中;雾化装置还包括导液组件,该导液组件包括吸液嘴以及导液绳,吸液嘴的一端插入到储液盒的储液空腔中,吸液嘴与储液盒的接触部位形成液密封,吸液嘴的另一端与吸液嘴座的雾化腔连通,所述导液绳缠绕在发热装置上,导液绳的两个端部被引入到吸液嘴中。采用了上述方案,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储液盒中无填充物,因此,使用者使用的药液较为新鲜。导液绳的两个端部被引入到吸液嘴中,导液绳不但可以封住储液盒中的药液,使药液在重力的作用下不会顺着吸液嘴流动到雾化腔中,而且在负压作用下还能将储液盒中的药液引导到发热装置上,由于导液绳是以缠绕的方面布置在发热装置上,因此,通过导液绳的作用能使药液均勻地到达发热装置处,使得药液被加热时均能形成直径很小的微滴,而大直径的微滴减少到几乎没有,从而在正常负压作用力的范围内,被吸出的药液均能被加热后形成雾气到达人的口中。另外,通过导液套,当药液在很大的负压作用力下被吸出时,部分药液不会被加热,而伴随着负压气流进行流动,这些药液在流动的过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而落至导液套上;或者加热装置温度不高对药液加热不完全,导至形成的雾气中含有过多的大直径的微滴,这些大直径的微滴伴随负压气流流动时,同样也由于重力的作用而落至导液套上,通过导液套可以将这些未被加热的药液进行吸附,药液经导液套以及导液孔到达雾化腔中的加热装置附近,从而被加热装置加热雾化。因此,导液套起到了回收药液,并将回收的药液引导到加热装置处的作用。并且,通过导液套的方式,是全完在药液重力的作用下来完成的, 无须人为使用负压作用力将回收的药液进行加热雾化,有省力的好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为了避免误操作而使按键开关接通,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雾化器的控制电路和雾化器的控制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用于雾化器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按键开关,该按键开关用于发出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的开关信号;以及与按键开关连接的具有锁定作用的单片机,该单片机接收来自于按键开关的信号后,单片机自身进入锁定状态而无输出信号,或者解除锁定;以及与单片机输出端连接的具有信号放大作用的晶体管。雾化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初始化系统单片机设置电路进入锁定的时间,以及设置解除电路锁定的时间;步骤O),单片机检测来自于按键开关输出的信号在锁定状态下的单片机在Q秒接收来自于按键开关的Y次的开关信号,单片机解除锁定;解除锁定后,单片机再次接收来自于按键开关的信号,电路接通单片机向晶体管输出电信号;步骤(3),晶体管将来自于单片机的信号进行放大后向负载供电,当不再使用时, 单片机在P秒内接收的是来自于按键开关的X次的开关信号,单片机进入锁定状态,无输出信号。采用了上述方案,由于在使电路正常导通前,需要经过操作按键开关进行解锁才能使电路正常导通,即使用户进行了误操作,通过单片机对电路的锁定作用,不能使电路导通,因此不会发生意外事故,增加了用户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雾化器与供电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图5为控制电路的流程附图中,10为壳体,11为吸嘴前盖,12为吸嘴后盖;20为储液盒,21为盒体,22为盒盖,23为液体隔离膜,24为气流通道;30为雾化装置,310为吸液嘴座,311为发热装置,312为套管,313为雾化腔,314 为通气孔,315为导液孔;320为导液绳,321为导液套,322为导液管,323为座体;330为雾化器主体,331为接触导体,332为接触导体底座,333为进气孔;41为外壳,42为电池,43为控制电路,44为接触顶针。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的口吸式便携雾化器。本专利技术的雾化器与供电装置连接后,对存储的药液进行加热而形成雾气的状态,进而进入到人的口中,药液可以是保健类型的,也可以是用于除去口腔异味的,还可以是对人体有利的其它类型的药液。本专利技术的雾化器主要由壳体10、储液盒20、雾化装置30三个部分构成,下面通过具体的结构和功能的详细描述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壳体1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壳体10纵截面的形状为椭圆形,当然也可以是圆或者矩形等形状。壳体10的一端通过插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吸嘴,吸嘴由吸嘴前盖11 和吸嘴后盖12组成。在吸嘴前盖11和吸嘴后盖12上均设置有通气孔,这些通气孔用于传递人嘴发生的负压作用力,以及使雾化的药液通过通气孔到达人的口中。参照图1,具有储液空腔的储液盒20设置在壳体内部,储液盒20是用于存储药液的。储液盒20包括盒体21以及与盒体连接的盒盖22,盒盖上设有供吸液嘴插入的通孔,该通孔处设有可被剌破的液体隔离膜23,液体隔离膜23被吸液嘴剌破后与吸液嘴之间形成液密封。本专利技术的储液盒的空腔中没有设置任何填充层,药液直接存在空腔中,这样可以避免药液长时间存留在填充层内不新鲜,使用者使用的药液较为新鲜。盒体21的截面形状与壳体的截面形装相同,盒体21与壳体10可以是间隙配合,也可以是过渡配合,但采用过渡配合的方式时,在储液盒21的侧壁面上设置有供气体通过的气流通道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口吸式便携雾化器,壳体的一端设置吸嘴,壳体内部设置具有储液空腔的储液盒,该储液盒一端连接一个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吸液嘴座以及发热装置,所述吸液嘴座一端设有雾化腔,吸液嘴座的另一端设有与雾化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发热装置固定在该雾化腔中;其特征在于:雾化装置还包括导液组件,该导液组件包括吸液嘴以及导液绳,吸液嘴的一端插入到储液盒的储液空腔中,吸液嘴与储液盒的接触部位形成液密封,吸液嘴的另一端与吸液嘴座的雾化腔连通,所述导液绳缠绕在发热装置上,导液绳的两个端部被引入到吸液嘴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富艾发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