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用无线测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5705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炉用无线测温装置,包括电磁炉工作线圈、控制器、至少一个温度采集模块、一个以无线方式发送的信号发送模块和对应的信号接收模块,温度采集模块输出端接信号发送模块,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端接控制模块,控制器与电磁炉工作线圈电气连接,该电磁炉用无线测温装置还包括一个用以电磁炉工作线圈工作时开启温度采集模块的温度采集和数据发送的电磁炉工作检测模块,电磁炉工作检测模块与温度采集模块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工作检测模块,利用电磁炉工作线圈的磁场启动温度采集模块,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延长电池使用时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磁炉
,具体涉及电磁炉用的无线测温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电磁炉加热器具,大多数是采用安装在内部线圈盘中央处的热敏电阻来检测 温度。该热敏电阻通过弹性支撑紧贴在陶瓷板底部表面,电磁加热器具是通过电磁感应原 理使受热负载底部发热,热量由受热负载传到陶瓷板,通过陶瓷板再传导至热敏电阻,这样 感测的温度并不能直接反映锅内的真实温度。另外电磁炉内的一些发热器件和冷却风扇的 影响比较大,所以这种测温方式存在感温慢、测温不准确以及可靠性低等缺点,经常出现锅 具变形或者电磁炉损坏。为此,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239115 (公开日2006年02月01日)提供一种无线测温 锅具,为包括锅体、温度检测模块和的温度控制器,还包括一组无线发射装置和无线接收装 置,所述的温度检测模块设在锅体表面与无线发射装置电连接,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与温 度控制器电连接。因该专利技术无线测温锅具中的温度检测模块是直接设在锅体表面上,能够 及时准确的将温度信息通过与其电连接的无线发射装置发给无线接收装置,然后通过与无 线接收装置电连接的温度控制器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但是该现有技术造成温度采集模 块和无线收发模块或模块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消耗电池的电能,大大缩短了电池的使用时 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容易, 节能省电的电磁炉用无线测温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解决方案一种电磁炉用无线测温装置,包括电磁炉工作线圈、控制器、至少一个温度采集模 块、一个以无线方式发送的信号发送模块和对应的信号接收模块,温度采集模块输出端接 信号发送模块,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端接控制器,控制器与电磁炉工作线圈电气连接,其特征 在于该电磁炉用无线测温装置还包括一个用以电磁炉工作线圈工作时开启温度采集模块 的温度采集和数据发送的电磁炉工作检测模块,电磁炉工作检测模块与温度采集模块电气 连接。进一步,包括该电磁炉工作检测模块包含一个电感线圈,该电感线圈置于电磁炉 工作线圈的电磁场区域内,工作检测模块用以将电感线圈感应的电压信号转为温度采集模 块所能识别的高电平去启动或低电平去关闭或低电平延时时限后去关闭温度采集模块的 温度采集和数据发送工作。所述电磁炉工作检测模块包括电感线圈、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二极管和电容,第 一电阻串联在电感线圈一端与二极管阳极之间,二极管阴极连接到温度采集模块的输入输 出口,电感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到地,第二电阻与电容并联后再连接在二极管阳极与地之间。本技术温度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锅具表面。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本技术具有工作检测模块,利用电磁炉工作线圈的磁场启动温度采 集模块,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延长电池使用时间。(2)电磁炉工作线圈开始工作后就启动温度采集,温度感应快速,能实时反映温度 的变化。(3)测温更加精准,整体提升产品的性能和控制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模块图。图3为应用本技术电磁炉截面剖示图图中,1为电磁炉用无线测温装置;2为电磁炉工作线圈;3为微晶面板;4为控制 器;5为加热锅具;6为电磁炉;7为信号接收模块;8为感应线圈;9为电磁炉工作检测模 块;10为温度采集模块;11为信号发送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 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技术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实施例1本技术的电磁炉用无线测温装置包括,包括电磁炉工作线圈2、控制器4、一 个温度采集模块10、一个信号发送模块11和信号接收模块7,温度采集模块10输出端接信 号发送模块11,信号接收模块7输出端接控制器4,控制器4与电磁炉工作线圈2电气连 接,温度采集模块10将从温度采集模块获得温度信号转换为高频电波并以无线方式发射, 信号接收模块7将来自信号发送模块的高频电波转化为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器4。该电磁炉用无线测温装置还包括一个电磁炉工作检测模块9,电磁炉工作检测模 块9与温度采集模块10电气连接,该电磁炉工作检测模块如图2,包含电感线圈、第一电阻 R4、第二电阻R5、二极管Dfa和电容C6,第一电阻R4串联在电感线圈8 一端与二极管Dfa 阳极之间,二极管Dfa阴极连接到温度采集模块10的输入输出口,电感线圈8的另一端连 接到地GND,第二电阻R5与电容C6并联后再连接在二极管Dfa阳极与地之间。该电感线圈 8置于电磁炉工作线圈的电磁场区域内,可以位于电磁炉工作线圈的正上方,也是位于侧上 方,只要能够感应到信号即可。本技术无线测温装置工作过程如下在电磁炉工作的时候,电磁炉工作检测模块的电感线圈8通过电磁感应方式产生 的电压,经过第一电阻R4限流和二极管Dfa整流,再经过第二电阻R5和电容C6构成的RC 滤波器滤波后,形成温度采集模块所能识别的高电平,这个高电平信号传输至温度采集模 块10的输入输出口,温度采集模块10根据这个输入输出口的高电平信号,启动温度采集和 数据发送;如果电磁炉工作不工作,电感线圈8就不能感应出电磁炉工作线圈2的电磁场,就会输出一个低电平给输入输出口,温度采集模块根据这个输入输出口的低电平信号,延 时一段时间后关闭整个温度采集模块的工作,延时的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在此模块中,第一电阻R4起限流作用,二极管Dfa起到整流作用;第二电阻R5和 电容C6构成的RC滤波器起到滤波作用。第一电阻R4和第二电阻R5 —般取2K,二极管可 以是^14148等常见的二极管,如果选用快恢复和管压降较低的二极管效果更佳。电容C6 可为普通的瓷片电容104即可。温度采集模块10可以是具有A/D转换模块和输入输出口的单片机,是一种所熟 知的现有技术。可以选用集成块MPC1652A,其内部含有A/D转换模块;也可以是NEC的 UPD78F9212MA单片机,这类型的单片机都是目前成熟的技术并广泛应用。参照图2、图3所示,图2为本技术的模块原理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 磁炉用无线测温装置模块原理图。如图所示,电磁炉工作检测模块9与温度采集模块10连 接,电磁炉6开始工作后会通过电磁炉的线圈盘2产生电磁场,电磁炉工作检测模块的电感 线圈8通过电磁感应方式产生电压,经过二极管Dfa后形成一个高电平输出到温度采集模 块10,从而启动整个无线测温装置工作;这时候开始,温度采集模块10将采集到的温度信 号进行处理后,传输到信号发送模块11发送到信号接收模块中。信号发送模块采用433MHz 的频率工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RF通讯频率。整个电磁炉用无线测温装置采用电池 提供电源,在电磁炉停止工作时,电磁炉工作检测模块9检测不到线圈盘2产生的电磁场就 会输出一个低电平给温度采集模块10,延时一定时间后即关闭整个无线测温装置,节省电 池的耗电,延长电池使用时间。参照图3所示应用本技术无线测温装置的结构截面图。1为本技术的电 磁炉用无线测温装置,安装在电磁炉用锅具的把手位置,测温模块含有的温度传感器安装 在锅具的表面尽可能靠近锅底的位置。电磁炉6在工作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炉用无线测温装置,包括电磁炉工作线圈、控制器、至少一个温度采集模块、一个以无线方式发送的信号发送模块和对应的信号接收模块,温度采集模块输出端接信号发送模块,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端接控制模块,控制器与电磁炉工作线圈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电磁炉用无线测温装置还包括一个用以电磁炉工作线圈工作时开启温度采集模块的温度采集和数据发送的电磁炉工作检测模块,电磁炉工作检测模块与温度采集模块电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才德李永强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