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富强专利>正文

热力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56276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力循环装置,第一绝热容器的顶部内设有第七热交换器,第七热交换器的左端与第一阀门固定连接,第七热交换器的右端与第二阀门固定连接;第一绝热容器的中部内设有第四热交换器,第四热交换器的右端与第二膨胀机固定连接,第二膨胀机与第五热交换器固定连接;第二绝热容器的顶部内设有第八热交换器,第八热交换器的左端与第三阀门固定连接,第八热交换器的右端与第四阀门固定连接;第二绝热容器的中部内设有第六热交换器,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释放能量可再利用,本装置充分利用了冷凝过程放出得热量和蒸发过程吸热后相对环境的温度差蕴含而得到能量。同时本装置可以利用空气作为工作介质使用,可以获得机械能输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力装置,尤其是一种热力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热力装置的缺点在于制冷循环和制热循环都没有充分利用其能量。 制冷循环主要由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膨胀过程和蒸发过程构成,即主要由冷凝过程放热和蒸发过程吸热组成,其冷凝过程释放的热量被白白的浪费,没有被再利用;制热循环是制冷循环的逆循环,其中冷凝过程吸热,蒸发过程放热,其中蒸发过程吸热后,相对环境的温度差而蕴含得到能量,也被白白的浪费;利用空气直接作为工作介质使用,作为空调时不存在不通风的现象。同时输入功率小于输出功率,可以作为动力装置。制冷循环和制热循环工作状态稳定,压力温度没有太大变化,制冷量和制热量均大于输入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释放能量可再利用的热力循环装置,不仅经久耐用,安全可靠,而且安装容易、造价较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热力循环装置,包括压缩机、热交换器、绝热容器,第一绝热容器的顶部内设有第七热交换器,第七热交换器的左端与第一阀门固定连接,第七热交换器的右端与第二阀门固定连接;第一绝热容器的中部内设有第四热交换器,第四热交换器的右端与第二膨胀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力循环装置,包括:压缩机、热交换器、绝热容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热容器(23)的顶部内设有第七热交换器(17),第七热交换器(17)的左端与第一阀门(1)固定连接,第七热交换器(17)的右端与第二阀门(2)固定连接;第一绝热容器(23)的中部内设有第四热交换器(14),第四热交换器(14)的右端与第二膨胀机(20)固定连接,第二膨胀机(20)与第五热交换器(15)固定连接;第一绝热容器(23)的中部与顶部之间内设有第一热交换器(11),第一热交换器(11)的左端与第一压缩机(9)固定连接,第一热交换器(11)的右端与第二热交换器(12)固定连接,第二热交换器(12)与第一膨胀机(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郭富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