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环境防制按蚊的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按蚊繁殖的花坞捕蚊直O
技术介绍
按蚊通过叮咬吸血,传播恶性疟疾,是主要的卫生害虫。现今,全球气候的变暖又 延长了按蚊的繁殖期,使按蚊的危害变得更加严重。现有技术主要以杀虫剂杀灭成蚊为主, 例如,采取对成蚊的栖息地居室、绿地、牲畜栏喷洒杀虫剂,这虽能迅速杀灭成蚊,防止叮 咬,但也造成人居环境的污染加重,埋下新的健康隐患;现今,市场上虽已有种类繁多的灭 蚊电器,也都是诱灭成蚊的,均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的。公知,只有从源头控制按蚊繁殖,切 断按蚊的繁殖链,才能彻底根除按蚊。按蚊通常在湖泊、溪流、水田和林下水洼产卵繁殖,其 孳生地范围很广,控制按蚊繁殖的难度极大,迄今为止,还没有可供实际应用的能有效控制 按蚊繁殖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控制按蚊繁殖的花坞 捕蚊装置。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以申请号200710042064.8的在先专利技术为基础作进一步 改进的,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控制按蚊繁殖的花坞捕蚊装置,它包括盆体、蛙穴、隔离网、 入口、内活门、出口、外活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按蚊繁殖的花坞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盆体(10)、蛙穴(12)、隔离网(6)、入口(8)、内活门(7)、出口(19)、外活门(18)、渗水口(9)、产卵腔室(24)、侧壁(16)、浮圈(5)、养虫室(11)、浮台(17)、羽化室(20)、太阳能电池板(1)、罩网(23)、绿篱(22)和诱虫灯(21),所述盆体(10)埋设在绿地里,该盆体(10)靠近地面处设有渗水口(9),所述渗水口(9)设有隔离网;所述盆体(10)地上部分设有供蛙类进入的入口(8),所述内活门(7)挂设在该入口(8)对应的盆体(10)内壁,所述盆体(10)的地上部分还设有供蛙类爬出的出口( ...
【技术特征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