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51499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包括外桶(3),外桶(3)下部设有与地漏连接的排水管(6),外桶(3)内设有集渣桶(2),集渣桶(2)上设有滤网(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过滤排水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实施,能够广泛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水池(盆池),只需要根据接口管径来选择不同的聚乙烯塑料规格管材,就可以生产出各种适合尺寸的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属于厨房水池用具。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家庭、医院、科研院校,酒店等部门。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废水,这些废水中常常带有一些大小不同的废渣,这些废渣如果直接排入下水管经常会造成下水管堵塞,造成废水流通不畅,有的管道堵塞之后很难疏通,只得请专业管道疏通师傅来处理,更为严重时,根本无法疏通需要更换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废渣不会堵塞下水管,造成废水流通不畅,易疏通。以克服现有单凭水池滤网过滤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包括外桶,外桶下部设有与地漏连接的排水管,外桶内设有集渣桶,集渣桶上设有滤网。前述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中,所述集渣桶中部设有排水孔。前述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中,所述滤网为软网或硬网。前述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中,所述外桶和集渣桶为圆桶或方桶。前述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中,所述外桶集渣桶均为塑料制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了过滤排水的方式。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实施,能够广泛应用。本技术还具有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滤网,2-集渣桶,3-外桶,4-排水孔,5-沉淀池,6_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实施例。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包括外桶3,外桶3下部设有与地漏连接的排水管6,外桶3内设有集渣桶2,集渣桶2上设有滤网1。集渣桶(2)中部设有排水孔(4)。所述滤网1为软网或硬网。所述外桶3和集渣桶2为圆桶或方桶。所述外桶3集渣桶2均为塑料制品。本技术工作过程及原理如图1所示水池(盆池)流出的废水、直接流入下水管道防堵装置的滤网1中(图中只画了滤网的骨架,网未画出),滤网1为活动滤网,可以拿下来清洗。粗渣被滤网1截住, 细渣及废水流入集渣桶2内,集渣桶2内就相当于沉淀池5,此时细渣沉淀于集渣桶2内,废水由集渣桶2中部的排水孔4自动排至外桶3,并由外桶3直接排至下水管道流走。 本技术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水池(盆池),只需要根据接口管径来选择不同的聚乙烯塑料规格管材,就可以生产出各种适合尺寸的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适用性好,而且使用寿命长。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3),外桶(3)下部设有与地漏连接的排水管(6),外桶(3)内设有集渣桶(2),集渣桶(2)上设有滤网(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桶(2)中部设有排水孔(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1)为软网或硬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3)和集渣桶 (2)为圆桶或方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3)集渣桶 (2)均为塑料制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包括外桶(3),外桶(3)下部设有与地漏连接的排水管(6),外桶(3)内设有集渣桶(2),集渣桶(2)上设有滤网(1)。本技术采用了过滤排水的方式。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实施,能够广泛应用。本技术还具有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水池(盆池),只需要根据接口管径来选择不同的聚乙烯塑料规格管材,就可以生产出各种适合尺寸的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文档编号E03C1/264GK201991045SQ20112009276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日专利技术者吴任刚, 周琦, 夏莉娜, 张广栋, 朱国庆, 杜正伟, 黄兆文, 黄天文, 黄寿祥 申请人:贵州省建筑材料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3),外桶(3)下部设有与地漏连接的排水管(6), 外桶(3)内设有集渣桶(2),集渣桶(2)上设有滤网(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天文夏莉娜黄寿祥张广栋朱国庆黄兆文周琦吴任刚杜正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建筑材料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