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崇泰专利>正文

拍打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221 阅读:7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拍打按摩器,其系一顶面开设透孔且内部设置一组马达传动装置之内空壳体,该马达传动装置以传动轴带动连动叶片,连动叶片进行上下方向之往复运动;壳体透孔中设有上、下瓣膜,下瓣膜中央固接于连动叶片顶端,且上、下瓣膜之外围系同时平贴于壳体顶面透孔外围并以一套环压掣固接,两瓣膜形成一气囊;当下瓣膜随连动叶片进行上下往复式运动,且被下拉复上推时,将压迫气囊内之气体并推顶上瓣膜形成大面积拍打式按摩,且利用气孔将壳体内之热气排出以形成热敷功效。(*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拍打按摩器,尤指一种具高舒适性及热敷效果之大面积拍打式按摩器。属医疗保健用品。习知按摩器之按摩原理主要系在按摩器本体内部设置一组振动装置(如由马达传动之振动器),另于本体贴合人体之前端凸设若干突棘状凸粒或突柱;当启动按摩器之电源后,振动装置产生之振动传导至突棘状凸粒或突柱使之同步振动,藉由突棘状凸粒或突柱之振动使对肌肉产生按摩效果;惟,一般曾使用过上述类型按摩器者均知道,该种习知按摩器之突棘状凸粒或突柱所产生之振动振幅并不大,且每一突棘状凸粒或突柱之面积极小,无法进行大面积式之拍打按摩,其按摩效果有限;然而若为使加强其对肌肉之按摩效果而强施压力令突棘状凸粒或突柱压迫肌肉时,却又往往会因突棘状凸粒或突柱之材质过硬,过度压迫肌肉且毫无缓冲性反而造成使用者之疼痛,不但不具按摩、放松效果,反而加剧使用者之不适感,其所能发挥之按摩效果非常有限;再者,稍具保健医疗常识者都知道,当肌肉僵硬、酸痛时,适时予以热敷更有助于肌肉的放松,而目前所见之上述类型按摩器之结构中却完全未见有将“热敷”结合于按摩器之设计,更凸显习知按摩器之另一缺失。本技术一种拍打按摩器,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拍打按摩器,其可进行大面积之拍打式按摩,且具有高舒适性及热敷效果。本技术一种拍打按摩器,其包含一顶面开设至少一圆形阶状透孔之内空壳体,壳体内设置一组马达传动装置,该马达传动装置至少凸伸一传动轴,传动轴端部偏心枢接连动一朝壳体透孔凸伸之连动叶片,连动叶片顶端形成一中央设一螺孔之承盘,使马达传动装置可带动连动叶片朝壳体透孔进行上下方向之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壳体之透孔中设有两片呈相对设置之软质凹弧状上、下瓣膜,二瓣膜之凹弧方向系呈背向弯弧,使二者间形成一气囊,下瓣膜中央以一压合片压掣并锁固于连动叶片之承盘上,且上、下瓣膜之外围凸伸一环凸缘以平贴于壳体顶面之透孔外围,两凸缘上方并压置一环状套环,将上、下瓣膜之凸缘压掣于壳体顶面透孔外围并锁固;藉以上设置,下瓣膜可随连动叶片进行上下往复式运动,当下瓣膜被连动叶片下拉复上推时,将压迫气囊内之气体并推顶上瓣膜形成一股推力,对贴靠于上瓣膜之肌肉产生拍打按摩效果。其中,上、下瓣膜之凹弧部分系可开设若干气孔;藉之,利用下瓣膜之上下往复运动将壳体内马达传动装置所产生之热气吸入气囊内,并经上瓣膜之气孔排出,以对肌肉形成热敷并兼具散热效果。本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上、下瓣膜系由软质材料(如橡胶)制成,而上、下瓣膜间形成气囊,致在作拍打按摩时具有缓冲作用,使在拍打人体时,不致造成不适与疼痛,且在拍及人体之上瓣膜面积较大,故可将拍打力量适度分散,使具有近似手掌之拍打效果,相对增加拍打按摩之舒适性。2、具有热敷功效,由于上、下瓣膜均开设气孔,故当马达传动装置作动一段时间并开始发热后,下拉下瓣膜,壳体内部之热气将经下瓣膜之气孔被吸入上、下瓣膜之气囊间,并在推顶下瓣膜时,将热气挤推由上瓣膜3之气孔32排出,除可形成对肌肉进行热敷之效果外,更兼具令马达传动装置散热之功效。本技术具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之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之内部构件主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之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之作动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壳体 11.透孔 111.阶面2.马达传动装置 21.传动轴22.传动盘221.偏心杆 23.连动叶片 231.承盘232.螺孔233.插销 3.上瓣膜4.下瓣膜31.凸缘 41.凸缘32.气孔 42.气孔 33.套环43.穿孔 44.压合片441.穿孔5.螺栓 6.气囊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拍打按摩器,其主要具有一内空壳体1,该壳体1顶面开设两个圆形透孔11(如图3、图4所示),透孔11外环并形成一凹陷阶面111,壳体1内部固设一组马达传动装置2,该马达传动装置2(如图2所示)之两端分别凸伸一同轴之传动轴21,两传动轴21轴体分别形成一呈反向设置之切面(图中未示),切面部分固设一传动盘22,令传动盘22可随传动轴21同步高速旋转,两传动盘22于背向马达传动装置2之一侧系凸伸一偏心杆221,且令两传动盘22之偏心杆221系呈一上一下之方式相对设置,令一侧之偏心杆221位于传动轴21上方时,另侧之偏心杆221系位于传动轴21下方;两偏心杆221之杆体上分别枢设一连动叶片23(如图2所示),两连动叶片23并朝壳体1顶面之透孔11凸伸,连动叶片23之顶端形成一中央具一螺孔232之承盘231(如图3所示),螺孔232两侧并凸设插销233;连动叶片23上方系固设有两片呈相对设置之软质、圆形凹弧状之上、下瓣膜3、4(如图2所示),上、下瓣膜3、4外围凸伸一环对应透孔11阶面111之凸缘31、41,且上、下瓣膜3、4之凹弧片体上布设若干气孔32、42,下瓣膜4之中心对应承盘231之螺孔232及插销233亦分别设有穿孔43,又于下瓣膜4之上方中心并具一压合片44,且该压合片44亦设有对应承盘231螺孔232及插销233之穿孔441,上瓣膜3之凸缘31上并设一配合壳体1顶面透孔11为可螺固于其阶面111上之环状套环33,将上、下瓣膜3、4之凸缘31、41压掣锁固于壳体1顶面透孔11外围阶面111上。续请参阅图3所示,组合时,系先令连动叶片23枢设于马达传动装置2两侧传动盘22之偏心杆221上,并令连动叶片23朝上凸伸,以其顶端之承盘231迎向壳体1透孔11,下瓣膜4底缘贴合承盘231,且压合片44并压掣于下瓣膜4上,并令承盘231之插销233穿设下瓣膜4与压合片44之穿孔43、441,另取一螺栓5穿过压合片44与下瓣膜4再螺固于承盘231之螺孔232,将下瓣膜4结合于连动叶片23顶端,最后令上、下瓣膜3、4呈相对状态并令两者之凸缘31、41相贴合且平贴于壳体1透孔11之阶面111上,最后取套环33压置于上、下瓣膜3、4之凸缘31、41上方并同以螺栓5予以锁固,令上、下瓣膜3、4亦固设于壳体1上,并有上、下瓣膜3、4之相对凹弧构成气囊6,完成一完整之拍打按摩器。藉以上设置,当马达传动装置2通电并开始作动时,其传动轴21将带动传动盘22高速旋转(如图4所示),而传动盘22之偏心杆221遂可带动连动叶片23进行上下方向之往复运动,且连动叶片23并同时拉动及推顶下瓣膜4,如此一来,当连动叶片23拉动下瓣膜4往下时,上、下瓣膜3、4间所区隔之气囊6将产生一吸力将上、下瓣膜3、4外之气体自气孔32、42吸入气囊6内,再当连动叶片23推顶下瓣膜4向上时,将对气囊6内之气体产生压迫,令气体又自气孔32、42排出,且藉下瓣膜4上推顶及上瓣膜3而产生一拍打作用;藉之,当将本技术之上瓣膜3靠合于人体上时,将可利用下瓣膜4之持续上下往复运动时所产生之拍打作用通过上瓣膜3施加于人体上,形成拍打式按摩;又,由于本技术系采用相对式设计,故当一侧之下瓣膜4被下拉时,另侧之下瓣膜4系被顶推并产生拍打,再当上述一侧之下瓣膜4被顶推并产生拍打时,则上述另侧之下瓣膜4系已被拉下(如图3、图4所示),且只要未将电流切断,便可一直重复上述动作,对人体进行持续之拍打按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拍打按摩器,其包含一顶面开设至少一圆形阶状透孔之内空壳体,壳体内设置一组马达传动装置,该马达传动装置至少凸伸一传动轴,传动轴端部偏心枢接连动一朝壳体透孔凸伸之连动叶片,连动叶片顶端形成一中央设一螺孔之承盘,使马达传动装置可带动连动叶片朝壳体透孔进行上下方向之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壳体之透孔中设有两片呈相对设置之软质凹弧状上、下瓣膜,二瓣膜之凹弧方向系呈背向弯弧,使二者间形成一气囊,下瓣膜中央以一压合片压掣并锁固于连动叶片之承盘上,且上、下瓣膜之外围凸伸一环凸缘以平贴于壳体顶面之透孔外围,两凸缘上方并压置一环状套环,将上、下瓣膜之凸缘压掣于壳体顶面透孔外围并锁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拍打按摩器,其包含一顶面开设至少一圆形阶状透孔之内空壳体,壳体内设置一组马达传动装置,该马达传动装置至少凸伸一传动轴,传动轴端部偏心枢接连动一朝壳体透孔凸伸之连动叶片,连动叶片顶端形成一中央设一螺孔之承盘,使马达传动装置可带动连动叶片朝壳体透孔进行上下方向之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壳体之透孔中设有两片呈相对设置之软质凹弧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崇泰
申请(专利权)人:张崇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