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盘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4049 阅读:5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岩盘浴装置,是包括有:使用者可以躺卧或者坐着的垫盘;及铺设在该垫盘下方的发散负离子或远红外线的石材;及加热相关石材的加热装置;及以石材为介质,将前述加热装置所发的热放出到到垫盘的多数穿透垫盘的贯通孔。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岩盘浴装置,当使用者躺卧或者坐在垫盘上的时候,希望相关使用者的所谓“经穴”部分能接触到热,还进一步包括:穿透前述贯通孔到垫盘,以及使用者躺卧或者坐着时,在前述垫盘处,有覆盖其身体的全部或一部份的可关闭罩子(hood)。(*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岩盘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享受沐浴乐趣的岩盘浴装置(stone spa)。
技术介绍
自古以来,人类恢复健康的方法, 一直习惯于利用温泉或沐浴,然而 现阶段,作为对身体负担少又简便的入浴方法,是无热水的沐浴——亦即岩 盘浴,则不断地被人大力宣扬着。可是,此装置是用适当热源加温过的岩盘,由使用者躺卧其上而使身 体发汗所构成;因此,是以所谓不必开发温泉或浴槽设备,就能轻松地品 味温泉气氛的构造为其主流。但是,像这样的装置,无法得到发热所需的充分的温度;而若为了达 到该温度,就需要相当大规模的装置;还有,即使有发汗的效果,也没有 所谓的像解开身体僵硬酸痛部份那样的作用或效果,尤其是,如高龄者的 健康促进之类,与身体活化相关联的岩盘浴的专利技术,也没有等量齐观之物。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岩盘浴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 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 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岩盘浴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 岩盘浴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 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岩盘浴装置存在的缺陷,而 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岩盘浴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构造极简单 又价格便宜,而且其使用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使用者可以获得因发汗而来 血液净化作用、细胞活化、自律神经调整等效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再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将负离子、或远红外线照射在使 用者的方式,让使用者得以放松、促进健康的岩盘浴装置。又,本专利技术再一目的是,在低的热量销耗下,希望能使人享受有效的 岩盘浴。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岩盘浴装置,其包括使用者可以躺卧或 坐着的垫盘;及铺设在该垫盘下方,发散负离子或远红外线的石材;及加热相关石材的加热装置;以及以石材为介质,将加热装置所产生的热放出 到垫盘表面的多个穿透垫盘的贯通孔。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岩盘浴装置,其中穿透贯通孔至垫盘,其中当使用者躺卧或坐 在垫盘时,相关使用者的所谓经穴部位,正好接触到热。前述的岩盘浴装置,其中在前述垫盘处,使用者躺卧或坐在垫盘时, 装设有可以关闭的覆盖使用者身体的全部或 一部分的罩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 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岩盘浴装置,是包括有使 用者可以躺卧或者坐着的垫盘;及铺设在该垫盘下方的发散负离子或远红 外线的石材;及加热相关石材的加热装置;及以石材为介质,将前述加热 装置所发的热放出到垫盘的多个穿透垫盘的贯通孔。本技术的其他特征,使用者躺卧或者坐在垫盘上的时候,希望相 关使用者的所谓经穴部分能接触到热,是设计为穿透前述贯通孔到垫盘, 以及使用者躺卧或者坐着时,在前述垫盘处,有覆盖其身体的全部或一部 份的可关闭罩子(hood)。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岩盘浴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 然后,现在,用前述的加热装置,将垫盘加热到适当的温度。此时, 因为使用者若躺卧或坐在垫盘上,已加热的空气就从贯通孔上升,恰好接 触到使用者,因此使用者可以充分享受相关的岩盘浴。2) 还有,此时相关的热风通过发散负离子及远红外线的石材,似乎 没有接触到使用者,但使用者能够沐浴在负离子及远红外线中,可以充分 获得其效果。3) 又,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者躺卧或坐在垫盘上的时候,热风穿过贯通 孔,接触到相关使用者的所谓经穴部位,因此,在使用者想要治疗的 部位,可以有与指压相同的照射,所以能提早治愈;还有,使用者躺卧或 坐在垫盘上的时候,因为设计有可关闭的覆盖其身体的全部或 一部份的罩 子,所以即使垫盘没有充分加温时,用少少的热量促进其加热,就可以暖 和全身,让使用者有身心舒畅(refresh)的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 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l是使用者仰卧在垫盘上的平面图。图2是前述使用者俯伏在垫盘上的平面图。图3是前述的纵剖面说明图。图4是已装配覆盖物的全部装置的纵剖面说明图。图5是垫盘、及石材、及加热石材的设备的纵剖面说明图。图6是其他实施例的垫石的平面图。图7是前述的放大的纵剖面说明图。1:垫盘2:石材3:加热装置4:贯通孔5:罩子6: 送风机(blower) c:背部的经穴 d:足部的经穴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 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岩盘浴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 5所示,附图中,1是使用者可以躺卧或坐下的床状的垫盘, 通常是合适的石盘,此处并未限制,如果是木质、乳钵(mortar )、树脂等 盘状物之类,也是可以的。还有,此垫盘1虽然没有详细的图示或说明,但是,若是例如垫盘本 身四个角有支脚的床、或在作成床状的骨架(framework)上装载垫盘1, 这样的构造是最好的。2是被打碎成适当大小的块状的石材,除了前述的硅石外,二氧化硅 (silica )、 电气石 (tourmaline )、石英石(quartz stone )、 绿泥石 (chlorite )、 长石(feldspar )、北投石(hokutolite )等发散负离子或远红外线的材质也是 合于理想的,预先装设连接大约全部前述垫盘1的内面,并且石材2是收 纳在此内面装设的涵洞状物中。3是前述石材2、及借着加热前述垫盘l、间接地温暖使用者身体的加 热装置。图示内容是在与前述石材2接触的导管(pipe)处,供给热风的形 式,另一方面,图示未显示的热源释放在周围空气中。但是,此加热装置3 并非局限于此,即使是简单的电热线加热器般的物品也可以。4是从垫盘1的内面贯通到表面的贯通孔,大部分以垫盘1的垂直方向穿过。因此,用加热装置3加热过的空气,接触到石材2、发散负离子和远 红外线,从垫盘1的贯通孔4接触到使用者,促进使用者发汗,使其感受 到舒緩。因此,该贯通孔4的位置,以对应到躺卧垫盘1上的平均使用者的所 谓经穴部位是较合于理想。亦即,在图1中,使用者仰卧于垫盘1上时,相关使用者的背部上用 o印所表的背部的经穴c和足部的经穴d所对应的位置,有贯通孔4穿 透,是较好的。又,使用者俯伏的状态躺卧于垫盘1上时,腹部处的经穴a 和手的经穴b所对应的位置,有贯通孔4穿透,是较好的。又,使用者躺卧于垫盘1时,若装设有覆盖该使用者的一部或全部的 罩子5,则较为理想。此是当然之事,因为可以较快让使用者温暖,且不会 浪费热量。再者,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前述石材2收纳在涵洞状物中,涵洞状 物的一端装设有送风机(blower) 6,将通过石材2的热风强制地从贯通孔 4向着使用者的身体送出,石材2所具有的负离子和远红外线,就可以照射 到使用者。接着,请参阅附图6及图7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实施例,比较小 的板状的多数目的垫盘l,以水平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岩盘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使用者可以躺卧或坐着的垫盘;及 铺设在该垫盘下方,发散负离子或远红外线的石材;及 加热相关石材的加热装置;以及 以石材为介质,将加热装置所产生的热放出到垫盘表面的多个穿透垫盘的贯通 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盘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使用者可以躺卧或坐着的垫盘;及铺设在该垫盘下方,发散负离子或远红外线的石材;及加热相关石材的加热装置;以及以石材为介质,将加热装置所产生的热放出到垫盘表面的多个穿透垫盘的贯通孔。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岩盘浴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根立晃
申请(专利权)人:优尼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