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按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919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脚底按摩的按摩机。其中,床台由柱体构成一矩形中空体,矩形中空体在内部形成一凹槽;由两支按摩棒套于一圆筒上成为一组,多组套于圆筒的按摩棒固定于上述凹槽上,床台两侧外周于适当距离处设有套筒,二支柱分别插入套筒内,两支支柱上端开口处可套接一扶手,支柱上设有可调整高度的装置,组成适于各种姿势及各种高度的人适用的可调式脚底按摩机。(*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健器具,特别是一种用于脚底按摩的脚底按摩机。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得一般人日常皆忙于工作,而无暇至户外进行一些休闲活动或运动,以致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如何能在下班之余,又能在自己家里花费少许时间,即能作促进身体健康的活动,实为目前一般人的追求,适当的按摩不但能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身体健康,而且此种活动并不剧烈,因此非常适合各种年龄的人。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组装容易、少占空间,可站着使用、坐着使用,且可使脚底每处皆能进行按摩,以增进身体健康的脚底按摩机。本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在将至少一组圆筒与按摩棒,置于矩形中空体的凹槽上,藉由一圆棒穿过一圆筒,使其中一组圆筒与按摩棒凸起,进而使包括脚心在内的脚底每处皆能按摩,并利用支柱与扶手位置的变化,而可站立或坐着进行按摩。本技术的脚底按摩机,是由数根柱体构成一矩形中空体,矩形中空体内具有一凹槽;在矩形中空体一端上固定一踏板;由两支按摩棒套于一圆筒上成为一组,每组之间使用套环使其相互连接,将数组连接完成的圆筒与按摩棒置于凹槽上,第一组用钩环连接在柱体上,最后一组使用弹簧与柱体连接,于柱体两外侧边适当距离处,固定数个套筒,支柱可插入于套筒内,两支支柱上端可连接一扶手,藉由变换支柱与扶手的位置,就可改进按摩的姿势。本技术的脚底按摩机所能获得的效果如下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脚底按摩机,组装容易,所占空间不大,其由两支按摩棒套于一圆筒,固定于凹槽上,可使两脚同时或单独进行按摩,且将一圆棒穿过圆筒,使一组圆筒与按摩棒较凸出,可使脚底每处(包括脚心)皆能按摩,改变支柱与扶手的位置,就可改变姿势进行按摩,利用支柱上的高度调整装置,使本技术适合于任何身高不同的人使用。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脚底按摩机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调整高度部位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立姿使用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坐姿使用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作为伏地挺身使用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脚底按摩机,主要包括床台10,其是由两支较短的长方柱体11、12,两支较长的长方柱体13,两支较窄的长方柱体14连结而成;数个套环20,数支圆筒30,一支圆棒40,数支按摩棒50,一踏板60;较短的长方柱体111,连结两根较长的柱体13,于柱体13上表面连结一较窄的柱体14,柱体13与柱体14,分别于外侧边对齐连结固定,使得内部形成一凹槽15;一圆筒30外套接两支按摩棒50,两支按摩棒50与一圆筒30成为一组,每组之间有套环20使其相互连结,置于最前的圆筒31与柱体11之间,使用钩环16,使圆筒31固定,置于最尾端的圆筒32,使用弹簧17,使圆筒32固定;圆棒40可穿入于任一圆筒30内;柱体13、柱体14的外侧面对齐,于对齐面靠近顶端处,固定支脚18;于对齐面的适当距离处,固定六个套筒19,一踏板60固定于床台10的尾端上;止滑块90分别固定于柱体11、柱体12的底面适当位置处。如图2及图3所示,柱体11的内侧面,分别于两端连结柱体13、柱体14的上端面,柱体12的内侧面连结柱体13、柱体14的另一端面,柱体13外侧面与柱体14的外侧面对齐,且使柱体13与柱体14连结固定,如此即构成床台10,且在床台10的内部设有一凹槽15。柱体11的内侧面于靠近两端处设有两个贯孔111,柱体12的内侧面靠近两端处设有两个方孔121,贯孔111与方孔121供固定按摩棒50与圆筒30用。按摩棒50呈圆筒状,其是由弹性塑料制成,有数排圆锥体51固定于其外表面上,两支按摩棒50套于一圆筒30组成一组,每组之间用套环20使其相互连接,套环20由薄板制成,两端各形成一圆孔21,将圆筒30穿过圆孔21,一个套环20可连结两组,当数组圆筒30与按摩棒50连结完毕后,将其置于床台10的凹槽15上,置于最前端的圆筒31与按摩棒50,用一钩环16使各组与柱体11相互连结。钩环16一端形成一圆环161,另一端外周上制有外螺纹162,将圆筒31的一端穿过圆环161,并将外螺纹162锁入圆柱体11内侧面上所设的贯孔111内,一螺栓113锁于柱体11的外侧面上;置于最尾端的圆筒32与按摩棒50,利用弹簧17使其与柱体12相互连结。弹簧17一端形成较大的圆环171,另一端形成较小的圆环172,将套筒32的一端穿过弹簧17的较大圆环171,并将弹簧的较小圆环172端,插入柱体12内侧面上所设的方孔121内,插入后将弹簧17转动一角度,即可使套筒32与按摩棒50固定,如此,就可使整组圆筒30连接与按摩棒50固定于矩形中空体的凹槽中。柱体11的底面于适当位置处设有两圆孔112,柱体12的底面于适当位置处也设有两圆孔122,圆孔12、122供固定止滑块90用。止滑块90呈“凵”形,水平段内侧固定一小圆锥体91,将小圆锥体91插入上述柱体11、柱体12底面上所设的圆孔112、122中,再将止滑块90的两垂直段92粘着固定于柱体11、柱体12的内、外侧面上。柱体13、柱体14的外侧对齐面于靠近顶端处固定有支脚18,支脚18是由一连接座181,一支脚本体182、一小圆棒183所组成;连接座呈“厂”状,支脚本体182是一四方中空体,于其中两端上设有一贯孔供小圆棒183穿过用,支脚本体182的底端制有一斜角,并有一套子184套于其上,小圆棒183通过贯孔后,一端固定于连接座181的垂直段内侧,另一端则与连接座181的水平段一起固定于柱体13、柱体14的外侧面上;于外侧面的适当距离处固定有数个套筒19。套筒19呈圆筒状,靠近前端的套筒191与靠近尾端的套筒192之间的距离等于柱体11的长度距离,中间的套筒193与靠近尾端的套筒192之间的距离较短;套筒19供支柱70插入固定用。支柱70分为两段,包括第一段71与第二段72,第一段71是一圆筒,于其表面的适当距离设有数个孔73,第二段72制成二阶状,较大圆径的一段74于一端设有一孔741,且孔741内装置有一压钮75,段74可插入于第一段71一端中,并且利用压钮75可卡住于第一段71所设的孔73上,如此即可调整支柱70的高度,第二段72较小圆径的一段76可插入于套筒19内,第一段71与第二段72的连接处,使用一套子77套于其连接处,第一段71的开口端供扶手80插入固定用。扶手80呈“冂”形,两垂直段81制成二阶状,较小圆径的一段82,可插入于支柱70第一段71的开口端内,水平段83上装置有一柔软泡绵84。如图4所示,上述支柱70的高度调整装置,是由一压钮75、一柔软线材78所组成,上述支柱70第二段72较大圆径段74一端上设有一孔741,压钮75为“丄”形,垂直段圆柱751穿过孔741,且凸出于孔741的外周面上,水平段是一圆盘面752,且圆盘面752的圆径大于上述孔741的圆径,圆盘面752连接弹性线材78的一端781,弹性线材78呈弯曲状,共有两处碰触上述圆筒74内周面,分别为上接触点782,点782位于上述圆盘面752旁,另一接触点783,点783位于上述圆盘面752旁,另一接触点783,为弹性线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底按摩机,其特征是,其包括一床台、至少一个圆筒、至少二个按摩棒、两支扶手、套筒及支柱、一对钩环、一对弹簧;床台是一矩形中空体,其由柱体连结而成,矩形中空体内部具有凹槽;所述套筒插设在床台两侧外周,支柱套接在套筒中,扶手套接在支柱的 上端开口处;所述按摩棒呈圆筒状,其外表面上覆有圆锥体,各圆筒上套有两支按摩棒组成一组,每组之间藉由一套环连结,各组圆筒与按摩棒位于床台的凹槽上,位于床台最前端的圆筒与按摩棒,藉由钩环与柱体连接;位于床台最尾端的圆筒与按摩棒,藉由弹簧与所 述柱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底按摩机,其特征是,其包括一床台、至少一个圆筒、至少二个按摩棒、两支扶手、套筒及支柱、一对钩环、一对弹簧;床台是一矩形中空体,其由柱体连结而成,矩形中空体内部具有凹槽;所述套筒插设在床台两侧外周,支柱套接在套筒中,扶手套接在支柱的上端开口处;所述按摩棒呈圆筒状,其外表面上覆有圆锥体,各圆筒上套有两支按摩棒组成一组,每组之间藉由一套环连结,各组圆筒与按摩棒位于床台的凹槽上,位于床台最前端的圆筒与按摩棒,藉由钩环与柱体连接;位于床台最尾端的圆筒与按摩棒,藉由弹簧与所述柱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底按摩机,其特征是所述支柱分为互相套接的两段,第一段上设有至少一个孔,第二段一端上设有一孔,第二段的孔内置有一可卡制于第一段的孔的压钮,压钮呈倒T形,压钮的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朝桐
申请(专利权)人:育森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