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孟汉专利>正文

针灸用无菌伸缩管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876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灸用无菌伸缩管针,包括针体和设置在针体外部的管体,所述针体的针柄部与管体的内壁固接,所述管体的外部套装有外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不使手接触针体,只接触针体外面的管体和套管就可进行提插捻转等操作,从而达到治疗全过程无菌的目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灸用无菌伸縮管针,具体地说,是一种理疗用的刺激人体特定 反射点的针灸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针灸在国内外迅速发展,接受针灸治疗的人逐渐增多,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 些问题,针刺消毒不严就是其中之一,导致临床上出现了不少针灸感染致病的现象。怎样 在针灸治疗中做到无菌,己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解决这一 问题主要采取对一次性针灸针进行杀毒除菌的办法,但由于医者在操作时手不免会接触针 身,而手部的消毒难以完全,无法做到全过程无菌。另外,也有通过戴手套解决这一问题 的,而这又给操作带来了很大不便。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能够真正保证针灸治疗全过程无 菌的措施。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008647公开了一种丝柄针灸管针,包括针体和管体,针 体插在管体内,针体包括针身、与针身连接固定的针柄,针柄的上端露出于管体外,所述 针柄上套有一小段塑料管,塑料管与针柄固定连接,管体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凸点,凸 点压紧塑料管使管体与针体定位;通过凸点压紧塑料管实现管体与针体的定位。这样使得 夹持方式比较可靠、不易松脱、不会污染和损坏针尖,但其不足之处仍然是医者在进行提 插捻转的时候,手部可能会接触针体,造成对针体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灸用无菌伸縮管针,它可以在针灸全过 程中不使手接触针体,只接触针体外面的管体和套管就可以进行提插捻转等操作,从而达 到治疗全过程无菌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针灸用无菌伸縮管针,包括针体和设置在针体外部的管体,所述针体的针柄部与 管体的内壁固接,所述管体的外部套装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内收縮的端口,所述管体的下端设置有向外凸起 的端口。所述管体向外凸起的端口大于外套管向内收縮端口 0. 25-lmm。 所述的凸起为凸台或凸点构成。 所述外套管的内径大于管体的外径0. 5-1. 5mm。 所述管体的内径大于针柄部的外径0. 2-0. 5mm, 所述外套管的长度大于针身部2-5mm。3所述外套管的长度小于管体的长度5-25mm。所述管体和外套管为无毒塑料、PVC材料或橡胶材料其中的一种制成。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管体附带针体在外套管内滑动轨迹较长,使得治疗时手不与针体接触就可以进 行进针、提插、捻转等操作,全过程无菌。(2) 针身可以完全置于外套管的内部,不会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被损坏和污染。(3) 外套管两端的向内收縮端口与管体下端的外凸端口相配合,起到防止针体脱落 的目的,定位更加准确。(4) 针体与管体相固定,夹持可靠,使用时与使用传统的针灸针手感一致。(5) 仅通过结构的简单改变,就可使效果显著提升,成本低廉,适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进针前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进针后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针灸用无菌伸縮管针包括针体和设置于针体外部的管体l,所述针体的针柄部2与管体1的内壁固接,其固接方式可以是粘接,也可以是如针柄部2设置 有凸部、管体1内壁设置有凹部的镶嵌式连接;所述管体1的内径大于针柄部2的外径 0.2-0.5mra。所述管体1的外部套装有外套管4,所述外套管4的内径大于管体1的外径 0. 5-1. 5mra。结合图3与图4可见,所述外套管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内收縮的端口 6, 其上端为圆筒型收口,下端为圆台型收口;所述管体1的下端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端口 3, 其形状同样为圆筒型。所述管体l的向外凸起端口 3的最大外径略大于外套管4的向内收 縮端口 6的最小内径,其差值通常为0. 25-1皿。所述管体1与外套管4并不限于附图中所表示的形状,还可以做出一些变化。所述管 体l的向外凸起的端口3还可以设置成圆筒型、圆台型、外凸台或者均布于外表面的若干 凸点其中的一种。所述套管4的上下两端收縮部6也可以分别设置成圆筒型收口、圆台型 收口、内凸台或者均布于内表面的若干凸点其中的一种;所述套管4的上下两向内收縮的 端口6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本技术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管体1的向外凸起端口 3与所述外套管4主 体部分的内腔紧密配合。所述管体l的主体部分与所述外套管4上端向内收縮端口 6的内 腔紧密配合。这样,使用时方便顺手而且可以通过适当的摩擦力较为准确地保证内套管的 滑动,从而进行更好地保证下针和提插捻转操作时的准确度。所述管体1的下端面与所述针柄2的下端面相齐平,使所述针身5完全暴露于所述管 体1之外。这样保证针灸时不影响对其针身部5的充分利用,并且使用时的手感也与传统的针灸针一致。所述外套管4比所述针体的针身部5长2隱 5mra,即可将所述针身5完全至于外套管 4之中,保证非使用状态时针身部5的清洁。所述外套管4的长度小于管体1的长度5-25mra, 便于进行进针、提插、捻转等操作时的夹持。所述管体1和外套管4为无毒塑料、PVC材料或橡胶材料其中的一种制成。另外,还可以在本技术的外部加上一次性无菌包装袋,包装袋里面的管体1、外 套管4、针柄部2以及针体部5都是经过消毒的。使用的时候,只要撕开包装袋就可进针。从包装袋里取出时,本技术是如图l所示的状态,即进针前的状态,先将外套管 4对准需要进针的部位,将管体1下推,就可以进针。当管体1推至套管4底端向内收縮 的端口6时,即如图2所示的状态;此时针身部5的伸出长度达到最长。这样,加之管体 1附带针体在外套管4内滑动轨迹较长,只要提拉、下推或者转动管体1,同时配合对外 套管4的操作,就可以进行提插捻转,手部完全不会接触针体,以达到无菌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灸用无菌伸缩管针,包括针体和设置在针体外部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针柄部与管体的内壁固接,所述管体的外部套装有外套管。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针灸用无菌伸缩管针,包括针体和设置在针体外部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针柄部与管体的内壁固接,所述管体的外部套装有外套管。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用无菌伸縮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的上下两端 分别设置有向内收縮的端口,所述管体的下端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端口。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灸用无菌伸縮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向外凸起的 端口大于外套管向内收縮端口 0.25-lmm。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灸用无菌伸缩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为凸台或 凸点构成。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汉金晓仙胡高武
申请(专利权)人:李孟汉金晓仙胡高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