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燕窝加热锅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6950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燕窝加热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本体和一支架;本体包括一碗状的锅身和包覆所述锅身底部外壁的一气室;所述锅身底部具有一个用于沉淀杂质的凹坑;支架包括可稳定于平面的支撑脚和两个与所述锅身活动连接的轴套;其中所述本体两侧具有两个水平共线的转轴;该转轴与所述轴套活动配合;其中所述转轴内部具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连通所述气室和外部的蒸汽源。其锅身底部具有杂质沉积的凹坑,使熬制燕窝的同时,燕窝流质静置可以沉淀下大部分的固体杂质,从而就可以在凹坑中直接收集处理,而不需要进入下一道工序,减轻了过滤设备的负担和生产速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的结构,具体是一种燕窝加热锅的结构
技术介绍
燕窝自从采摘下来具有燕盏、燕条、燕饼、燕丝的形态,经过一系列包括浸泡、除杂、挑毛、烘干等工序以后加工方可烹制食用。目前有一种方式是以烹制好的燕窝作为成品,以即食的形式出现。该类燕窝产品采用了包括冰糖等的配料,与燕窝一起熬制。考虑到燕窝本身的成分,以及所添加的包括冰糖等配料中,都有可能存在固体杂质,比如砂粒。这些固体杂质在成品装瓶前需要被去除。所以通常都会在熬制好燕窝之后再进行一个特别的过滤工序,以滤除燕窝流质内混合的杂质。由于相当一部分会在混合熬制的过程中沉淀下来,因此有一种需求,使得可以在燕窝进入过滤工艺之前就可以取出,减轻过滤工艺设备的负担,同时加快生产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需求,本技术提出一种燕窝加热锅的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燕窝加热锅的结构,它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碗状的锅身和包覆所述锅身底部外壁的一气室;所述锅身底部具有一个用于沉淀杂质的凹坑;一支架,该支架包括可稳定于平面的支撑脚和两个与所述锅身活动连接的轴套;其中所述本体两侧具有两个水平共线的转轴;该转轴与所述轴套活动配合;其中所述转轴内部具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连通所述气室和外部的蒸汽源。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者,可以作如下改进一较佳实施例的其中一个所述轴套上具有蜗杆的结构,对应侧的转轴外固接有蜗轮;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本体的锅身在其开口上具有一个导流槽,该导流槽朝向垂直于所述转轴。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气室外侧具有泄压阀。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锅身底部的凹坑上具有一个可拆卸的滤网,该滤网中央具有一个比该滤网上其他空隙更大的通孔;并且,所述通孔过所述锅身的中心线。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锅身底部具有杂质沉积的凹坑,使熬制燕窝的同时,燕窝流质静置可以沉淀下大部分的固体杂质,从而就可以在凹坑中直接收集处理,而不需要进入下一道工序,减轻了过滤设备的负担和生产速度。2.蜗轮蜗杆的机构可以精确控制锅身的倾斜角,便于维持本体的倾斜状态,满足熬制燕窝流质料时不同的工艺需求。3.带滤网的凹坑一方面使杂质可以通过其中央的通孔进入凹坑中,另一方面在倾倒锅身时不会将杂质从凹坑倒出,方便卸载燕窝流质。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图;图2是图1实施例锅身110的剖面图;图3是图2剖面图A部分放大图;图4是图1装配完成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图。支架200通过其上的支撑脚201立于工作地面, 通过两个同轴的轴套202与本体100活动连接;本体100可在此轴套202内在垂直面转动。 并且,本体100的右侧转轴上有蜗轮118,该蜗轮与支架200上的蜗杆211啮合,因此,本体 100的俯仰姿态,由蜗杆211上的转盘直接控制。本体100包括一个锅身110,该锅身即一个朝上开口的大型容器,其内盛装带熬制的燕窝料。锅身Iio底部外侧有一个气室120,该气室即高温蒸汽的驻留处,通过与蒸汽通道连通外部的蒸汽管300(两侧转轴都有蒸汽管,一进一出)连通,来自锅炉的高温蒸汽即可随时填充气室120,对锅身110进行加温。锅身110开口处具有一个导流槽111,同时,气室120还具有一个泄压阀115。图2是图1实施例锅身110的剖面图。该图展示了锅身110内部的一个重要细节凹坑112和其上的滤网113。凹坑112大致为球形,其球心明显超出锅身110底部曲线轮廓之外;滤网113可拆卸地扣合在凹坑112开口。图3是图2剖面图A部分放大图;可见在滤网113的外缘具有一个凸环116,该凸环与凹坑112开口的凹槽117可以配合。图4是图1装配完成剖面示意图,该图展示了图3中滤网113通过凸环116与凹坑112开口的凹槽117扣合时,滤网113与锅身110的位置关系。图5是图4所示的俯视图。这里主要展示了滤网113的细节该滤网113由圆心至圆周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中央的通孔1131和通孔外缘的网孔1132。二者都是可以通过燕窝流质的空隙,其区别是通孔1131比网孔1132都大。如此的结构,根据燕窝杂质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规格空隙大小的滤网113,使得燕窝流质中的杂质刚好可以通过滤网113中央的通孔1131进入凹坑112而沉淀,并且当图1中锅身110发生倾倒时,凹坑112内的燕窝流质可以流出,而凹坑112内的杂质因被网孔1132阻挡而继续沉积于凹坑112中,如此,就分离了燕窝流质和杂质。在燕窝从锅身110中倒出后,拆卸滤网113,清除凹坑112其中的杂质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燕窝加热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碗状的锅身和包覆所述锅身底部外壁的一气室;所述锅身底部具有一个用于沉淀杂质的凹坑;一支架,该支架包括可稳定于平面的支撑脚和两个与所述锅身活动连接的轴套;其中所述本体两侧具有两个水平共线的转轴;该转轴与所述轴套活动配合;其中所述转轴内部具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连通所述气室和外部的蒸汽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燕窝加热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轴套上具有蜗杆的结构,对应侧的转轴外固接有蜗轮;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燕窝加热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锅身在其开口上具有一个导流槽,该导流槽朝向垂直于所述转轴。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燕窝加热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外侧具有泄压阀。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燕窝加热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底部的凹坑上具有一个可拆卸的滤网;所述滤网中央具有一个比该滤网上其他空隙更大的通孔;并且,所述通孔过所述锅身的中心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燕窝加热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本体和一支架;本体包括一碗状的锅身和包覆所述锅身底部外壁的一气室;所述锅身底部具有一个用于沉淀杂质的凹坑;支架包括可稳定于平面的支撑脚和两个与所述锅身活动连接的轴套;其中所述本体两侧具有两个水平共线的转轴;该转轴与所述轴套活动配合;其中所述转轴内部具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连通所述气室和外部的蒸汽源。其锅身底部具有杂质沉积的凹坑,使熬制燕窝的同时,燕窝流质静置可以沉淀下大部分的固体杂质,从而就可以在凹坑中直接收集处理,而不需要进入下一道工序,减轻了过滤设备的负担和生产速度。文档编号A23L1/00GK201976689SQ2011200674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5日专利技术者王晓明, 魏文辉, 黄振亮 申请人:厦门思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燕窝加热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碗状的锅身和包覆所述锅身底部外壁的一气室;所述锅身底部具有一个用于沉淀杂质的凹坑;一支架,该支架包括可稳定于平面的支撑脚和两个与所述锅身活动连接的轴套;其中所述本体两侧具有两个水平共线的转轴;该转轴与所述轴套活动配合;其中所述转轴内部具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连通所述气室和外部的蒸汽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辉黄振亮王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思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