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a2SO3的铬钡复合污染土壤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33618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的基于Na2SO3的铬钡复合污染土壤处理方法,将铬钡复合污染土壤与Na2SO3混合后采用封闭式侧式旋转搅拌机进行搅拌的同时,通过加入酸溶液调节pH至8以下,制成回填土并回填至污染场地。本发明专利技术仅使用Na2SO3作为处理药剂,可同步处理污染土壤中的Ba2+,Cr6+及BaCrO4等污染物质,实现土壤的无害化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环境工程
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Na2SO3W铬钡复合污染土壤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铬及其化合物是冶金、金属加工、电镀、制革、油漆、颜料等行业常用的基本原料, 在上述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铬废气、废水和废渣,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人类的频繁活动,导致大量有害重金属进入土壤中,造成严重的土地问题。目前,土壤污染逐渐从单一污染逐渐转变为复合污染。在某些地区,铬化工企业附近往往存在钡盐生产企业,其排放的含铬、钡的废渣、废液、废气极容易污染周围土壤,形成铬钡复合污染土壤。这类污染土壤含有以下几种污染物Ba2+,Cr042_及BaCr04。其中BaCrO4是由Ba2+ 与Cr042_的沉淀产物,其形成过程为:Ba1++ CrO14- — BaCrO4。目前有关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较多,如化学固定化/稳定化方法,化学还原法,化学清洗法,生物修复法,电修复法等。但还没有专门涉及铬钡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已有的技术多是针对单一含铬土壤的技术。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1736142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穗雀稗对铬污染土壤及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使铬富集在双穗雀稗中进行生物修复,降低土壤或水体中铬的含量。但是该现有技术仅仅是利用了生物的富集作用,存在饱和容量小,不能持续修复水体或土壤的缺陷,未验证这种植物的二次污染问题,且该技术也无法同步处理土壤中的钡。公开号为CN181039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是将污染土壤中的六价铬在土壤中毛细管的作用下,通过植物和地下水互相渗透作用或降水作用自然融出的六价铬迁移到植物或流出到渗滤层池的水中,经含铬污水处理技术装置对渗滤池中水周而复始的净化,树木及根系茂密的草坪,玉米等作物,经光合作用和其根茎吸收水分作用,使土壤中六价铬迁移到植物中,达到土壤修复的目的。这是一种原位修复技术,但该现有技术最大的问题是容易产生渗滤液,污染周围环境,植物对铬的吸收富集存在一定的饱和容量,无法持续修复,未验证铬对植物的毒性和二次污染的问题,同时也无法同步处理土壤中的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Na2SO3的铬钡复合污染土壤处理方法,仅使用Na2SO3作为处理药剂,可同步处理污染土壤中的Ba2+,Cr6+及BaCrO4等污染物质,实现土壤的无害化处理。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将铬钡复合污染土壤与Na2SO3混合后采用封闭式侧式旋转搅拌机进行搅拌的同时,通过加入酸溶液调节PH至8以下,制成回填土并回填至污染场地。所述的铬钡复合污染土壤经2mm筛网过滤;所述的Na2SO3与铬钡复合污染土壤的混合比例为0. l"5wt% ;所述的酸溶液是指稀硫酸溶液,将98wt%的浓硫酸与水以1 100000 (ν/ν)比例混合。所述的酸溶液的质量和铬钡复合污染土壤与Na2SO3总质量的液固比为1 1 1:3;所述的搅拌是指搅拌5-120min ;所述的回填是指将回填土回填到挖掘地点并在其表面铺上10-30cm砂或土壤。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1.可用一种药剂同步处理两种污染物,降低操作成本。2.反应迅速,处理量大。3.处理后的土壤可用于原场回填,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剩余药剂通过土壤渗流作用与下层未反应的CrO42-及Ba2+、BaCrO4继续反应。4.本专利技术修复后的土壤中铬的浸出毒性达到国家标准,且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处理后土壤基本性质未发生大的改变,因此可作为工业场地用土,无需填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挖掘某污染场地表层土,过2mm筛网。将Na2SO3污染土壤混合,放入旋转搅拌机中; 将酸溶液以液固比1 2比例加入至混合物中,使混合物pH在8以下,且混合物呈勻浆状; 启动旋转搅拌机,使混合物旋转搅拌120min。随后将混合物取出,回填到挖掘地点,表面铺上10-30cm砂或土壤。处理前后结果见于表1 表1污染土壤处理前后污染物含量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Na2SO3的铬钡复合污染土壤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铬钡复合污染土壤与Na2SO3混合后采用封闭式侧式旋转搅拌机进行搅拌的同时,通过加入酸溶液调节pH至8 以下,制成回填土并回填至污染场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a2SO3的铬钡复合污染土壤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铬钡复合污染土壤经2mm筛网过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a2SO3的铬钡复合污染土壤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Na2SO3与铬钡复合污染土壤的混合比例为0. l-5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a2SO3的铬钡复合污染土壤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酸溶液的质量和铬钡复合污染土壤与Na2SO3总质量的液固比为1 1 1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a2SO3的铬钡复合污染土壤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搅拌是指搅拌5-120min。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a2SO3的铬钡复合污染土壤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回填是指将回填土回填到挖掘地点并在其表面铺上10-30cm砂或土壤。全文摘要一种环境工程
的基于Na2SO3的铬钡复合污染土壤处理方法,将铬钡复合污染土壤与Na2SO3混合后采用封闭式侧式旋转搅拌机进行搅拌的同时,通过加入酸溶液调节pH至8以下,制成回填土并回填至污染场地。本专利技术仅使用Na2SO3作为处理药剂,可同步处理污染土壤中的Ba2+,Cr6+及BaCrO4等污染物质,实现土壤的无害化处理。文档编号B09C1/08GK102189099SQ20111006099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5日专利技术者万明辉, 何圣兵, 张大磊, 彭里程, 陈纬栋, 鲁佳铭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Na2SO3的铬钡复合污染土壤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铬钡复合污染土壤与Na2SO3混合后采用封闭式侧式旋转搅拌机进行搅拌的同时,通过加入酸溶液调节pH至8以下,制成回填土并回填至污染场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磊何圣兵鲁佳铭陈纬栋万明辉彭里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