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03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按摩椅,系于按摩椅的椅背中设有以马达驱动的链条,该链条可带动一按摩座上、下来回动作,于按摩座上设有振动马达室,其内部设有振动马达,于按摩座上向两侧分别凸伸数支枢轴,于各枢轴上分别枢接一枢杆,各枢杆分别于其端部枢设一套接杆,于各套接杆的两端部分别套设一按摩轮,藉各按摩轮分别可供按摩人体背部,具有可以使按摩椅重量减轻的优点,以便于人们搬运与移动之需,该按摩轮并可平贴于人体的背部以供按摩之需。(*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摩椅。按摩椅的使用对于我们而言系具有息息相关与密不可分的关系,按摩椅的作用为可以提供人们坐于其上供按摩身体之用,令人们的身体于受到适当的按摩之后,可以呈现较为放松与舒适的状况,达到消除人们身体上的酸痛与不适之目的。一般传统式习用的按摩椅,该按摩椅的按摩机构系设置于按摩椅的椅背内部,按摩机构包括有架体,于架体上设有按摩座与可供按摩人体的较复杂结构,但是,上述传统式的构造于实际使用时却具有如后的缺点,有待改善1.具有重量较重的缺点因其包括有大形的架体、按摩座、可供按摩的复杂结构等,其总和的重量较重,易造成按摩椅的总重量重,当人们于搬运或是移动按摩椅时,因重量重会造成人们于搬运或移动时的不便性。2.按摩轮于按摩时,并非为可以确实的平贴于人们的背部处,于按摩时会造成按摩效果不良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椅,令按摩椅重量减轻,具有可方便人们搬运与移动的优点,且各个按摩轮皆可以确实的平贴于人体的背部处,可具有确实的按摩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按摩椅,是于按摩椅的椅背内部设有一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摩装置,包括有一纵向设置的轨道,于轨道上设有一纵槽,于轨道的上、下端处分别设有传动室与从动室,于传动室与从动室间设有链条;于链条的端部处分别连接设置于一按摩座,于按摩座内部设有一振动马达及与振动马达连接的偏心轮;于按摩座上朝两侧分别凸伸数支枢轴,于枢轴处分别枢设一枢杆,于枢杆的两端部分别枢设一套接杆,于各套接杆的两端部处分别枢设一按摩轮。所述的按摩椅,其特征在于于传动室中设有马达,该马达端部连设一蜗杆,该蜗杆与一蜗轮啮合,该蜗轮套设在一传动轴上且同轴设置一链轮,该链轮上设置一围绕成环状的链条,部份的链条系位于纵槽中。所述的按摩椅,其特征在于于该枢轴的端部分别形成一剖沟与两头端部。所述的按摩椅,其特征在于于该枢杆的两端部分别形成一剖沟与两头端部。所述的按摩椅,其特征在于于套接杆的端部分别形成有一剖沟与两头端部。所述的按摩椅,其特征在于该套接杆可呈T形。本技术的按摩椅,于按摩椅的椅背处以一马达驱动链条,该链条可带动一按摩座来、回动作,于按摩座上设有振动马达室,其内部设有振动马达,于按摩座上向两侧分别凸伸数支枢轴,于各枢轴上分别枢接一枢杆,各枢杆分别于其端部枢设一套接杆,于各套接杆的两端部分别套设一按摩轮,令按摩椅重量减轻,具有可方便人们搬运与移动的优点,且各个按摩轮皆可以确实的平贴于人体的背部处,可具有确实的按摩效果。因此,经由以上之说明可知,本技术至少具有如后的优点1.可减轻按摩椅重量,以便于人们搬运与移动之需因整体的重量可以有效的予以减轻,故可方便于人们搬运与移动按摩椅。2.可令各按摩轮(66)确实的平贴于人们的背部处进行按摩因按摩轮(66)于按摩人体的背部时,系可以确实的平贴于人体的背部处进行按摩,故可令人体背部只要是按摩轮(66)经过的位置处皆可以被有效的按摩,以消除人体的酸痛与不适,可达到较佳的按摩效果。为进一步了解前述目的及本技术之结构特征,兹附以图式详细说明如后附图图面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之立体外观图。图2系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系本技术之传动室及其内部构造的局部立体图。图4系本技术之按摩座、枢轴、枢杆、套接杆与按摩轮的立体分解图。图5系本技术之按摩座、枢杆、套接杆、按摩轮的侧视平面及其动作图。图6系本技术之按摩座、枢杆、套接杆、按摩轮的俯视平面及其动作图。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按摩椅,于其中包括于按摩椅的椅背(10)内部设置有可供按摩人体的按摩装置(20),该按摩装置(20)具有重量轻与可供确实按摩人体的优点;该按摩装置(20),包括有一纵向设置的轨道(22),于轨道(22)上设有一纵槽(24),于轨道(22)的上、下位置处分别设有传动室(26)与从动室(28);于传动室(26)中设有马达(30)(如图3中所示),该马达(30)系可将动力传动至蜗杆(32)处,该蜗杆(32)可将动力传递至蜗轮(34)处,蜗轮(34)可藉一传动轴(36)将动力传动至一链轮(38)处,该链轮(38)可将动力传动至一围绕成环状的链条(40)处,部份的链条(40)系位于纵槽(24)中行进;于链条(40)的端部处分别连接设置于一按摩座(50)处(如图1、4、5中所示),于按摩座(50)上设有一振动马达室(52),于振动马达室(52)内部设置一振动马达(54)与可将动力传动至偏心轮(56)处,藉由振动马达(54)的偏心轮(56)偏心转动时,可令按摩座(50)达到振动之功效,以供振动按摩人体之用;于按摩座(50)上朝两侧分别凸伸数支枢轴(60),各枢轴(60)系为于其上分别形成有一剖沟(602),于各枢轴(60)的端部分别形成有两头端部(604),于枢轴(60)处分别可供枢设一枢杆(62),其上形成一枢孔(620),枢轴(60)系可穿过枢孔(620),令剖沟(602)提供适当内缩作用,同时可藉两头端部(604)凸伸于枢孔(620)的外部处定位,令枢杆(62)可相对于枢轴(60)适当的枢转,于枢杆(62)两端分别具有相同于前述的剖沟与头端部构造,在此不再赘述,于枢杆(62)的两端部分别枢设一呈T形的套接杆(64),于各套接杆(64)的两端部分别具有相同于前述的剖沟与头端部构造,且于各套接杆(64)端部分别可供枢设一可以按摩人体背部的圆形按摩轮(66)。藉上述结构的组合後而使用时(如图2中所示),于本技术中主要系为各按摩轮(66)的设计,各按摩轮(66)的作用系可藉由枢杆(62)相对于枢轴(60)枢转(如图5中所示),套接杆(64)亦可相对于枢杆(62)枢转(如图6中所示),亦即可藉由圆形的按摩轮(66)可以确实的平贴于人体的背部处进行按摩,以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并可达到确实的消除人体背部的酸痛与不适,本技术的另一优点在于因前述之按摩装置(20)整体的重量较轻,具有方便于人们搬运与移动按摩椅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摩椅,是于按摩椅的椅背内部设有一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摩装置,包括有一纵向设置的轨道,于轨道上设有一纵槽,于轨道的上、下端处分别设有传动室与从动室,于传动室与从动室间设有链条;于链条的端部处分别连接设置于一按摩座,于按摩座 内部设有一振动马达及与振动马达连接的偏心轮;于按摩座上朝两侧分别凸伸数支枢轴,于枢轴处分别枢设一枢杆,于枢杆的两端部分别枢设一套接杆,于各套接杆的两端部处分别枢设一按摩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椅,是于按摩椅的椅背内部设有一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摩装置,包括有一纵向设置的轨道,于轨道上设有一纵槽,于轨道的上、下端处分别设有传动室与从动室,于传动室与从动室间设有链条;于链条的端部处分别连接设置于一按摩座,于按摩座内部设有一振动马达及与振动马达连接的偏心轮;于按摩座上朝两侧分别凸伸数支枢轴,于枢轴处分别枢设一枢杆,于枢杆的两端部分别枢设一套接杆,于各套接杆的两端部处分别枢设一按摩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其特征在于于传动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心慈
申请(专利权)人:瑞穗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