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29056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其无论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投射方向如何都重点冷却发光管的上部,由此能够大致均匀地冷却发光管的周围整体,并且抑制冷却系统中浪费的能量损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构成为能够通过使主体以光源灯(3)的光轴(C1)为中心地旋转而变更投射方向。并且,在这样变更投射方向时,无论投射方向如何都能使冷却空气的空气流向发光管(11)的上部集中。为此,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具备风向变更部(40),其对应于投射方向的变化,利用重力自动地变更吹出空气的风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空冷冷却光源灯的液晶投影仪等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光源灯,使用金属卤化物灯等,但无论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安装状态如何,在光源灯中,发光管的铅垂方向上侧的温度都变高。并且,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光源灯的性能且将寿命保持得长,需要将发光管整体收纳在最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另一方面,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需要根据其设置状态而使主体变化成各种角度。 例如,以正立投射状态(在地面、桌子上等平面上设置的状态)的设置状态为基准,在使用特殊的吊挂构件从顶棚面悬挂的吊挂投射状态的情况下,则成为主体上下反转的状态。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需要以对发光管的上部强烈冷却而对下部不太冷却的方式对光源灯进行冷却。这样,在通过设置状态改变主体的安装状态的情况下,作为以对发光管的上部强烈冷却而对下部不太冷却的方式对光源灯进行冷却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3中有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风向板的转动,将与供气路连通的吸气孔局部开闭,由此无论吸气孔位于上下哪一方,都能使从吸气孔吸入的空气直接到达发光管的上部。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在光源灯的上下设置喷出通道和整流部并且将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上下反转使用时,仅使来自通过整流部的切换而始终位于发光管的上方的喷出通道的空气向发光管的上部供给。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在光源灯的上下设置切换风路及风向的翅片,且将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上下反转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使来自通过翅片的切换而始终位于发光管的上方的风路的空气向发光管的上部供给,并且使来自发光管的下方的风路的朝向发光管的下方的空气向上方翻转。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23342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99269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9-304825号公报然而,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在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安装为正立投射状态、吊挂投射状态的任一种的情况下,都将发光管的上部强烈冷却并将下部不太冷却,但在向上投射状态时、向下投射状态时不能适用。另外,专利文献1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在吊挂投射状态时吸入孔的一部分被关闭,因此风的喷出集中到发光管的轴向的一部分,由此发光管的温度存在偏颇的可能性。并且,在正立投射状态时,冷却风的一半朝向发光管的铅垂下方,因此在使用高输出灯时,存在将发光管的铅垂下侧过冷却,很难重点冷却发光管的铅垂上侧的问题。并且,专利文献2 及专利文献3中,由于冷却风的一半被浪费地吹出,因此存在多余的动力被消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从而无论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投射方向如何都能重点冷却发光管的上部,由此能够将发光管的周围整体大致均勻地冷却,并且抑制冷却系统的浪费的能量的损失。本专利技术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具备具有外装壳体的主体;以通过反射器反射从发光管射出的光的方式形成的光源灯;对所述发光管的周围进行空冷的冷却系统;投射影像处理后的影像光的投射透镜,所述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构成为能够通过使主体以光源灯的光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而变更投射方向,所述冷却系统具备风向变更部,在主体以光源灯的光轴为中心旋转而变更投射方向时,该风向变更部利用重力自动地变更吹出空气的风向,从而无论投射方向如何都能使冷却空气的空气流向发光管的上部集中。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主体以光源灯的光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能够向上下左右任意方向变更投射方向。另外,在这样变更投射方向的情况下,在风向变更部的作用下,无论投射方向如何都能够将冷却空气的空气流重点集中于发光管的上部,因此能够充分发挥发光管的性能且使发光管的寿命延长。另外,由于不存在浪费地流通的冷却空气的空气流, 因此不存在浪费的能量损耗。另外,优选所述光源灯的光轴和所述投射透镜的光轴配置为成直角。若这样构成, 当在不移动主体内的设备配置的情况下以光源灯的光轴为中心地旋转时,能够使投射方向旋转360度。另外,在这样构成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中,优选的是,通过使主体以光源灯的光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能够构成正立投射状态、吊挂投射状态、向上投射状态及向下投射状态的设置。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满足大部分的需要。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冷却系统具备从正立投射状态时的发光管的下方位置朝向所述发光管所位于的反射器的内部吹出冷却空气的供气口,所述风向变更部具备两张风向板和限制该两张风向板的旋转范围的限制构件,所述两张风向板用于控制使从供气口吹出的冷却空气朝向所述发光管直接吹出或者向发光管的侧方吹出,所述两张风向板由在包括所述光源灯的光轴的面内配置的旋转轴轴支承为旋转自如,且该风向板的旋转轴以与朝向所述发光管吹出的冷却空气正交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光源灯的光轴倾斜配置,并且,所述两张风向板构成为通过所述限制构件在基准位置与最大旋转位置之间旋转自如,其中所述基准位置成为距包括所述光源灯的光轴的面的最小旋转位置,所述最大旋转位置成为从包括所述光轴的面向相互对置的方向的最大旋转位置。若这样构成,则在主体以光源灯的光轴为中心旋转而变更投射方向的情况下,两张风向板能够利用其自重来改变距包括所述光轴的面的旋转角度。例如,在正立投射状态时,旋转轴位于光轴的下方位置且风向板成为立起的状态,并且两风向板利用自重分别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到最大旋转位置而形成打开成V字状的状态。因此,从供气口喷出的空气不从供气口直线地喷向发光管,而是隔着发光管朝向两侧吹出,因此吹出空气沿着反射器的内表面向发光管的上部回绕,从而将发光管的上部重点地冷却。并且,在吊挂投射状态时,旋转轴成为光源灯的光轴的上方,风向板成为垂下的最小旋转位置即基准位置,两张风向板成为关闭V字的状态。因此,从供气口吹出的空气直接朝向发光管的上部吹出,因此重点地冷却发光管的上部。另外,在向上投射状态时及向下投射状态时,旋转轴与光源灯的光轴成为同一高度位置,两张风向板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状态。但是,重叠在上的风向板在沿光轴方向水平延伸的状态下停止,而位于下面的风向板成为旋转到下方的最大旋转位置的状态。其结果是,在从供气口吹出的空气中,被上方的风向板引导的冷却空气直接喷向发光管的上部,被下方的风向板引导的空气朝向发光管的下方吹出,因此空气沿着反射器的内表面向发光管的上部回绕。由此,重点地冷却发光管的上部。另外,优选所述最大旋转位置设定为在使从供气口吹出的冷却空气朝向发光管侧方吹出且该吹出的空气形成到达发光管的上部的空气流方面适当的位置。由于不需要该范围外的旋转,因此能够使风向板在最小必要范围内转动。另外,优选所述限制构件包括限制所述基准位置的基准位置限制构件和限制最大旋转位置的最大旋转位置限制构件。若这样构成,则无论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如何都能够将两张平板状的风向板限制在适当的旋转角度位置。另外,在该情况下,优选所述限制构件以仅与风向板的端部抵接的方式与形成供气口的供气通道的壁体一体形成。若如此形成,能减轻限制构件对从供气口吹出的空气的阻碍。另外,还优选所述两张风向板由同一旋转轴轴支承,并且所述两张风向板在旋转轴附近形成有防止相互干涉的切口,以使其能够旋转到与所述基准位置限制构件抵接的位置。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将以大致重叠的方式关闭两张风向板的状态作为基准位置。另外,优选在所述风向板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其具备:具有外装壳体的主体;以通过反射器反射从发光管射出的光的方式形成的光源灯;对所述发光管的周围进行空冷的冷却系统;投射影像处理后的影像光的投射透镜,所述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构成为。能够通过使主体以光源灯的光轴为中心地旋转而变更投射方向,所述冷却系统具备风向变更部,在主体以光源灯的光轴为中心地旋转而变更投射方向时,该风向变更部利用重力自动地变更吹出空气的风向,从而无论投射方向如何都能使冷却空气的空气流向发光管的上部集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村谕史纳田慎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