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针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365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中医针灸无痛针刺器,它包括壳体、击发杆、复位钮、击发按钮、击发按钮弹簧、后盖、送针孔以及盛针匣。壳体的一侧开有长方形孔,盛针匣依靠卡簧结构安装于此长方形孔内。壳体的另一侧开有一个方孔,方孔中装有击发按钮和击发按钮弹簧,后盖将击发弹簧压紧在壳体内。盛针匣可装入多枚针,压动击发按钮,即可将针刺入穴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形如笔状,操作方便、可靠,易于携带。(*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更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无痛针刺器。目前,在中医使用针灸针治疗疾病时,主要是靠手法操作,即术者手持消毒后的针灸针,通过捻动针柄,将针灸针缓慢捻入患者的穴位。这种方法在针通过患者皮肤时产生疼痛,尤其是针灸针较长时,如4寸针在穿刺皮肤时,进刺速度更慢,不易控制穴位准确度,特别是初学者,更不易掌握进针的速度和穴位的准确度。CN2064649U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无菌连续进针器”就是为了解决针灸时无菌,连续进针和无疼而设计的。它由架体、盛针器、棘杆、棘爪。撞击机构,自动脱锁机构,弹性定位机构及按钮组成。这项专利技术机构复杂,体积太大,弹簧的拉力不可调节,对于长短不同的针灸针撞击力不可选择,而且盛针器与壳体的连接方式不合理,使用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为消除患者进针时疼痛之苦,提高针刺穴位的准确度,提高工作效率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紧凑,便于携带和操作的无痛针刺器。本技术由壳体、击发杆、击发按钮、击发按钮弹簧、击发弹簧、后盖、送针孔和盛针匣组成,针刺器壳体的一侧开有长方形孔,长方形的盛针匣依靠卡簧结构安装于壳体上。壳体的另一侧开有一个方孔,方孔中装有击发按钮和击发按钮弹簧,后盖将击发弹簧压紧在壳体内,后盖与壳体螺纹连接。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盛针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送针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壳体〔1〕形如笔状,它的尾部装有后盖〔7〕,壳体〔1〕与后盖〔7〕之间装有弹性卡〔16〕,便于消毒或携带时挂别用。壳体〔1〕内设有击发杆〔2〕、复位钮〔3〕、击发按钮〔4〕、击发按钮弹簧〔5〕、击发弹簧〔6〕、送针孔〔8〕以及盛针匣〔9〕。盛针匣〔9〕装于壳体〔1〕一侧的长方形孔内,与壳体〔1〕通过卡簧〔17〕相连。击发按钮〔4〕和击发按钮弹簧〔5〕装于壳体〔1〕的另一侧的方孔中。击发杆〔2〕、复位钮〔3〕以及击发弹簧〔6〕装在壳体〔1〕的后半部,后盖〔7〕通过螺纹将击发弹簧〔6〕压紧在壳体〔1〕内。壳体〔1〕外表面的手持部分为局部细纹滚花,以利操作。使用本技术时,一只手持不带针匣〔9〕的壳体〔1〕,另一只手向针刺器的尾部方向拨动复位钮〔3〕,击发杆〔2〕压缩击发弹簧〔6〕,击发按钮〔4〕锁定击发杆〔2〕至压缩击发弹簧〔6〕的位置。然后,手持空盛针匣〔9〕将已消毒的针灸针针柄装入送针轮〔12〕的凹槽中,逆时针转动送针轮〔12〕,待送针轮〔12〕的下一个凹槽出现后,再放入第二枚针,逆时针转动送针轮〔12〕,依此方式可连续装入若干枚针,尔后用手压下定位掣〔14〕,则送针轮〔12〕被固定在预备供针的位置。盛针匣〔9〕的匣体〔10〕中装有顶针弹簧〔11〕、送针轮〔12〕通过轴〔13〕活络地装置于匣体〔10〕的上部,由定位掣〔14〕限定送针轮〔12〕在盛针匣体〔10〕单独放置时的位置,送针轮〔12〕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与针柄相吻合的半圆形凹槽。盛针匣〔9〕的两端分别装置有卡簧〔17〕和定位凸起〔15〕。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易于携带,既免除了患者受进针时疼痛之苦,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提高了针刺穴位的准确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痛针刺器,它包括壳体[1]、击发杆[2]、复位钮[3]、击发按钮[4]、击发按钮弹簧[5]、击发弹簧[6]、后盖[7]、送针孔[8]以及盛针匣[9],其特征在于:针刺器壳体[1]的一侧开有长方形孔,长方形的盛针匣[9]依靠卡簧[17]安装于壳体[1]上,壳体[1]的另一侧开有一个方孔,方孔中装有击发按钮[4]和击发按钮弹簧[5],壳体[1]的后半部装有击发杆[2]、复位钮[3]以及击发弹簧[6];后盖[7]将击发弹簧[6]压紧在壳体[1]内,后盖[7]与壳体[1]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痛针刺器,它包括壳体[1]、击发杆[2]、复位钮[3]、击发按钮[4]、击发按钮弹簧[5]、击发弹簧[6]、后盖[7]、送针孔[8]以及盛针匣[9],其特征在于针刺器壳体[1]的一侧开有长方形孔,长方形的盛针匣[9]依靠卡簧[17]安装于壳体[1]上,壳体[1]的另一侧开有一个方孔,方孔中装有击发按钮[4]和击发按钮弹簧[5],壳体[1]的后半部装有击发杆[2]、复位钮[3]以及击发弹簧[6];后盖[7]将击发弹簧[6]压紧在壳体[1]内,后盖[7]与壳体[1]螺纹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痛针刺器,其特征在于盛针匣〔9〕的匣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仲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