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弹性包覆元件组装在电导体上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0390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弹性包覆元件组装在电导体上的设备。具体地,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弹性密封元件组装在电导体上的设备,以及用弹性密封元件包覆电导体的方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具有第一销,该第一销执行往复运动,并且在其前端形成有切割尖端,其通过刺穿密封元件从而在密封元件中生成贯穿口,该密封元件在往复运动方向上定位在切割尖端前面并且被设计为实心体。此外,该设备包括用于接纳密封元件的第二销,所述密封元件已通过第一销设置以贯穿口,其中该第二销在至少一个区域中的外圆周大于第一销的外圆周,用于使在弹性密封元件中形成的贯穿口扩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弹性密封元件组装在电导体上的设备。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弹性密封元件包覆电导体的方法,以及此类型的弹性密封元件。
技术介绍
在机动车工业中正在不断努力减轻车辆重量,从而有利于提高燃料经济性。因为通常会将不算少数的电导体和由电导体所组成的线缆配线布置在机动车内,所以机动车工业也正在努力降低线缆配线的重量,因而要将导体的铜截面减小到约0. 08平方毫米至约 0. 13平方毫米之间的值,使得在具有变小的横截面积的这些电导体的绝缘层外表面的直径仅为约0.8毫米。然而,这被证明是个问题,因为具有减小的外径的此类电导体不能再用弹性密封元件以传统方式进行包覆,所述弹性密封元件在其通过注射成型进行制造期间已经制成用于接纳电导体的贯穿口。这样,在具有大约0. 65毫米至0. 8毫米内径的情况下,达到了这种穿过密封元件的贯穿口的制造极限,因而由该密封元件施加至被导入其贯穿口中的电导体上的收缩力或压缩力并不是始终足以确保充分紧密的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和方法,通过所述设备和方法,即使在电导体 (或导线)非常细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电导体与密封元件之间充分紧密的密封。根据一个方面,该目的是通过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用弹性密封元件来包覆电导体的方法来实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首先在密封元件中生成具有第一等效直径的、大致线性地延伸穿过该密封元件的贯穿口。该贯穿口涉及到三维切割或穿透,其中等效直径优选小于0. 1 毫米。然后,使以这种方式生成的具有第一等效直径的贯穿口弹性地扩张或扩展到第二等效直径,所述第二等效直径略微大于用该弹性密封元件进行包覆的相应电导体的直径。因此,如果电导体具有0. 8毫米的外径,那么第二等效直径应当例如为大约1毫米或更大的量级。在以这种方式使贯穿口扩展到第二等效直径之后,可以将电导体引导入被扩展到第二等效直径的贯穿口中,从而使得电导体完全延伸穿过密封元件。现在,为了生成电导体与密封元件之间的充分紧密的密封,随后使扩展到第二等效直径的贯穿口缩小或收缩,由此可以确保电导体与弹性密封元件之间紧密的密封。因为密封元件中的贯穿口不可能总被制成圆形,所以在这里不是将直径用作参考变量,而是将等效直径用作参考变量;在当前情况下,等效直径对应于圆形贯穿口的直径, 其中该圆形贯穿口的内圆周对应于所考虑的贯穿口的内周边。同样地,也可以将横截面积用作参考变量,使得等效直径对应于圆形贯穿口的直径,其中该圆形贯穿口的横截面积对应于所考虑的贯穿口的横截面积。可以在密封元件中生成具有第一等效直径的贯穿口,例如通过使密封元件经历液体喷射或气体喷射或者一般性而言是喷嘴喷射,其以第一等效直径在密封元件中切割出期望的贯穿口。然后,可以使以这种方式生成的贯穿口扩张到第二等效直径,例如以机械方式或者热方式(例如通过对密封元件的加热作用),使得在将电导体导入以这种方式扩张的贯穿口中后,可以通过期望的方式使弹性密封元件或者扩张的贯穿口收缩,例如通过冷却弹性密封元件。当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按上述方式利用喷嘴喷射以及对弹性密封元件的机械和/或热作用来实施;然而,从以下的描述、附图、尤其是从属权利要求中,可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有益的实施例。因此,根据一个实施例,提出了 通过用尖锐、纤细、且优选圆形的物体(例如杆直径对应于第一等效直径的穿刺针)来穿刺密封元件,从而在密封元件中生成具有第一等效直径的贯穿口。然后,可以使通过这种方式生成的具有第一等效直径的贯穿口扩张到第二等效直径,例如以上述通过对弹性密封元件施加机械作用和/或热作用的方式。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 通过使空心针穿过所生成的具有第一等效直径的贯穿口,从而使借助于喷嘴喷射或穿刺针生成的具有第一等效直径的贯穿口扩张到第二等效直径,其中空心针的杆直径对应于第二等效直径。这里,借助于空心针使具有第一等效直径的贯穿口扩张到第二等效直径被证明是有利的,这是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通过将电导体插入到空心针本身中从而将电导体导入到贯穿口中。根据又一个实施例,提出了 通过将电导体导入到空心针中然后将空心针拔出密封元件,从而将电导体导入到已扩张到第二等效直径的贯穿口中,使得电导体保留在贯穿口中,然后使贯穿口由于密封元件的弹性而自行收缩。因为所生成的具有第一等效直径的贯穿口所具有的等效直径小于电线外径,所以可以确保电导体与弹性密封元件之间的紧密的密封。因为制造密封元件的材料具有弹性,所以贯穿口在去除空心针之后倾向于再次收缩,结果是电导体会向其施加挤压力,通过该挤压力不仅生成了相对于密封元件的紧密的密封,而且还以摩擦的方式将电导体保持在密封元件中。换句话说,由此可通过以期望的方式将空心针拔出密封元件,以便使已扩展到第二等效直径的贯穿口收缩,从而由弹性密封元件来密封电导体。为了在将空心针导入到具有第一等效直径的贯穿口中时,防止在贯穿口内圆周处的材料被空心针尖端处的尖锐前缘去除,所以根据又一实施例,提出了 通过将空心针放置在仍然位于密封体内的穿刺针上并且使空心针在穿刺针上面滑动,从而使空心针穿过所生成的具有第一等效直径的贯穿口。因此,在将空心针导入密封体之前,具有第一直径的贯穿口不会有机会收缩到小于第一等效直径的直径,因而在将空心针导入贯穿口时,不会将材料从该贯穿口的内圆周去除,尤其是在空心针的内径大致对应于穿刺针外径的情况下。显然,在已经把穿刺针拔出空心针之后,可以将电导体导入空心针中。然而,电导体由于其直径非常小因而具有发生屈曲的某些危险,所以可证明有利的是在将穿刺针拔出空心针时,已经将电导体导入空心针中。因此,例如可以使电导体附接到已经刺穿密封体的穿刺针的尖端,使得通过将穿刺针拔出空心针从而将电导体拉入空心针中。因此,在与穿刺针被拔出空心针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将电导体导入空心针中。然而,从制造的观点来看,在与穿刺针被导入空心针的方向的相同方向上将电导体导入到空心针中也可证明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将电导体和穿刺针导入空心针中的任何设备和插入辅助器具必需仅设置在密封元件的一侧上,因此可以为这些设备和插入辅助器具赋予双重功能。如上所述,具有第一等效直径的贯穿口的生成和/或已生成的具有第一等效直径的贯穿口到第二等效直径的扩张,应当都是在不去除材料的情况下实现的,使得作为在将空心针从密封元件中去除后贯穿口发生收缩的结果,可以确保电导体与密封元件之间尽量紧密的密封。另一方面,如果在贯穿口的生成或扩张期间沿贯穿口的内圆周去除了材料,那么在将空心针拔出密封元件之后,会在材料去除点处在密封元件与电导体之间将会有留下张口状间隙的危险,使得在此处不能确保紧密的密封。尽管可以在两个连续的步骤中以上述方式实现生成具有第一等效直径的贯穿口以及使具有第一等效直径的贯穿口扩张到第二等效直径,但是从制造的观点来看,可证明以下是有利的通过将穿刺针连同在穿刺针上滑动的空心针一起刺入密封元件中,从而使这两个步骤中的一个步骤紧接着另一个步骤执行,或者两个步骤相互平顺融合在一起来执行。尤其是,如果空心针的尖端持续保持留在穿刺针的尖端,那么贯穿口在其扩展到第二等效直径期间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具有第一等效直径,使得在此实施例中(即使仅仅是非常短的时间)也首先生成具有第一等效直径的贯穿口,然后立刻使其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弹性密封元件(10' )组装在电导体(40)上的设备(100),具有:第一销(10),所述第一销(10)执行往复运动并且在其前端形成有切割尖端(112),其通过刺穿密封元件(10' )从而在所述密封元件(10' )中生成贯穿口,所述密封元件(10' )在所述往复运动方向上定位在所述切割尖端(112)前面并且被设计为实心体;以及第二销(120),所述第二销(120)用于接纳所述密封元件(10' ),所述密封元件(10' )已通过所述第一销(110)设置有贯穿口;其中,所述第二销(120)在至少一个区域中的外圆周大于所述第一销(110)的外圆周,用于使生成在所述弹性密封元件(10' )中的贯穿口扩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厄巴尼亚克B·埃德
申请(专利权)人:德尔菲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