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双向定位的胸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8532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双向定位的胸腔引流管,包括具有引流腔和气囊充盈腔的一管体,所述管体前端带有轴向引流孔和与所述轴向引流孔相通的若干径向引流孔的导头,一定位气囊位于所述管体中前部,所述管体的后端具有分别与所述气囊充盈腔相通的气囊充盈腔头和与所述管体引流腔相通的引流腔头组成的一腔头,所述气囊充盈腔头的端部装有单向阀门,在所述定位气囊后部的管体外径设置一阻尼滑动的定位圈,所述定位圈有不同直径的大、小端面,其中所述大端面径向设置若干小孔。本胸腔引流管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方便可靠的胸腔引流器械。降低了胸腔引流的风险,提高了医疗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可双向定位的胸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使用的胸腔引流管多为一般橡胶管或硅胶管,也有带定位气囊的胸腔引流管。这类胸腔引流管在临床留置过程中,橡胶管会引发患者的引流管插入创口和与引流管接触人体组织与引流管的粘连和感染。硅胶管虽不会引发患者的引流管插入创口和与引流管接触人体组织与引流管的粘连和感染。但二者都难避免在留置过程因留置时间的延长或在留置期间因患者体位动作或护理人员必要操作引起的引流管插入位置(深度)的变化。甚至这位置(深度)的变化临床医生难以发现,或引起非预期的脱落。此外,还有一种带定位气囊的胸腔引流管,它只能确保引流管不向患者体外的移位,但不保证不向患者体内的移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双向定位的胸腔引流管、管体标有表示引流管插入深度的标识并有定位气囊和定位圈的引流管,能有效防止目前临床使用的胸腔引流管的上述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双向定位的胸腔引流管,包括具有引流腔和气囊充盈腔的一管体,所述管体前端带有轴向引流孔和与所述轴向引流孔相通的若干径向引流孔的导头,一定位气囊位于所述管体中前部,所述管体的后端具有分别与所述气囊充盈腔相通的气囊充盈腔头和与所述管体引流腔相通的引流腔头组成的一腔头,所述气囊充盈腔头的端部装有单向阀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气囊后部的管体外径设置一阻尼滑动的定位圈,所述定位圈有不同直径的大、小端面,其中所述大端面径向设置若干小孔。比较好的是,所述管体外径表面标有以所述定位气囊中部为基准的长度标记,所述定位圈的小端面借助该长度标记可识别其在所述管体表面的轴向位置。比较好的是,所述导头包括鱼唇形端头多层引流孔导头。比较好的是,所述导头包括普通端头的导头。比较好的是,所述胸腔引流管包括硅胶材质。本胸腔引流管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方便可靠的胸腔引流器械。降低了胸腔引流的风险,提高了医疗质量。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对于熟悉本
的人员而言,从对本技术的详细描述中, 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图1为本技术的带导头的胸腔引流管的剖视结构图;图1 (a)是图1的A-A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胸腔引流管的临床应用示意图;图3(a)和图3(b)是图1中定位圈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鱼唇形端头多层引流孔导头的引流管的剖视结构图;图4 (a)是图4的B-B剖视图;图5为图4所示胸腔引流管的临床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见附图1,1(a)和2所示,本技术的可双向定位的胸腔引流管包括管体1、 导头2、定位气囊3、定位圈4、腔头5和单向阀门6组成。其中,在管体1内包括有引流腔11和气囊充盈腔12,与气囊充盈腔12相通有一气囊充盈孔13,此外,管体1外径表面标有以定位气囊3中部为基准的长度标记14。在管体1的前端设置有一导头2,导头2有与管体引流腔11相通的轴向引流孔21 和与轴向引流孔21相通的若干径向引流孔22。定位气囊3设置于管体的中前部的气囊充盈孔13的对称位置。在定位气囊3后部的管体1的外径套设一定位圈4。定位圈4结构详见图3 (a)和3 (b),包括大端面41和小端面42,在临床使用中紧贴患者胸外壁,大端面41的外形可为圆形或其它非圆形,小端面42指示定位圈4在管体1 表面的轴向位置对应管体1的长度标识。定位圈4边沿的若干小孔43可将定位圈4缝接于患者胸腔壁100。定位圈4经由三筋条控制的内径Φ(1尺寸与管体1外径的适当过盈使定位圈4在管体1外径表面可有阻尼的滑动。管体1的后端设置腔头5,腔头5由分别与管体气囊充盈腔12相通的气囊充盈腔头52和与管体引流腔11相通的引流腔头51组成。在气囊充盈腔头52的端部有用于向定位气囊3充盈生理盐水的单向阀门6。在临床中经生理盐水充盈后的定位气囊3,其右侧紧贴患者胸腔内壁。定位圈大端面41紧贴患者胸外壁,小端面42对应管体1的长度标识表示本技术的胸腔引流管当前的插入深度位置。在定位气囊3和定位圈4联合定位作用下确保胸腔引流管不向患者体内、外移位或非预期的脱落。本技术的胸腔引流管可由医用硅胶制成,与人体组织、组织液生物相容性好, 有效地防止粘连和感染的发生,留置时间可达四天。也可用其它适用的材料制作。实施例2请参见图4,4 (a)和图5,较实施例1不同的是,该胸腔引流管的导头2改变为带鱼唇形端头多层引流孔导头的引流管。其他结构均于实施例1相同。本技术在临床使用时,将胸腔引流管插入胸腔后,通过单向阀门6向定位气囊3充入额定容量的生理盐水,向后抽拉胸腔引流管,使充盈后的定位气囊3贴于患者胸内壁,将定位圈3前推至紧贴患者胸外壁。通过定位圈4边沿的小孔(未图示出)将定位圈 3缝接于胸腔壁100,或用适宜的方法固定与患者胸外壁。在引流腔头51的端部接上积液袋以储存引流的体液。4一旦本技术的胸腔引流管插入位置发生变化,医务人员即时能从定位圈4的小端面42对应的管体上长度标记的位置变化判定当前胸腔引流管的位置,以决定是否应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本胸腔引流管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方便可靠的胸腔引流器械。降低了胸腔引流的风险,提高了医疗质量。以上诸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 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技术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可双向定位的胸腔引流管,包括具有引流腔和气囊充盈腔的一管体,所述管体前端带有轴向引流孔和与所述轴向引流孔相通的若干径向引流孔的导头,导头的轴向引流孔与管体的引流腔相通,一定位气囊位于所述管体中前部,所述管体的后端具有分别与所述气囊充盈腔相通的气囊充盈腔头和与所述管体引流腔相通的引流腔头组成的一腔头,所述气囊充盈腔头的端部装有单向阀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气囊后部的管体外径设置一阻尼滑动的定位圈,所述定位圈有不同直径的大、小端面,其中所述大端面径向设置若干小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定位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外径表面标有以所述定位气囊中部为基准的长度标记,所述定位圈的小端面借助该长度标记可识别其在所述管体表面的轴向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双向定位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头包括鱼唇形端头多层引流孔导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双向定位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头包括普通端头的导头。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双向定位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腔引流管包括硅胶材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双向定位的胸腔引流管,包括具有引流腔和气囊充盈腔的一管体,所述管体前端带有轴向引流孔和与所述轴向引流孔相通的若干径向引流孔的导头,一定位气囊位于所述管体中前部,所述管体的后端具有分别与所述气囊充盈腔相通的气囊充盈腔头和与所述管体引流腔相通的引流腔头组成的一腔头,所述气囊充盈腔头的端部装有单向阀门,在所述定位气囊后部的管体外径设置一阻尼滑动的定位圈,所述定位圈有不同直径的大、小端面,其中所述大端面径向设置若干小孔。本胸腔引流管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方便可靠的胸腔引流器械。降低了胸腔引流的风险,提高了医疗质量。文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双向定位的胸腔引流管,包括具有引流腔和气囊充盈腔的一管体,所述管体前端带有轴向引流孔和与所述轴向引流孔相通的若干径向引流孔的导头,导头的轴向引流孔与管体的引流腔相通,一定位气囊位于所述管体中前部,所述管体的后端具有分别与所述气囊充盈腔相通的气囊充盈腔头和与所述管体引流腔相通的引流腔头组成的一腔头,所述气囊充盈腔头的端部装有单向阀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气囊后部的管体外径设置一阻尼滑动的定位圈,所述定位圈有不同直径的大、小端面,其中所述大端面径向设置若干小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大功徐敖祺殷国华吕迪信林静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淞行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