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536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化工反应尾气的温度进行回收利用加热的余热水箱,其特征在于:主体为锅炉,所述锅炉为圆柱状,锅炉内部装有通气管,锅炉的右端开设有尾气入口,锅炉左端开设尾气出口,锅炉上下分别开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通气管至少为一根,和锅炉左右两端的尾气出口和尾气入口密封连接;出水口在锅炉上部的右端,与尾气入口靠近;所述进水口在锅炉下部的左端,与尾气出口靠近。此结构设计,解决了尾气高温下难处理的困难,并且节约了化工厂中使用热水时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炭,节省资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化工反应尾气的温度进行回收利用加热的余热水箱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化工行业,化工药液的生产反应需要放出大量的热量,通常尾气的排除也伴随着很高的温度,高温度的尾气很难进行尾气处理,并且高温中的尾气更容易挥发, 有些气体对人体也具有一定的伤害性,单纯的等待气体冷却后再处理,不仅浪费了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浪费了本身气体附带有的高温能源,造成后道的烟道内的热量大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资源、对尾气能源进行回收利用的余热水箱。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化工反应尾气的温度进行回收利用加热的余热水箱,主体为锅炉,所述锅炉为圆柱状,锅炉内部装有通气管,锅炉的右端开设有尾气入口,锅炉左端开设尾气出口,锅炉上下分别开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为了能更好的汲取、利用尾气中的高温,所述通气管至少为一根,和锅炉左右两端的尾气出口和尾气入口密封连接。为了使冷水延长留在锅炉内的时间,在锅炉内能吸收更多的热量,所述出水口在锅炉上部的右端,与尾气入口靠近;所述进水口在锅炉下部的左端,与尾气出口靠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此结构后,通气管至少为一根,和锅炉左右两端的尾气出口和尾气入口密封连接,尾气通过通气管将热量透过管子间进行传送;出水口在锅炉上部的右端,与尾气入口靠近;所述进水口在锅炉下部的左端,与尾气出口靠近,保证了水在锅炉内的停留时间。此结构设计,解决了尾气高温下难处理的困难,并且节约了化工厂中使用热水时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炭,节省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内部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左视图的内部简易图。图中1、锅炉 2、通气管3、出水口 4、尾气入口 5、进水口 6、尾气出口。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所示一种利用化工反应尾气的温度进行回收利用加热的余热水箱,主体为锅炉1,所述锅炉1为圆柱状,锅炉1内部装有通气管2,锅炉1的右端开设有尾气入口 4, 锅炉1左端开设尾气出口 6,锅炉上下分别开设有出水口 3和进水口 5。通气管2至少为一根,和锅炉左右两端的尾气出口 6和尾气入口 4密封连接,尾气通过通气管2将热量透过管子间进行传送;出水口 3在锅炉上部的右端,与尾气入口 4靠近;所述进水口 5在锅炉下部的左端,与尾气出口 6靠近,延长了水进入后在锅炉1内所停留的时间。此结构设计,解决了尾气高温下难处理的困难,并且节约了化工厂中使用热水时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炭,节省资源。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化工反应尾气的温度进行回收利用加热的余热水箱,其特征在于主体为锅炉(1),所述锅炉(1)为圆柱状,锅炉(1)内部装有通气管(2),锅炉(1)的右端开设有尾气入口(4),锅炉左端开设尾气出口(6),锅炉上下分别开设有出水口(3)和进水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2)至少为一根,和锅炉左右两端的尾气出口(6)和尾气入口(4)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3)在锅炉(1)上部的右端,与尾气入口(4)靠近;所述进水口(5)在锅炉(1)下部的左端,与尾气出口(6)靠近。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化工反应尾气的温度进行回收利用加热的余热水箱,其特征在于主体为锅炉,所述锅炉为圆柱状,锅炉内部装有通气管,锅炉的右端开设有尾气入口,锅炉左端开设尾气出口,锅炉上下分别开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通气管至少为一根,和锅炉左右两端的尾气出口和尾气入口密封连接;出水口在锅炉上部的右端,与尾气入口靠近;所述进水口在锅炉下部的左端,与尾气出口靠近。此结构设计,解决了尾气高温下难处理的困难,并且节约了化工厂中使用热水时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炭,节省资源。文档编号F24H1/20GK202008216SQ20112013296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施方浩 申请人:苏州市吴赣药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化工反应尾气的温度进行回收利用加热的余热水箱,其特征在于:主体为锅炉(1),所述锅炉(1)为圆柱状,锅炉(1)内部装有通气管(2),锅炉(1)的右端开设有尾气入口(4),锅炉左端开设尾气出口(6),锅炉上下分别开设有出水口(3)和进水口(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方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吴赣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