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猪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178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猪饲料,其特征在于:复合猪饲料的主要有粉末型饲料和颗粒状饲料按质量份为30-70:30-70的比例混搭构成;所述粉末型饲料的成分相同,成分配比如下(质量份):豆粕:8-16,玉米44-67份,膨化大豆:8份,麸皮/米糠:0-3份;粗蛋白:17-18份,代乳粉:0-4份,乳清粉0-5份,进口鱼粉0-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饲料用现在的食槽下料,实现了合理下料;2、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饲料,在针对生命力较弱小的小猪来讲,可以让其吃食粉末饲料,解决上口难的问题;针对生命力较强的小猪来讲,可以吃食颗粒状的饲料,以进一步锻炼其咀嚼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猪饲料,具体是一种主要以谷皮类、玉米为主料的复合猪饲料。
技术介绍
养猪业是我国传统的行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肉食类中,猪肉占去了肉类市场的很大份额。而养猪业中最棘手的是养育刚断奶的小猪。因为小猪和人类一样,断奶时,就不能再从猪妈妈那里获得较强的免疫力,续而会出现生病现象,导致成活率下降。解决该问题,主要是要解决断奶后的小猪喂养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在喂养的饲料上养猪人下了不少功夫,但是,面对不同的小猪觅食状况,用常规的饲料始终难以解决。比如小一点的小猪吃食和大一点的小猪吃食就存在会吃与不会吃的差异和吃的了和吃不了的差异。而该差异就会导致生命力弱小的小猪有可能会被淘汰,因此,将不同生命力的小猪在一起混养,达到所有小猪都能吃饱、吃好的饲料成为人们研究的目标。另外,在现代的大规模养殖中,猪食槽已经是一个从原来的简单的条状槽改进为竖直的上下端无端盖的加料桶通过中心轴固定在圆形的料槽中形成,饲料下料时,从加料桶的顶端加料,然后从加料桶的底端与圆形料槽之间的缝隙处下料至料槽中,猪在料槽中觅食。该食槽的结构的缺点是若饲料是粉料,在下料过程中,粉料会成块,导致下料慢, 影响猪觅食;若饲料为颗粒料,又会使饲料下料过快,猪来不及吃,导致浪费。结合上面两种情况,不少养猪人都在研究一种更为适合的饲料,但目前没有相关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猪饲料,具体是一种即能适应现在的食槽喂料,又能有效协调不同生命力的小猪共同觅食的复合猪饲料。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猪饲料,创新点在于复合猪饲料的主要有粉末型饲料和颗粒状饲料按质量份为30-70:30-70的比例混搭构成;所述粉末型饲料的成分相同,成分配比如下(质量份):玉米44-67份,豆粕8-16,膨化大豆8份,粗蛋白17-18份,代乳粉0-4份,乳清粉0-5份,进口鱼粉0-2份;麸皮/米糠0_3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饲料用现在的食槽下料,由于颗粒与粉末混搭,中和了粉末密实度过高,颗粒密实度过低导致的缺陷,实现了合理下料。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饲料,在针对生命力较弱小的小猪来讲,可以让其吃食粉末饲料,解决上口难的问题;针对生命力较强的小猪来讲,可以吃食颗粒状的饲料,以进一步锻炼其咀嚼能力。 这样,针对不同的小猪,让其各取所需,达到保证小猪吃饱、吃饱的目的,从而间接地增强了其抵抗力,使其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顺利度过保育期。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饲料是由特定配方的饲料复配而成,形态主要为粉末状和颗粒状混合。比例为质量比30-70:30-70份。最佳复配比例为50%参和。粉末饲料和颗粒饲料的成分相同,其成分及配比如下(质量份)豆粕8-16,玉米44-67份,膨化大豆8份,粗蛋白 17-18份,代乳粉0-4份,乳清粉0-5份,进口鱼粉0-2份;麸皮/米糠0_3份。以下为上述成分的主要营养价值及作用豆粕系指大豆采油过的残渣经过适度加热、干燥、粉碎者。大豆粕是鸡、猪、牛适口性良好的蛋白质源。黄豆粕之粗蛋白质含量约45 %,其消化率高达85-92 %。豆粕中富含的多种氨基酸对家禽和猪摄入营养很有好处。在不需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中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食谱,从而促进它们的营养吸收。在生猪饲料中,有时也会加入动物性蛋白作为额外的蛋白质添加剂。豆粕的自然属性1、物理性质颜色浅黄色至浅褐色,颜色过深表示加热过度,太浅则表示加热不足。 整批豆粕色泽应基本一致。味道具有烤大豆香味,没有酸败、霉败、焦化等异味,也没有生豆腥味。质地均勻流动性好,呈不规则碎片状、粉状或粒状,不含过量杂质。比重 0. 515Kg/F0NT>0. 65Kg/l。2、化学成份豆粕中含蛋白质43%左右,赖氨酸2. 5% 3.0%,色氨酸0.6% 0. 7%,蛋氨酸0. 5% 0. 7%,胱氨酸0. 5% 0. 8% ;胡萝卜素较少,仅0. 2 0. 4mg/Kg, 流胺素、核黄素各3 6mg/Kg,烟酸15 30mg/Kg,胆碱2200 ^00mg/Kg。豆粕中较缺乏蛋氨酸,粗纤维主要来自豆皮,无氮浸出物主要是二糖、三糖、四糖,淀粉含量低,矿物质含量低,钙少磷多,维生素A、B、B2较少。玉米玉米的维生素含量较高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中还含有核黄素等营养物质。专家们对玉米、稻米、小麦等多种主食进行了营养价值作用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发现,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小麦的5 10倍,而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质、植物油及维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广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则高纩10倍,其所含有的 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钙含量接近乳制品科学检测证实,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丰富的钙在作为猪饲料中可起到促进猪的骨骼生长,另外,玉米中的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的作用,作为猪饲料,能有效促进猪生长和保持猪肉的鲜嫩。膨化大豆膨化大豆是将整颗大豆以膨化机进行热加工,膨化处理而成。膨化处理是为了使细胞壁破裂,增加其营养利用价值,尤其是提高了油脂的利用率。自豆粕进入机膛到挤出成品不到30 S,在加工过程中最后的熟化温度可达到摄氏130 145°C。这个温度足以破坏抗营养因子,像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尿素酶、血球凝集素等不利于动物消化的成分。同时又因最高温仅持续5 6 s,也不会降低氨基酸的利用价值。膨化大豆经过加热处理,动物的利用率相对提高,一般成分为水分< 12%,粗脂肪17 — 19%,粗蛋白质35 — 39%,粗纤维5.0 — 6.0%,粗灰粉5.0 — 6.0%,钙0. 24%,磷 0.58%。膨化大豆的营养学特点有高热能、高蛋白、高消化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卵磷脂,其油脂稳定,不易发生酸败,适口性好,养分浓度高,保存时间长。麸皮在面粉生产过程中,胚乳中淀粉不能全部进入到面粉中,所以麸皮主要由种皮、糊粉层以及少量的胚和胚乳组成。小麦加工上等面粉,每百千克小麦可生产面粉70千克和麦麸30 千克;生产标准粉时麦麸产量仅为19%,其中胚和胚乳含量少而绝大部分是种皮和糊粉层。麦麸的营养特性蛋白质含量优于小麦,15%,(但变异很大,可达18%以上);粗纤维9. 5%,有效能值较低;粗灰分4. 9%,矿物质含量丰富,铁、锰、锌较高,磷高,植酸磷为主;钙低,钙磷比例不平衡;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VA、VD含量较少,但烟酸利用率仅为35% ;EE,4%左右,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含有少量脂解酶。饲喂价值对家畜都是良好的饲料。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粗蛋白(张家港四海),进口鱼粉(上海良柔智贸易有限公司), 代乳粉(上海征泰饲料有限公司)乳清粉(上海征泰饲料有限公司)。实施例1将饲料制作成颗粒状和粉末状,并将粉末和颗粒按70%:30%的质量比配制,配制 200kgo饲料的配比玉米57. 2%,豆粕8%,膨化大豆8%,代乳粉8%,粗蛋白18. 8%。将上述配料混合均勻后常规方法制作成100目的粉末状和直径为0. 25cm的颗粒状待用。选择21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猪饲料,其特征在于:复合猪饲料的主要有粉末型饲料和颗粒状饲料按质量份为30-70:30-70的比例混搭构成;所述粉末型饲料的成分相同,成分配比如下(质量份):豆粕:8-16,玉米44-67份,膨化大豆:8份,麸皮/米糠:0-3份;粗蛋白:17-18份,代乳粉:0-4份,乳清粉0-5份,进口鱼粉0-2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华多种猪繁育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