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09227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套管针。该套管针包含具有中空套管的套管针筒、穿刺内管以及缓冲垫。穿刺内管穿过中空套管并组合于套管针筒。穿刺内管具有把手部,缓冲垫设置于把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套管针在把手部加装了缓冲垫,可以使得把手部的与手掌接触的接触面更为平顺,并作为施力时的缓冲,可以有效减缓使用者施力推压时的不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医疗器材,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套管针
技术介绍
微创手术由于可以减少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伤口的大小,因此成为手术的发展趋势。其中以体腔微创手术为例,在手术过程中,为了要增加可动手术的空间,医护人员常会使用套管针,其是由套管针筒以及穿刺内管所组成。手术时,医护人员会施力使得套管针穿过皮肤进入体内,此时,套管针筒与穿刺内管是组合在一起的,当接近手术目标后,便将套管针固定,接着抽离穿刺内管。通过套管针筒可以将气体(如二氧化碳)充入病患的腹部。 同时,套管针筒也可作为提供各种手术器械进出的通道,并在手术过程中维持体腔压力。通过套管针可以有效减少体腔手术的伤口大小。由于在使用套管针时,仅利用操作者手掌向前推压,使得套管针穿过皮肤、脂肪甚至肌肉组织,容易造成使用者不适。因此,如何解决使用者在施力推压套管针时的不适,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缓冲垫的套管针,用以减缓使用者施力推压时的不适。依照本技术的一种套管针,其特点是,包含一套管针筒,具有一中空套管; 一穿刺内管,穿过该中空套管并组合于该套管针筒,该穿刺内管具有一把手部;以及一缓冲垫,设置于该把手部。本技术的进一步特点是把手部包含多个第一卡合结构,缓冲垫包含多个第二卡合结构,使缓冲垫组装于把手部。穿刺内管包含与把手部相连的闭孔轴心,闭孔轴心伸入中空套管。缓冲垫与闭孔轴心分别位于把手部的相对两侧。套管针筒包含嵌合部,与中空套管连接。把手部包含卡槽,与嵌合部嵌合,以组装套管针筒与穿刺内管。把手部可还包含施力结构,以在扳动施力结构时使嵌合部脱离卡槽。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套管针在把手部加装了缓冲垫,可以使得把手部的与手掌接触的接触面更为平顺,并作为施力时的缓冲,可以有效减缓使用者施力推压时的不适。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将配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IA至图IC绘示本技术的套管针一实施例于不同组装阶段的示意图。图2绘示本技术的套管针另一实施例的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通过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技术的精神,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了解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技术所教示的技术, 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参照图IA至图1C,其绘示本技术的套管针100 —实施例于不同组装阶段的示意图。图IA中,套管针100包含有套管针筒110、穿刺内管120以及缓冲垫130。其中套管针筒110包含有中空套管112,以及与中空套管112相连的嵌合部114。穿刺内管120包含有闭孔轴心122、与闭孔轴心122相连的把手部124,以及设置于把手部IM面对闭孔轴心 122 —面上的卡槽126。缓冲垫130设置于把手部IM上,且缓冲垫130与闭孔轴心122分别位于把手部1 的相对两侧。其中嵌合部114上具有凹槽116,把手部IM上具有施力结构128,施力结构128上还具有对应于凹槽116的凸块129。图IB中,穿刺内管120的闭孔轴心122插入套管针筒110的中空套管112中,此时,把手部1 上的卡槽1 会相对地往嵌合部114的方向移动,使得嵌合部114进入卡槽 126。接着,如图IC所示,当闭孔轴心122(见图IA和图1B)插入中空套管112至定位之后, 嵌合部114会与卡槽1 卡合,藉以组合套管针筒110以及穿刺内管120。由于套管针100 时为一体地推动,因此,可以不需要有额外的卡合结构固定套管针筒110与穿刺内管120, 只要使嵌合部114卡入卡槽126中即可。此时,施力结构1 上的凸块1 (见图1A)会与嵌合部114上的凹槽116卡合,以固定嵌合部114与卡槽126。当欲使套管针筒110与穿刺内管120分离时,只需施力下压施力结构128,即可使施力结构1 上的凸块1 脱离嵌合部114上的凹槽116,进而抽出穿刺内管120。为了减轻使用者在操作时因施力推动套管针100时,压力集中在把手部124的不适,本技术的套管针100在把手部IM上设置有缓冲垫130,缓冲垫130的材质可为软性材料,如橡胶或是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 (Acrylonitrile-Butadene-Styrene,ABS)树脂。缓冲垫130可以使得手掌与套管针100的接触面更为光滑,并在施力推压时缓冲其间的压力,以减少使用者施力时手掌疼痛的情形。参照图2,其是绘示本技术的套管针100另一实施例的拆解示意图。套管针 100包含有套管针筒110、穿刺内管120以及缓冲垫130。应了解到,在以下叙述中,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叙述过的内容将不再重复赘述,仅就与缓冲垫130部分相关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补充,合先叙明。缓冲垫130为可以拆解地设置于把手部IM上。其中把手部IM上具有多个第一卡合结构125,缓冲垫130上具有多个第二卡合结构132。通过第一卡合结构125与第二卡合结构132的卡合,使得缓冲垫130可拆解地组装于把手部IM上。其中第一卡合结构125 可以为凸块,第二卡合结构132可以为与凸块对应的凹槽。其中中心位置的凸块12 与凹槽13 可以具有较大的面积,以在组装时便于分辨中心位置,而可以由此处开始组装。由上述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可知,应用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套管针在把手部加装了缓冲垫,可以使得把手部的与手掌接触的接触面更为平顺,并作为施力时的缓冲,可以有效减缓使用者施力推压时的不适。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出各种等同的改变或替换,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本申请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套管针,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套管针筒,具有一中空套管;一穿刺内管,穿过该中空套管并组合于该套管针筒,该穿刺内管具有一把手部;以及一缓冲垫,设置于该把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针,其特征在于,该把手部包含多个第一卡合结构,该缓冲垫包含多个第二卡合结构,使该缓冲垫可拆解地组装于该把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针,其特征在于,该穿刺内管包含一闭孔轴心,与该把手部相连,该闭孔轴心伸入该中空套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管针,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垫与该闭孔轴心分别位于该把手部的相对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针,其特征在于,该套管针筒包含一嵌合部,与该中空套管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套管针,其特征在于,该把手部包含一卡槽,与该嵌合部嵌合,以组装该套管针筒与该穿刺内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套管针,其特征在于,该把手部包含一施力结构,以在扳动该施力结构时使该嵌合部脱离该卡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套管针。该套管针包含具有中空套管的套管针筒、穿刺内管以及缓冲垫。穿刺内管穿过中空套管并组合于套管针筒。穿刺内管具有把手部,缓冲垫设置于把手部。本技术的优点是套管针在把手部加装了缓冲垫,可以使得把手部的与手掌接触的接触面更为平顺,并作为施力时的缓冲,可以有效减缓使用者施力推压时的不适。文档编号A61B17/34GK201996631SQ2011200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管针,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套管针筒,具有一中空套管;一穿刺内管,穿过该中空套管并组合于该套管针筒,该穿刺内管具有一把手部;以及一缓冲垫,设置于该把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若暐陈柏仰王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远东新世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