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红霞专利>正文

卧床病人侧位可调式靠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06032 阅读:4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卧床病人侧位可调式靠背,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垫板和支架,垫板的侧端通过转轴与支架的侧端铰接,支架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多个卡槽,垫板的外表面设有棉垫,垫板上设有凹槽,凹槽内通过销轴铰接支杆,支杆能够卡在支撑杆的卡槽内,支杆也可放置于垫板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侧卧位可调节靠背的结构,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以随时调节侧卧角度,特别适用于外科尤其是骨科腰部外伤或者腰椎术后病人、意识障碍病人、各科室危重病人翻身使用,且能有效防止病人形成压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的讲是一种卧床病人侧位可调式靠背。二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腰椎外伤或术后病人需轴向定时翻身,翻身后病人因活动受限无法支撑,实践中往往随手用枕头、棉被、衣物等支撑,或者陪护人协助。这样一来,支撑的角度调节难度大,很难做到使病人感到舒适,病人翻身后往往非常疲惫,常常不能坚持,不利于术后的顺利康复。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能够随意调节角度的卧床病人侧位可调式靠背。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垫板和支架,垫板的侧端通过转轴与支架的侧端铰接,支架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多个卡槽,垫板的外表面设有棉垫,垫板上设有凹槽,凹槽内通过销轴铰接支杆,支杆能够卡在支撑杆的卡槽内,支杆也可放置于垫板的凹槽内。本技术采用侧卧位可调节靠背的结构,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以随时调节侧卧角度,特别适用于外科尤其是骨科腰部外伤或者腰椎术后病人、意识障碍病人、各科室危重病人翻身使用,且能有效防止病人形成压疮,增加病人舒适度。四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卧床病人侧位可调式靠背,包括垫板1和支架2,垫板1的侧端通过转轴3与支架2的侧端铰接,支架2上固定有支撑杆4,支撑杆4上设有多个卡槽5,垫板1 的外表面设有棉垫9,垫板1上设有凹槽8,凹槽8内通过销轴6铰接支杆7,支杆7能够卡在支撑杆4的卡槽5内,支杆7也可放置于垫板1的凹槽8内。使用时,支架2平放在床上,将垫板1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后,将支杆7放入支撑杆 4相配合的卡槽5内,这样垫板1的角度固定,病人便可将背靠在垫板1上。给翻身后的侧卧病人以舒适的支撑。权利要求1. 一种卧床病人侧位可调式靠背,包括垫板和支架,其特征在于垫板的侧端通过转轴与支架的侧端铰接,支架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多个卡槽,垫板的外表面设有棉垫,垫板上设有凹槽,凹槽内通过销轴铰接支杆,支杆能够卡在支撑杆的卡槽内,支杆也可放置于垫板的凹槽内。专利摘要一种卧床病人侧位可调式靠背,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垫板和支架,垫板的侧端通过转轴与支架的侧端铰接,支架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多个卡槽,垫板的外表面设有棉垫,垫板上设有凹槽,凹槽内通过销轴铰接支杆,支杆能够卡在支撑杆的卡槽内,支杆也可放置于垫板的凹槽内。本技术采用侧卧位可调节靠背的结构,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以随时调节侧卧角度,特别适用于外科尤其是骨科腰部外伤或者腰椎术后病人、意识障碍病人、各科室危重病人翻身使用,且能有效防止病人形成压疮。文档编号A61G7/07GK201996762SQ20112001436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1日专利技术者亓丽霞, 刘 东, 孙呈勇, 孙红霞, 张红艳, 李文学, 李杨, 燕楠, 马咏梅 申请人:孙红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床病人侧位可调式靠背,包括垫板和支架,其特征在于:垫板的侧端通过转轴与支架的侧端铰接,支架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多个卡槽,垫板的外表面设有棉垫,垫板上设有凹槽,凹槽内通过销轴铰接支杆,支杆能够卡在支撑杆的卡槽内,支杆也可放置于垫板的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霞孙呈勇李杨李文学马咏梅张红艳亓丽霞燕楠刘东
申请(专利权)人:孙红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