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针保护管组合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040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针灸针保护管组合结构改良,尤指针对公知针灸针与保护管间的组合过于简陋不理想,造成针灸针操作时的不便改良的创新结构;包含一上套管在两侧壁上段镂设长型槽的下端相对向内延设两倾斜的夹片,下端一侧壁凸设一扣结片,配合一外壁设定位槽的下套管以上端从上套管下开口套入,套顶于两夹片下端并使扣结片扣结于定位槽上端固定组成;将针灸针套入上套管由两夹片夹住针灸针圆形鼻端下侧,操作时以下套管下端压在穴位以食指拍打上套管上端,迫使上套管往下移动使下套管向上撑开两夹片,而释放针灸针使其向下滑落再由下降的上套管将针灸针推出并刺入皮下,单手即可迅速完成针灸操作,且手指不接触针柄避免不舒服触感。(*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可方便进行针灸操作及具较佳操作触感的保护管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按,如图1所示为一公知针灸针与保护套管结构立体分解图,其包含一末端呈尖锐状的针灸针10,可配合套入于一段保护套管12后,在保护套管12端孔与针柄11间,以一尖状的迫结片13插入迫抵针灸针10的针柄11固定,而组合成套结保护套管12的针灸针结构如图2所示。如图3所示为公知针灸针进行针灸操作时的双手动作示意图,如图中左侧视图所示是先将针灸针10套组的保护套管12下端抵于预定的针灸穴位表皮后,再以一手将迫结片13加以拔除,使内部的针灸针10被释放而掉下,以其尖端抵于穴位的表面;再如中间视图所示将食指从针灸针10的针柄11上端下压,使针灸针10下端插入针灸穴位的皮下;最后如右侧视图所示可将保护套管12向上拔除后,即可进一步将针灸针10推入针灸穴位到皮下的适当深度,而完成针灸操作。然而如上所述公知针灸针的针身与保护套管组合的针灸的操作上如图3所示,必须增加一个拔除迫结片的动作,将会造成针灸操作的复杂性与诸多不便,为其缺点之一。所以如何针对以上公知针灸针与保护套管结构在使用操作上的麻烦,及操作中不舒服的触感加以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灸针保护管组合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上套管在两侧壁上段镂设长型槽的下端相对向内延设两倾斜的夹片,上套管上端壁中央向下凸设一段直径小于下套管内径的凸柱,而下端凸设一扣结片;配合一外壁设定位槽的下套管以上端从上套管下开口套入,套顶于两夹片下端并使扣结片扣结于定位槽上端固定;针灸针套入上套管由两夹片夹住针灸针圆形鼻端下侧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针保护管组合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上套管在两侧壁上段镂设长型槽的下端相对向内延设两倾斜的夹片,上套管上端壁中央向下凸设一段直径小于下套管内径的凸柱,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士杰
申请(专利权)人:大立信医疗器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