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细粉尘电凝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02853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细粉尘电凝聚装置,属于除尘装置,解决现有微细粉尘电凝聚装置结构复杂,去微细粉尘效率低的问题,本装置与烟道连接,包括:壳体,一端为烟气入口,另一端为烟气出口;数对放电电极,固定于壳体内,每对放电电极包含正、负放电电极,数对放电电极在壳体内以每对正、负程序与烟气进出方向平行排列,组成电极组;数块接地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电极组中的每2个电极之间;数对凝聚电极,固定分布于壳体内近烟气出口处,由导电材料制成。本装置可以安装在除尘器进口前的烟道上,使微细颗粒的烟气凝聚增大,从而提高后续除尘器对微细粉尘的脱除效率,有效提高环境空气质量,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时无需对除尘器进行改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尤其是指一种除微细粉尘的电凝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PMltl (空气动力学直径da彡10 μ m)在TSP (总悬浮颗粒物,da彡100 μ m)中已占到80%以上,急待解决细颗粒物污染问题。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可随着呼吸进入肺部,而PM2.5(da ^ 2. 5 μ m)更可以在人的肺泡当中沉积,导致矽肺等肺部疾病的产生。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细颗粒物必将成为将来环境治理的重点。现有的高效除尘器,应用最多的如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由于机理的限制,对1微米左右的微细颗粒捕集效率较低,所以虽然总粉尘排放浓度不高,但主要为微细粉尘。据统计,对常规的布袋除尘器和电除尘器而言,PM1 (da彡Ιμπι)的穿透率在60%以上。随着微细颗粒排放标准的提高,对PM1 甚至更细的微细颗粒物捕集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随着环保排放标准的日益提高,利用更少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对微细粉尘的捕集效率,已经成为现有高效除尘器提效的有效手段。电除尘器由于其高效稳定、工作可靠、维护简便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应用最多的高效除尘器。近年来,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提高,许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细粉尘电凝聚装置,与烟道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与所述烟道形状一致,一端为烟气入口,另一端为烟气出口;数对放电电极,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每对放电电极包含正放电电极与负放电电极,数对放电电极在壳体内以每对正、负程序与烟气进出方向平行排列,组成电极组,每个正放电电极接正高压电源,每个负放电电极接负高压电源,每个正、负放电电极与壳体的连接处之间设有绝缘材料;数块接地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电极组中的每2个电极之间,所有接地板连接一起,并与接地网连接;数对凝聚电极,固定分布于所述壳体内近烟气出口处,由导电材料制成,凝聚电极与烟道壳体的固定处之间设有绝缘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细粉尘电凝聚装置,与烟道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与所述烟道形状一致,一端为烟气入口,另一端为烟气出口 ;数对放电电极,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每对放电电极包含正放电电极与负放电电极,数对放电电极在壳体内以每对正、负程序与烟气进出方向平行排列,组成电极组,每个正放电电极接正高压电源,每个负放电电极接负高压电源,每个正、负放电电极与壳体的连接处之间设有绝缘材料;数块接地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电极组中的每2个电极之间,所有接地板连接一起,并与接地网连接;数对凝聚电极,固定分布于所述壳体内近烟气出口处,由导电材料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道清沈晓林周晶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