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妆品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9962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妆品瓶,包括瓶身及与其上端配合的瓶盖,所述瓶身上端设置有化妆品出口,所述化妆品瓶还包括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及滚轮式涂抹装置,所述化妆品出口通过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与滚轮式涂抹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涂抹均匀的特点,可以大大减少化妆品的浪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化妆品瓶
技术介绍
目前,化妆品瓶只具有盛装化妆品的功能,使用时需要挤出化妆品到手上,再通过手涂抹到相应部位,但用手涂抹存在涂抹不均勻的缺点,同时用手涂抹化妆品后手掌还会残留部分化妆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化妆品涂抹的化妆品瓶,其涂抹均勻、可大大减少化妆品的浪费。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化妆品瓶,包括瓶身及与其上端配合的瓶盖,所述瓶身上端设置有化妆品出口,所述化妆品瓶还包括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及滚轮式涂抹装置,所述化妆品出口通过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与滚轮式涂抹装置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式涂抹装置包括支撑架、滚轮轴、滚轮,滚轮轴安装在支撑架上,滚轮设置在滚轮轴上,支撑架内设置有通孔,滚轮贴近支撑架内通孔的出口处,支撑架与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上端相连,且支撑架内的通孔与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外还包裹有橡胶层。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为长梭形滚轮。进一步地,所述滚轮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90度。进一步地,所述化妆品出口为带筒底的双层套筒式结构,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套装在外套筒内部,所述内套筒壁上部开有切口,在切口方向对应的外套筒的筒底处开有化妆品出孔;在外套筒的外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出体;所述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为带筒盖的多层套筒式结构,包括内筒、中筒、外筒,所述内筒筒盖处开有开孔,内筒壁下部开有切口,中筒套装在内筒外,外筒套装在中筒外,外筒内壁一侧设置有定位凸出物;所述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的内筒与化妆品出口的内套筒外壁、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的中筒与化妆品出口的外套筒内壁、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的外筒与化妆品出口的外套筒外壁分别套装结合。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式涂抹装置与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与化妆品出口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滚轮式涂抹装置的设置可以代替手进行化妆品的涂抹,具有涂抹方便、均勻、减少化妆品浪费的特点。2、化妆品出口及与其配套的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的设置,在使用时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与化妆品出口连通,挤压瓶身即可将化妆品挤出。用完后,旋转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使化妆品出口闭合,即使不小心挤压瓶身,化妆品也不会漏出。3、在滚轮式涂抹装置的滚轮外可以包裹橡胶层,其涂抹效果好且具有按摩效果。4、滚轮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90度,此角度的设置可以使手臂自然弯曲即可完成涂抹工作。5、滚轮式涂抹装置与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可拆卸连接,当滚轮式涂抹装置变脏时可以随时进行清洗或更换。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化妆品瓶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滚轮式涂抹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瓶身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瓶身沿A-A向剖视图;图5为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沿B-B向剖视图。图中1-瓶身,2-瓶盖,3-化妆品出口,4-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5-滚轮式涂抹装置,6-支撑架,7-滚轮轴,8-滚轮,9-通孔,10-橡胶层,11-内套筒,12-外套筒,13-切口,14-筒底,15-化妆品出孔,16-凸出体,17-内筒,18-中筒,19-外筒,20-筒盖,21-开孔, 22-切口,23-定位凸出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化妆品瓶,包括瓶身1及与其上端配合的瓶盖2, 瓶身1上端设置有化妆品出口 3,化妆品瓶还包括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4及滚轮式涂抹装置5,瓶身1上端的化妆品出口 3通过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4与滚轮式涂抹装置5相连。 其中滚轮式涂抹装置5与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4可拆卸连接,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4 与化妆品出口 3可拆卸连接。如图2所示,滚轮式涂抹装置包括支撑架6、滚轮轴7、滚轮8、橡胶层10,滚轮轴7 安装在支撑架6上,滚轮8设置在滚轮轴7上,滚轮8外包裹有橡胶层10,支撑架6内设置有通孔9,滚轮8贴近支撑架6内通孔9的出口处,支撑架6与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上端相连,且支撑架6内的通孔9与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相连通。其中滚轮8为长梭形滚轮, 滚轮轴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90度。如图3、4所示,化妆品出口为带筒底14的双层套筒式结构,包括内套筒11和外套筒12,内套筒11套装在外套筒12内部,内套筒11壁上部开有切口 13,在切口 13方向对应的外套筒12的筒底14处开有化妆品出孔15 ;在外套筒12的外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出体 16。如图5、6所示,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为带筒盖20的多层套筒式结构,包括内筒 17、中筒18、外筒19,内筒17的筒盖20处开有开孔21,内筒17壁下部开有切口 22,中筒18 套装在内筒17外,外筒19套装在中筒18外,外筒19的内壁一侧设置有定位凸出物23 ;如图3、4、5、6所示,使用时,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的内筒17与化妆品出口 3的内套筒11外壁、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的中筒18与化妆品出口 3的外套筒12内壁、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的外筒19与化妆品出口 3的外套筒12外壁分别套装结合。本技术的化妆品瓶的使用方法是将瓶盖打开,将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旋转180度,化妆品出口的外套筒外壁一侧的凸出体与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外筒内壁一侧的定位凸出物卡合,此时,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上的切口与化妆品出口上的切口对准,化妆品出口与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处于连通状态,挤压瓶身,化妆品经化妆品出口筒底上的化妆品出孔进入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上的切口内,即进入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的内筒中,再经内筒的筒盖上的开孔进入支撑架内的通孔,滚动滚轮,最后化妆品经滚轮外的橡胶层涂抹到脸等需要涂抹的部位。使用完后,将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往回旋转180度,化妆品出口的外套筒外壁另一侧的凸出体与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外筒内壁一侧的定位凸出物卡合,此时,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上的切口与化妆品瓶上的切口错位,两者之间处于闭合不连通状态,挤压瓶身,化妆品无法进入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上的切口内,避免化妆品外漏,最后盖上瓶盖,防止滚轮上的橡胶层变脏。经多次使用后,滚轮式涂抹装置如果变脏可将其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或更换。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妆品瓶,包括瓶身及与其上端配合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上端设置有化妆品出口,所述化妆品瓶还包括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及滚轮式涂抹装置,所述化妆品出口通过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与滚轮式涂抹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妆品瓶,包括瓶身及与其上端配合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上端设置有化妆品出口,所述化妆品瓶还包括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及滚轮式涂抹装置,所述化妆品出口通过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与滚轮式涂抹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妆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式涂抹装置包括支撑架、滚轮轴、滚轮,滚轮轴安装在支撑架上,滚轮设置在滚轮轴上,支撑架内设置有通孔,滚轮贴近支撑架内通孔的出口处,支撑架与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上端相连,且支撑架内的通孔与可旋转开闭式过渡装置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妆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外还包裹有橡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妆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为长梭形滚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妆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30-90 度。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化妆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豪斯硅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