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99585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贯流风机及蜗舌,贯流风机及蜗舌设于壳体内,还包括有驱动电机、传动装置、主控电路及工况检测元件,工况检测元件与主控电路电气连接,主控电路与驱动电机电气连接,蜗舌活动的设于壳体内,且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蜗舌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空调室内机工作时的噪声。(*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空调室内机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设有贯流风机2、接水盘8等部件,在接水盘8的内流道壁面形成蜗舌3,该蜗舌3对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机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贯流风机2运行过程中,气流经过风叶叶片做功速度加大,由于离心力作用一部分气流直接撞击在蜗舌3上并产生空气分流,大部分空气流出空调内机,实现空调送风, 而小部分空气则经过贯流风机2与蜗舌3之间的间隙回流至风叶内部,因此形成了贯流风机2的偏心涡流场。偏心涡的强度和位置决定了贯流风机2的做功能力,气流直接冲撞蜗舌3的舌部, 气流的流速从出叶片后的高速减小至接近于零,产生气流冲击噪声;而风叶周期性旋转导致冲击噪声成为旋转基频及谐频的离散旋转噪声,现有的空调室内机中的蜗舌3都是静止不动的,当空气流动发生改变时,导致蜗舌3处工作不稳定,产生明显的冲击噪声及脉动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本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空调室内机工作时的噪声。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贯流风机及蜗舌,贯流风机及蜗舌设于壳体内,还包括有驱动电机、传动装置、主控电路及工况检测元件,工况检测元件与主控电路电气连接, 主控电路与驱动电机电气连接,蜗舌活动的设于壳体内,且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蜗舌运动。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导槽,在所述蜗舌上设有与导槽相配合的导向部,导向部置于导槽内并可相对于导槽滑动。所述导槽的两边设置有连接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连接轴相配合的连接孔,连接轴插入连接孔中并将所述导槽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及条形齿,齿轮与条形齿配合,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条形齿设于所述蜗舌上。所述蜗舌相对于所述导槽移动的距离为-1毫米至-3毫米或1毫米至3毫米。在所述壳体内设有转轴,所述蜗舌通过该转轴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及从动齿,主动齿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从动齿与所述蜗舌固连,从动齿轮的齿轮轴即为所述转轴。所述蜗舌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的角度为-1度至-3度或1度至3度。在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对所述贯流风机进行测速的测速元件,该测速元件为所述工况检测元件。在所述蜗舌上设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即为所述工况检测元件。一种空调室内机运行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开启运行,贯流风机在驱风电机的作用下转动;B、工况检测元件检测空调室内机的运行工况,并将室内机运行工况信号传输至主控电路;C、主控电路接收室内机运行工况信号,并根据该室内机运行工况信号来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行;D、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蜗舌运动,以改善蜗舌的气流状况。进一步,所述工况检测信号为压力信号或风机转速信号。所述压力信号变化1至4帕时,所述蜗舌移动1至3毫米。或者,所述压力信号变化1至4帕时,所述蜗舌转动1至3度。或者,所述风机转速信号变化50至100赫兹时,所述蜗舌移动1至3毫米。或者,所述风机转速信号变化50至100赫兹时,所述蜗舌转动1至3度。当所述压力信号增大时,所述蜗舌向远离所述贯流风机的方向移动或转动,使所述蜗舌与贯流风机之间的间隙增大;当所述压力信号减小时,所述蜗舌向靠近所述贯流风机的方向移动或转动,使所述蜗舌与贯流风机之间的间隙减小。当所述风机转速信号增大时,所述蜗舌向远离所述贯流风机的方向移动或转动, 使所述蜗舌与贯流风机之间的间隙增大;当所述风机转速信号减小时,所述蜗舌向靠近所述贯流风机的方向移动或转动,使所述蜗舌与贯流风机之间的间隙减小。下面对本技术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1、在空调室内机工作时,空调室内机的工作状况通过工况检测元件传输至主控电路,主控电路通过驱动电机控制蜗舌的移动,进而调节贯流风叶与蜗舌之间的间隙,若蜗舌间隙增大,其余结构不变,则蜗舌壁面静压增大,相反,若蜗舌间隙减小,其余结构不改变, 则蜗舌壁面静压减小,调节蜗舌间隙后,可以减少由于蜗舌壁面静压增大而产生的冲击噪声,并可以减少蜗舌壁面压力忽大忽小而产生的脉动噪声;2、在对蜗舌间隙进行调节时,可以采用平移或转动的方式,采用平移方式时,其平移范围为1至6毫米,采用转动方式时,其转动的角度范围为1至6度;3、工况检测元件所传输的工况信号可以为驱风电机的转速信号,通过该转速可以进一步确定蜗舌处的压力,进而通过驱动电机调节蜗舌的移动或转动,工况检测元件所传输的工况信号也可以是蜗舌的压力信号。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传统结构中,驱风电机频率与蜗舌舌部压力的曲线图;图7是本技术结构中,驱风电机频率与蜗舌舌部压力的曲线图;图8是蜗舌的检测点分布图;图9是蜗舌的B点随时间变化的压力对比图;图10是蜗舌的G点随时间变化的压力对比图;图11是蜗舌的I点随时间变化的压力对比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贯流风机,3、蜗舌,4、齿轮,5、条形齿,6、主动齿,7、从动齿,8、接水盘, 9、蒸发器,10、导风板,11、导槽,12、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2、图3所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贯流风机2、蒸发器9、导风板10及蜗舌3,蒸发器9、贯流风机2及蜗舌3设于壳体1内,还包括有驱动电机、传动装置、主控电路及工况检测元件,工况检测元件与主控电路电气连接,主控电路与驱动电机电气连接,蜗舌3活动的设于壳体1内,且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蜗舌3运动,导风板10 设于壳体1的出风口处。其中,在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导槽11,在所述蜗舌3上设有与导槽11相配合的导向部,导向部置于导槽11内并可相对于导槽11滑动;导槽11的两边设置有连接轴12,壳体 1内设置有与连接轴12相配合的连接孔,连接轴12插入连接孔中并将导槽11固定在壳体 1上,导槽11对蜗舌3既起到具有导向的作用,又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 4及条形齿5,齿轮4与条形齿5配合,齿轮4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条形齿5设于所述蜗舌 3上;所述蜗舌3相对于所述导槽移动的距离为4毫米。所述蜗舌3包括有舌部,在所述舌部设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即为所述工况检测元件;或者,在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对所述贯流风机2进行测速的测速元件,该测速元件为所述工况检测元件。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开启运行,贯流风机2在驱风电机的作用下转动;B、工况检测元件检测空调室内机的运行工况,并将室内机运行工况信号传输至主控电路;C、主控电路接收室内机运行工况信号,并根据该室内机运行工况信号来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行;D、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蜗舌3运动,以改善蜗舌3的气流状况。本实施例的优点是1、在空调室内机工作时,空调室内机的工作状况通过工况检测元件传输至主控电路,主控电路通过驱动电机控制蜗舌3的移动,进而调节贯流风叶与蜗舌3之间的间隙,若蜗舌间隙增大,其余结构不变,则蜗舌3舌部静压增大,相反,若蜗舌间隙减小,其余结构不改变,则蜗舌3舌部静压减小,调节蜗舌间隙后,可以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贯流风机及蜗舌,贯流风机及蜗舌设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驱动电机、传动装置、主控电路及工况检测元件,工况检测元件与主控电路电气连接,主控电路与驱动电机电气连接,蜗舌活动的设于壳体内,且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蜗舌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贯流风机及蜗舌,贯流风机及蜗舌设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驱动电机、传动装置、主控电路及工况检测元件,工况检测元件与主控电路电气连接,主控电路与驱动电机电气连接,蜗舌活动的设于壳体内,且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蜗舌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导槽,在所述蜗舌上设有与导槽相配合的导向部,导向部置于导槽内并可相对于导槽滑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的两边设置有连接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连接轴相配合的连接孔,连接轴插入连接孔中并将所述导槽固定在所述壳体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及条形齿,齿轮与条形齿配合,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条形齿设于所述蜗舌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杰刘利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