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报链路连通状态检测结果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98526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报链路连通状态检测结果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端点之间的链路连通状态;比较本次检测出链路连通状态和已记录的上一次链路连通状态,当状态不一致时,才通过中断上报本次检测出链路连通状态;记录本次检测出的链路连通状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降低了链路连通检测结果的上报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太网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报链路连通状态检测结果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以太网技术以其良好的经济性、互通性和易用性等优势得到了普遍应用,目前以太网逐步向城域网和广域网发展,作为一种运营级传送网技术提供多业务承载服务。在以太网的应用中,经常需要完成端点到端点的链路连通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中断方式通知中央处理器CPU,CPU根据中断上报的内容进行相应处理。目前中断上报主要是实时上报。当链路连通检测装置检测到链路异常时即通过中断上报给CPU。现有的链路连通检测的缺点是当链路出现异常无法立即恢复时,由于链路连通检测的周期时间非常短,通常为毫秒级,导致中断频繁上报占用局部总线Local Bus, CPU无法通过Local Bus与系统中其他装置通信;现有的链路连通检测不对检测到的链路连通状态进行记录,不利于后续的故障诊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报链路连通状态检测结果的方法和装置,以解决当链路出现异常时,如何降低链路连通检测结果的上报频率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报链路连通状态检测结果的方法,一种上报链路连通状态检测结果的方法,包括检测端点之间的链路连通状态;比较本次检测出链路连通状态和已记录的上一次链路连通状态,当状态不一致时,才通过中断上报本次检测出链路连通状态;记录本次检测出的链路连通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状态不一致包括本次检测出链路连通状态为正常,已记录的上一次链路连通状态为异常;或本次检测出链路连通状态为异常,已记录的上一次链路连通状态为正常。进一步地,所述中断分为异常产生中断和异常消除中断;当本次检测出链路连通状态为正常,已记录的上一次链路连通状态为异常时,通过所述异常产生中断上报本次检测出的链路连通状态;当本次检测出的链路连通状态为异常,已记录的上一次链路连通状态为正常时,通过所述异常消除中断上报本次检测出的链路连通状态。进一步地,交替上报所述异常产生中断和所述异常消除中断。为解决该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报链路连通状态检测结果的装置,所述装置包含链路配置表模块、链路检测模块、中断上报模块,其中所述链路配置表模块,用于存储链路检测模块检测出的链路连通状态;所述链路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端点之间的链路连通状态;从链路配置表模块读取前一次检测的链路连通状态,对比前一次检测的链路连通状态和本次检测的链路连通状态,当状态不一致时,才将本次检测的链路连通状态发送至中断上报模块;以及将检测出的链路连通状态发送至所述链路配置表模块;中断上报模块,用于上报来自链路检测模块检测出的链路连通状态。进一步地,所述链路检测模块对比得到的前一次检测的链路连通状态和本次检测的链路连通状态不一致包括本次检测出链路连通状态为正常,已记录的上一次链路连通状态为异常;或本次检测出链路连通状态为异常,已记录的上一次链路连通状态为正常。进一步地,所述中断上报模块包含异常产生中断上报模块和异常消除中断上报模块,其中,所述异常产生中断上报模块,用于上报来自链路检测模块检测出的异常的链路连通状态;所述异常消除中断上报模块,用于上报来自链路检测模块检测出的正常的链路连通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异常产生中断上报模块和所述异常消除中断上报模块交替上报各自接收到的来自链路检测模块检测出的链路连通状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仅在检测到链路连通状态发生变化时上报检测到的链路连通状态,避免了一检测到链路异常就上报带来的上报频率过高的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将链路连通状态出现异常时的中断上报和链路连通状态恢复正常时的中断上报交由不同的中断上报模块处理,有利于技术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链路连通状态的变化情况,便于后续故障分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上报链路连通状态检测结果的装置功能模块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上报链路连通状态检测结果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报链路连通状态检测结果的装置位于端点,用于检测任意两个端点间的链路的连通状态,当检测到所述链路的连通状态发生变化后,通过中断上报最新检测到得链路连通状态。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上报链路连通状态检测结果的装置功能模块示意图。所述链路连通检测装置包括链路配置表模块1、链路检测模块2、中断上报模块3, 其中链路配置表模块1,用于存储链路检测模块2检测出的链路连通状态;在初始配置时,链路配置表模块1存储的链路连通状态为正常;链路配置表模块1,还用于存储用于检测链路连通状态的信息,如端点配置信息、 链路连通检测报文发送周期等,其中端点配置信息可包括所述上报链路连通状态检测结果装置所在的源端点ID和与源端点相对的目的端点ID等;链路检测模块2,用于检测端点之间的链路连通状态,从链路配置表模块1读取前一次链路连通状态,对比前一次链路连通状态和本次链路连通状态,当状态不一致时,才将本次检测的链路连通状态发送至中断上报模块3,以及将本次检测的链路连通状态发送至链路配置表模块1 ;所述链路检测模块2可以将每次检测的链路连通状态发送至链路配置表模块1, 也可以在前一次链路连通状态和本次链路连通状态不一致时,才将本次检测的链路连通状态发送至链路配置表模块1。所述链路检测模块2实现检测端点之间的连通状态的过程包括读取链路配置表模块1存储的用于检测链路连通状态的信息,生成链路连通检测报文,按照设定的周期从源端点向目的端点发送该链路连通检测报文,并等待来自目的端点的链路连通检测报文;如果链路检测模块2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收到目的端点发送的链路连通检测报文, 或者在规定时间内收到的目的端点发送的链路连通检测报文有误,则判断源端点和目的端点之间的链路连通状态为异常;反之,如果链路检测模块2在规定时间内收到目的端点发送的链路连通性检测报文,且在规定时间内收到的目的端点发送的链路连通检测报文无误,则判断源端点和目的端点之间的链路连通状态为正常;上述链路检测模块2判断在规定时间内收到的目的端点发送的链路连通检测报文有误包括从链路连通检测报文中读取的目的端ID、或接收链路连通检测报文的周期等信息与其从链路配置表模块1读取出的信息不同时,判断在规定时间内收到的目的端点发送的链路连通检测报文有误;若链路检测模块2本次检测的源端点和目的端点之间的链路连通状态为正常,从链路配置表模块1读取的前一次检测的源端点和目的端点之间的链路连通状态为异常,链路检测模块2向中断上报模块3发送本次检测的链路连通状态;若链路检测模块2本次检测的源端点和目的端点之间的链路连通状态为异常,从链路配置表模块1读取的前一次检测的源端点和目的端点之间的链路连通状态为正常,链路检测模块2向中断上报模块3发送本次检测的链路连通状态;若链路检测模块2本次检测的源端点和目的端点之间的链路连通状态为正常,从链路配置表模块1读取的前一次检测的源端点和目的端点之间的链路连通状态也为正常, 链路检测模块2不再向中断上报模块3发送本次检测的链路连通状态;若链路检测模块2检测出本次检测的源端点和目的端点之间的链路连通状态为异常,从链路配置表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报链路连通状态检测结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端点之间的链路连通状态;比较本次检测出链路连通状态和已记录的上一次链路连通状态,当状态不一致时,才通过中断上报本次检测出链路连通状态;记录本次检测出的链路连通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报链路连通状态检测结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检测端点之间的链路连通状态;比较本次检测出链路连通状态和已记录的上一次链路连通状态,当状态不一致时,才通过中断上报本次检测出链路连通状态; 记录本次检测出的链路连通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不一致包括本次检测出链路连通状态为正常,已记录的上一次链路连通状态为异常;或本次检测出链路连通状态为异常,已记录的上一次链路连通状态为正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断分为异常产生中断和异常消除中断;当本次检测出链路连通状态为正常,已记录的上一次链路连通状态为异常时,通过所述异常产生中断上报本次检测出的链路连通状态;当本次检测出的链路连通状态为异常, 已记录的上一次链路连通状态为正常时,通过所述异常消除中断上报本次检测出的链路连通状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交替上报所述异常产生中断和所述异常消除中断。5.一种上报链路连通状态检测结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链路配置表模块、链路检测模块、中断上报模块,其中所述链路配置表模块,用于存储链路检测模块检测出的链路连通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川邱圣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