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向军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脚底的保健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915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脚底的保健垫,包括垫本体,它配有一组对应脚部反射区的凸块。所述的垫本体上开有与各凸块外围对应尺寸的开口,凸块插放在其中。或在垫本体上对应放置各凸块的反射区处设有供凸块粘接用单元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利用鞋底上的凸块直接顶着脚,让人体在行走时,加重对脚部份刺激以加快血液循环和代谢能力,提高单位时间行走效率,提高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循环效率提高代谢的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脚底的保健垫
技术介绍
我们的医学到现在证明了在足部存在着与人体各部分相对的反射区,运用拇指和手指的技巧,对反射区施加压力的物理行为能缓解人体内部的紧张状态,引起某种生理变化。刺激这些反射区的结果是引起人体的某种生理变化,它能缓解体内的紧张状态,也即某种失衡的不正常的状态,使之恢复为正常的协调状态,因而起到治病保健作用。从信息传递的途径来说脚-脊髓-大脑,而脊髓又与各个脏腑器官相结合,因此脚上存在着各脏腑器官的许多信息,脚所受的刺激也会传送到各脏腑器官,又由于双脚是处于离心脏最远的部分,很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加上地的吸引力的影响,一些从身体各部分带来的有害物质,很可能在这里沉积下来,因此在人的足部可以找到与身体各部分器官相对应的敏感位置。当人体发生疾患时,在这些敏感位置又可能出现酸楚、麻痹、肿胀、硬结、瘀血,变形等异常现象,而被人感知,由原始的感性的偶然的发现,经过千百年的多次证明反复验证,人类终于逐渐认识到其中的规律性,即这些敏感位置与各部分器官的相互关系,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刺激这些敏感位置时,病患也将出现某种异常现象,而当刺激这些敏感位置时疾患也将得到缓解或痊愈,刺激这些敏感部位的方法最简便、最原始的便是用力按压,揉搓或者用脚在凸凹不平的地面、树根上踩踏,以取得治病的效果,这就是足部反射按摩的起源。现在人的劳动多集中在智能劳动上,也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劳动伴随着机器化,再也不会象原始社会那样主要靠人自身的四肢本身在大自然中获取食物生活,但是现在的劳动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人在大自然生存中所直接付出的劳动减少了,运动量也随之减少,人自身的代谢和循环有普遍减弱的趋势,一些相关的人体疾病也就逐渐多发起来。尤其现在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节奏快,人行走少时间少而出现了很多疾病,这些疾病和人身的代谢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运动少同时血液循环就差。再有,人脚的中心凹,导致在行走时,脚不能与地面全部接触影响循环。我们都知道脚趾的变化脚在行走时,只有大脚趾吃力,其它四个脚趾用力很小,特别是第四、五个脚趾几乎不能单独运动,也就是说运动起来,吃力少的脚趾连接的经络和脏器运动循环就弱。人们现在已逐步认识到足部反射按摩的重要性,一些人直接由按摩师做足部按摩护理,但费时费钱;还有一些带凸点的保健鞋及鞋垫也应运而生,但凸点均匀分布,不能根据每人的需求选择,按摩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灵活且效果佳的保健鞋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用于脚底的保健垫,包括垫本体,它配有一组对应脚部反射区的凸块。所述的垫本体上开有与各凸块外围对应尺寸的开口,凸块插放在其中。或在垫本体上对应放置各凸块的反射区处设有供凸块粘接用单元体。本技术的优点是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配设凸块一实施形式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配设凸块又一实施形式结构示意图图6为足部反射区穴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用于脚底的保健垫,包括垫本体1,它配有一组对应脚部反射区的凸块2。本技术用于脚底的保健垫可以制成鞋垫(如图1所示)、鞋底(如图2所示)或袜底(如图3所示)等形式。凸块设置的方式至少为以下四种第一种一体化形式,如图1、图2所示既凸块与垫本体制为一体,可针对重点穴位点设置凸块。鞋底本体上即可单独设置单体凸块,亦可设置对应单点或多点反射区的多个凸块。第二种分体形式,如图4所示,各凸块2可呈单体块,在鞋底本体上开有与各凸块外围对应尺寸的开口101,凸块插放在其中,凸块亦可是对应单点或多点反射区的凸块。第三种分体形式,如图5所示,在鞋底本体上设有供凸块粘接用单元体102、103。该供凸块粘接用单元体可以是双面贴方式(既在穴位处固牢双面贴,不用时,盖住;使用时,直接将对应的凸块粘上);或设置拉扣单元,在凸块的接合面对应设有拉扣。第四种一体与分体相结合,即可选一些穴位点的凸块与垫本体制为一体,亦可将一些穴位点的凸块制成插接、粘接的单体块。足部反射区穴位点的分布可参见图6,图中穴位点分布3、输尿管;4、膀胱;5、额窦(左侧);6、肝;7、小脑及脑干(左侧);8、三叉神经(左侧);9、鼻(左侧);10、头部(左半部);11、颈项(左侧);12、生殖腺;13、升结肠;14、甲状腺;15、眼(左侧);16、耳(左侧);17、斜方肌;18、肺及支气管;19、横结肠;20、肾;21、胃;22、胰;23、十二指肠;24、小肠;25、胆囊。依据其穴位分布,所述的一组脚部反射区凸块可制为肺及支气管、肾、肝、甲状腺、胃、胰、十二指肠反射区之中一种以上的单体或组合体的凸块,鞋底本体脚中心凹处开有与之对应的开口或设有供凸块粘接用单元体。所述的一组脚部反射区凸块可制为眼、耳反射区凸块,鞋底本体上四小脚趾处开有与之对应的开口或设有供凸块粘接用单元体。所述的一组脚部反射区凸块可制为生殖腺反射区凸块,鞋底本体上后脚跟处开有与之对应的开口或设有供凸块粘接用单元体。所述的一组脚部反射区凸块可制为小肠、横结肠、升结肠反射区凸块,鞋底本体上后跟前处开有与之对应的开口或设有供凸块粘接用单元体。上述这些凸块可以是单一穴位的单体块,亦可是两个以上穴位的组合块(如对应肾、肝、胆囊反射区制成整体一个凸块)。本技术保健鞋底的原理利用鞋底上的凸块直接顶着脚,让人体在行走时,加重对脚部份刺激,就会加快血液循环和代谢能力,提高单位时间行走效率,提高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循环效率提高代谢的质量,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人的生命质量。采用一体或分体形式,使得使用起来极为方便,既可根据不同人的需求选用带不同凸块的保健鞋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脚底的保健垫,包括垫本体,其特征在于:它配有一组对应脚部反射区的凸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脚底的保健垫,包括垫本体,其特征在于它配有一组对应脚部反射区的凸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脚底的保健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本体上开有与各凸块外围对应尺寸的开口,凸块插放在其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脚底的保健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本体上对应放置各凸块的反射区处设有供凸块粘接用单元体。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脚底的保健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脚部反射区凸块为肺、肾、肝、胆囊、甲状腺、胃、胰、十二指肠反射区之中一种以上的单体或组合体的凸块,垫本体对应脚中心凹处开有与之对应的开口或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军
申请(专利权)人:李向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