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椅装置,由椅背、椅座及按摩机构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a. 椅座,包含椅座基架(12)与座垫(10),以座垫(10)两侧滑轮套置于椅座基架(12)两侧内缘的滑轨内,而完成座垫(10)与椅座基架(12)的结合,在座垫(10)上连接有脚靠基架(14); b. 在椅背两则用以导引按摩机构(20)的滑轨(21)为适当的曲度,而按摩机构(20)设有滑件(23)且滑件(23)内设有滑槽,以滑槽可供一套设于传动螺杆(25)的从动块(24)容置; c. 按摩机构(20)系于基架(30)上,以轴承座枢设三平行轴杆(31)、(32)、(33),其中上、中两轴杆(31)、(32)上各套设有螺旋齿轮(41)、(42),并与马达(35)轴心(36)齿轮箱(34)内由单向轴承(37)、(38)套设的螺旋齿轮(39)、(40)啮合,且分别与马达(35)、(44)相连,而该下轴杆(33)则与基架(30)另侧的马达(44)相连,且其上设有二互呈反向的螺杆段(331),而按摩组件的组装,乃于中央轴杆(32)两侧各偏心轴设一偏心体(51)、(52),且偏心体(51)、(52)上各套设承接件(53)、(54),承接件(53)、(54)上缘并延伸枢座(55)、(56)枢设按摩轮组(57)、(58),于两侧并各以上、下从动块(59)、(60)、(61)、(62)分别连结上、下轴杆(31)、(33),其上从动块(59)、(60)乃与上轴杆(31)呈偏心轴接状态,其一端并以摇杆(63)与承接件(53)、(54)呈连动状态,而该下从动块(61)、(62)则于一端预设螺纹孔(64),并与下轴杆(33)的螺纹段(331)呈螺合状态,且下轴杆(33)一侧螺纹段(331)对应位置并设有微动开关(67),而按摩轮组(57)、(58)与下从动块(61)、(62)间勾设有弹簧(65)、(66)。(*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按摩椅装置,它属于按摩椅。现代人由于工作忙碌,神经紧绷,常令人感到精疲力倦,尤其是从事劳力工作者,更常产生全身肌肉酸痛的毛病,此时藉由按摩动作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舒畅筋骨,无疑是消除疲劳的最佳方法,是而乃有各式按摩器具问世,以提供使用者不同部位的按摩,达消除疲劳的目的。现有按摩椅,一般仅针对背部按摩功能设计,未能配合使用者的需要作因应设计,乃产生下列缺失1.一般按摩椅的座垫与基架为固定式设计,而相对于脚靠装置亦与之成一体式设计,于使用者体型的差异上,便造成双脚放置于脚靠部位不同,可能产生舒适性的差异,尤其以脚靠上设有独立按摩组的机型而言,更影响按摩的效果。2.一般按摩椅的按摩机构所作的升降传动设计,系为直线升降,未能随人体曲线而变化,导致按摩轮与背部的接触随着按摩机构的升降而产生极不舒适的压迫触感,影响整体的按摩效果。3.因一般按摩机构仅局限于一定范围内的升降按摩,而使用者因体型不同,背宽亦各有差异,按摩轮的定距设计便无法作因应调整,影响其实际使用的功能价值。4.一般按摩椅的按摩轮为单一作动方式,对于使用者而言,长时间以相同动作按摩,有时不但未能使肌肉获得舒解,反而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均,
申请(专利权)人:张鸿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