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承松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按摩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7213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按摩椅,其靠背(6)与座板(10)及踏脚板(14)采用三连动机构控制,靠背(6)依固定支点(16)转动时,座板(10)在支撑架(15)上滑动;同时带动踏脚板(14)运动,线控盒(1)既可控制靠背(6)上的按摩器(4)和(5),又可控制左右扶手架(9)上的按摩器(3)和(8)及踏脚板(14)上的按摩器(12)和(13)。(*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按摩椅,特别是一种按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来进行人体保健按摩的按摩椅。现有的按摩椅,有许多缺点由于没有按照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来制作产品,加上不该按摩的地方(如臀部)也装上了按摩器,而在需要按摩的手部和足部却没有,因此普遍存在着效果差的缺陷,甚至还可能引起副作用;与此同时,由于背部按摩器必须控制它上下移动,才能较大范围地按摩人体背部的不同穴位;靠背从直立到下躺也采用电气控制,因此普遍存在使用寿命不长和售价高的缺点,售价相当昂贵。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按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来制作的按摩椅,它既有背部按摩也有手部和足部按摩,靠背的运动采用三连动机构控制。背部按摩器虽然固定在靠背上,也可对人体背部的不同穴位进行按摩(相对于人的背部移动距离可达400mm),因此其按摩效果好,成本及售价低廉,产品便于普及。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当靠背(6)依固定支点(16)转动时,带动座板(10)在支撑架(15)上滑动,踏脚板(14))则同向运动;故在靠背(6)的运动过程中,由于人的臀部与座板(10)相对静止,但人的背部却与背部按摩器(4)、(5)之间的距离有改变,达到了现有按摩椅必须让按摩器运动才能按摩不同穴位的目的;而安装在左右扶手架(9)上的手部按摩器(3)、(8)及安装在踏脚板(14)上的足部按摩器(12)、(13)即可同时对人的手部和足部进行按摩,又可通过电线(2)受线控盒(1)上的控制开关(17)控制。本技术的优点是不仅按摩椅的下躺角度容易控制;而且在椅背运动的同时可在无需背部按摩器上下移动的情况下对人体背部的众多穴位进行按摩;手部按摩器和足部按摩器对人体按摩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其成本及售价低廉。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该按摩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按摩椅的靠背(6)、座板(10)及踏脚板(14)组成的三连动机构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图中实线表示靠背(6)在直立位;而虚线则表示靠背(6)在水平位时的情形。图3为按摩器(3)(8)(4)(5)(12)(13)的电气控制原理图。图中1.线控盒2.电线3.手部按摩器4.背部按摩器5.背部按摩器6.靠背7.拉环控制器8.手部按摩器9.扶手架10.座板11.支撑杆12.足部按摩器13.足部按摩器14.踏脚板15.支撑架16.固定支点17.控制开关。靠背(6)的下端分别与座板(10)及支撑杆(11)活动过度连接,而座板(10)及支撑杆(11)同时与踏脚板(14)活动过度连接当靠背(6)依固定支点(16)转动时,座板(10)在支撑架(15)上滑动;靠背(6)下躺角度由拉环控制器控制;背部按摩器(4)、(5)安装在靠背(6)的中部;手部按摩器(3)、(8)安装在扶手架(9)上;足部按摩器(12)、(13)安装在脚踏板(14)上,所有的按摩器(4)、(5)、(12)、(13)、(3)、(8)分别通过电线(2)由线控盒(1)控制;线控盒(1)上装有控制开关(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按摩椅,特别是一种按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来制作的按摩椅,其特征是:靠背的下端分别与座板及支撑杆活动过度连接,座板及支撑杆同时与踏脚板活动过度连接,扶手架上装有拉环控制器,在靠背、扶手架、及踏脚板上分别装有按摩器,由同一线控盒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按摩椅,特别是一种按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来制作的按摩椅,其特征是靠背的下端分别与座板及支撑杆活动过度连接,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承松
申请(专利权)人:傅承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