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乾盛专利>正文

一种按摩轮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986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按摩轮棒,它是由按摩杆(1)、按摩棒体(2)及按摩轮(3)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 A. 按摩杆(1)之前后两端各有一按摩凸点(4)、(5),且于杆身部分设有一手持凸点(6); B. 按摩棒体(2)为一中空管体,其内部之中央部分为一置物孔(7),此置物孔(7)放置按摩杆(1),按摩棒体(2)前端设有两隔板(8),该隔板(8)前缘为圆弧造形,且于两隔板(8)之相对位置设有铆钉孔(9),再者按摩棒体(2)中央设有手持凸点(10),后端设有按摩凸尖(11),其为一凸出于按摩棒体(2)外之圆尖形体,按摩棒体(2)尾部设有一帽盖(13),且棒体尾部端面上设有一与置物孔口相连的凹孔(12); C. 按摩轮(3)为一周缘凸设有按摩凸粒(14)、且中央设有一铆钉孔(15)之轮体,它有3~5个,按摩轮(3)利用铆钉(16)轴设在按摩棒体(2)之隔板(8)侧。(*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摩轮棒。现于市面上的按摩机均是体积较为庞大者,且需要电力的起动运作,虽相当实用,对消除疲劳及增进血液循环也有作用,然而此种按摩机仅适用于室内有电源来源的场所中操作使用,并不适合外出随身使用。再者,换成使用毋需用电之小型手持按摩器,虽无须用电且可适用于各地点,但却只能定点放施压刺激,而无法做滚行全身各部位之按摩。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能定点施压刺激且能滚行按摩全身的按摩轮棒。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产品由按摩杆、按摩棒体及按摩轮所组合而成,按摩杆之前后两端各有一按摩凸点,且于杆身部分设有一手持凸点;按摩棒体为一中空管体,其内部之中央部分为一置物孔,此置物孔放置按摩杆,按摩棒体前端设有两隔板,该隔板前缘为圆弧造形,且于两隔板之相对位置设有铆钉孔,再者按摩棒体中央设有手持凸点,后端设有按摩凸尖,其为一凸出于按摩棒体外之圆尖形体,按摩棒体尾部设有一帽盖,且棒体尾部端面上设有一与置物孔口相连的凹孔;按摩轮为一周缘凸设有按摩凸粒、中央设有一铆钉孔之轮体,它有3~5个,按摩轮利用铆钉轴设在按摩棒体之隔板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之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按摩轮之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之组合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按摩腿部之实施图。图6为本技术按摩手部之实施图。图7、图8为本技术按摩脚底之实施图。图9为本技术按摩杆之实施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在脚背部位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在小腿部位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在背部部位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在前胸部位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在脚心部位示意图。参阅图1所示,按摩轮棒由按摩杆(1)、按摩棒体(2)及按摩轮(3)所组合而成,按摩杆(1)之前后两端各有一按摩凸点(4)、(5),按摩凸点(4)、(5)为大小不同者(其中按摩凸点(4)较按摩凸点(5)小而尖),且于杆身部分设有一手持凸点(6),以利手之握持。按摩棒体(2)则是一中空管体,其内部之中央部分为一置物孔(7),此置物孔(7)则是供放置前述之按摩杆(1)所设置的;按摩棒体(2)前端之两隔板(8)前缘为圆弧造形,该两隔板(8)之相对适当位置开设铆钉孔(9),此隔板(8)之主要功用系为轴固及间隔按摩轮(3);再者,按摩棒体(2)中央亦设置有手持凸点(10),与前述按摩杆(1)上之手持凸点(6)相同,均是为了利于手之握持方便;又,按摩棒体(2)后端设置有按摩凸尖(11),主要是利用此按摩凸尖(11)上之凸出部份,来定点施压按摩酸痛部位,以达到消除疲劳之目的(亦可参阅图7所示),另在按摩棒体(2)尾部端面上与置物孔(7)口相连之凹孔(12)的设置系为了当帽盖(13)与按摩棒体(2)盖合时,欲再度打开时即以此凹孔(12)作为扳翘起帽盖(13),至于按摩轮(3)系为一周缘凸设有7个按摩凸粒(14),且中央设有一铆钉孔(15)之轮体,按摩摩轮(3)利用铆钉(16)轴设在按摩棒体(2)之隔板(8)侧,使用者使用时即是利用按摩轮(3)以铆钉(16)为其轴心作圆周旋转,并便7个按摩凸粒(14)按摩身体,以达消除疲劳之目的。参阅图2所示,图中揭示按摩棒体(2)内部中空之置物孔(7)系为一圆孔,帽盖(13)与按摩棒体(2)之盖合,则是利用帽盖(6)上之卡制凸缘(17)与按摩轮棒(2)上之置物孔(7)相互的配合,至于按摩轮(3)则是利用铆钉(16)与按摩棒体(2)结合在一起(亦可参阅图4所示)。参阅图3所示,按摩轮(3)系为一周缘均布有7个按摩凸粒(14)(亦可视其需求将按摩凸粒(14)增减之),而其每个按摩凸粒(14)系为一凸端圆弧造形之浮凸点,按摩轮(3)之中心则穿设一铆钉孔(15)。参阅图4所示,按摩棒(2)前端之三个按摩轮(3)系以铆钉(16)轴设结合之,且三个按摩轮(3)则分置于两隔板(8)两侧、与两隔板(8)之间,并以铆钉(16)为其中心可做个别圆周运动,以按摩身体酸痛部,达到消除疲劳之目的。参阅图5所示,图中揭示按摩轮棒于按摩腿部时,只须用手握持按摩棒体(2),将按摩轮(3)放置于酸痛处,前后往复移动即可达到消除酸痛之功用,至于手部的按摩亦是如此操作即可,如图6所示。参阅图7所示,图中揭示按摩轮棒于按摩脚底时,可用手握持按摩棒体(2),将其尾部之按摩凸尖(11)放置于酸痛处稍施压力,往复移动按摩即可(亦可由图8看出)。参阅图9所示,图中揭示按摩杆(1)按摩脚底系利用其前端之按摩凸点(4)刺激脚底而达到消除疲劳酸痛之目的,而在使用此按摩杆(1)时亦可利用其尾端之按摩凸点(5)来达到消除疲劳之目的,而此两按摩凸点(4)、(5)之最大不同系前端按摩凸点(4)较后端之按摩凸点(5)小而尖,而能给使用者另一种使用上之选择。最后参阅图10~14所示,各图揭示本按摩轮棒,亦可用来按摩脚背、小腿、背部、前胸及利用按摩凸尖(11)指压刺激脚心。本技术利用按摩杆凸点、按摩棒凸尖及按摩轮上凸粒部位,来按摩身体各部位,如此不仅能达到定点施压刺激穴位,亦能利用手推按摩轮来滚行按摩全身,达到活络筋骨、促进血液循环、去除疲劳之功用,适合于使用者在任何地点及任何部位上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轮棒,它是由按摩杆(1)、按摩棒体(2)及按摩轮(3)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A.按摩杆(1)之前后两端各有一按摩凸点(4)、(5),且于杆身部分设有一手持凸点(6);B.按摩棒体(2)为一中空管体,其内部之中央部分为一置物孔(7),此置物孔(7)放置按摩杆(1),按摩棒体(2)前端设有两隔板(8),该隔板(8)前缘为圆弧造形,且于两隔板(8)之相对位置设有铆钉孔(9),再者按摩棒体(2)中央设有手持凸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乾盛
申请(专利权)人:邱乾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