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浆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58165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浆缠绕装置,包括缠绕机架、夹浆装置、缠绕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夹浆装置包括供浆桶和盛浆槽;缠绕装置包括胶管进入装置、第一组缠绕线筒、第二组缠绕线筒以及胶管输出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电机、变速机以及皮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夹浆缠绕装置可以在软管的橡胶内管和橡胶外管之间增加夹浆缠绕层以使软管的整体强度提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浆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制动软管大多采用在橡胶内管和橡胶外管之间增加加强层以提高软管的强度, 目前采用的加强层都是将纱线经过编织而成,这种编织层由于编织线过密,导致橡胶内管与 橡胶外管之间被阻隔,没有结合面,软管的整体强度较差。另外编织层通常需要内编织层和 外编织层,而这两层编织层只能分别编织,不能连续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在软管的橡胶内管和橡胶外管之间增 加夹浆缠绕层以使软管的整体强度提高的夹浆缠绕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夹浆缠绕装置,包括缠绕机架、夹浆装置、缠 绕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夹浆装置包括供浆桶和盛浆槽;缠绕装置包括胶管进入装置、第一组 缠绕线筒、第二组缠绕线筒以及胶管输出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电机、变速机以及皮带;所述 胶管进入装置包括第一支承口型构件、第一转筒、第一承载板以及第一分线盘;所述第一支 承口型构件由第一锁紧块固定在第一缠绕机架上,第一支承口型构件的内孔呈圆台形,且设 有管状物进口端和出口端;第一分线盘在第一支承口型构件的出口端处与第一支承口型构件 固定连接;第一转筒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承口型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筒上固定有第一皮 带轮;第一支承口型构件、第一转筒和第一分线盘的轴线均相同;所述第一承载板与第一转 筒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组缠绕线筒有24个缠绕线筒,各缠绕线筒固定在第一承载板上 ;第一组缠绕线筒的每个缠绕线筒的筒芯上还固定有一个涨力器;所述胶管输出装置包括第 二支承口型构件、第二转筒、第二承载板以及第二分线盘;所述第二支承口型由第二锁紧块 固定在缠绕机架上,第二支承口型构件的内孔呈圆柱形,且设有管状物进口端和出口端;第 二分线盘在第二支承口型构件的出口端处与第二支承口型构件固定连接;第二转筒通过轴承 与第二支承口型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筒上固定有第二皮带轮;第二支承口型构件、第 二转筒和第二分线盘的轴线均相同;所述第二承载板与第二转筒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组缠绕线筒有24个缠绕线筒,各缠绕线筒固定在第二承载板上;第二组缠绕线筒的每个缠绕 线筒的筒芯上还固定有一个涨力器;所述盛浆槽固定在缠绕机架上,并位于胶管进入装置和 胶管输出装置之间,盛浆槽中设有刮浆板;所述供浆桶固定在缠绕机架上且位于盛浆槽的上 方,并通过设有开关的输浆管与所述盛浆槽连通;所述电机通过变速机的输出轴输出动力, 变速机的一根输出轴的端头上固定有第一输出带轮,该输出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皮带轮 相连接。变速机的另一根输出轴的端头上固定有第二输出带轮,该输出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 第二皮带轮相连接。夹浆装置还包括溢浆盘、溢浆软管和胶浆接收槽;溢浆盘固定在缠绕机架上,盛浆槽坐 落在溢浆盘中;胶浆接收槽位于溢浆盘的下方;溢浆盘上设有出浆口;溢浆软管的一端套在 溢浆盘的出浆口处,溢浆软管的另 一端伸入盛浆槽中。胶管进入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一定位套;第一支撑架固定在缠绕机架上,第一定 位套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一定位套的轴线与第一分线盘的轴线相同,且第一定位套的后 端伸入第一分线盘中;胶管输出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架和第二定位套;第二支撑架固定在缠 绕机架上,第二定位套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第二定位套的轴线与第二分线盘的轴线相同, 且第二定位套的后端伸入第二分线盘中。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的夹浆缠绕装置用于在橡胶内管外先缠 绕一层内缠绕线,再浸渍胶浆,最后再缠绕一层外缠绕线,从而形成加强层,该加强层中的 胶浆会分别渗透到内外缠绕线的间隙中形成胶丁,而内外胶丁则分别与橡胶内管和橡胶外管 胶合在一起,从而使橡胶内管与橡胶外管胶合在一起提高软管的整体强度,并且定位性能较 好。(2)本技术的胶管进入装置和胶管输出装置均设有供胶管传动的支承口型,而胶 管进入装置中的支承口型的内孔设计呈圆锥形,这样避免了橡胶内管进入缠绕机体后由于压 力导致的堵赶胶现象。(3)本技术的夹浆缠绕装置可以连续生产加强层,大大提高了 效率。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夹浆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中的胶浆进入装置中的第一支承口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如下缠绕机架20,夹浆装置l,供浆桶ll,盛浆槽12,胶浆接收槽13,输浆管14,溢浆软管15,刮浆板16,阀门17,溢浆盘18,缠绕装置2,第一锁紧块20-l,第二锁紧块20-2,胶管进入装置21,第一支承口型构件 21-1,第一转筒21-2,第一承载板21-3,第一分线盘21-4,第一支撑架21-5,第一定位套 21-6,第一组缠绕线筒22,涨力器22-l,第二组缠绕线筒23,涨力器23-l,胶管输出装置 24,第二支承口型构件24-l,第二转筒24-2,第二承载板24-3,第二分线盘24-4,第二支撑 架24-5,第二定位套24-6,控制装置3,电机31、变速机32,第一皮带33-l,第二皮带33-2,第一皮带轮34-1,第 二皮带轮34-2。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和图2,本技术的夹浆缠绕装置包括缠绕机架20、夹浆装置l、缠绕装置2以及 控制装置3;夹浆装置1包括供浆桶11和盛浆槽12;缠绕装置2包括胶管进入装置21、第一组 缠绕线筒22、第二组缠绕线筒23以及胶管输出装置24;控制装置3包括电机31、变速机32以 及皮带33-l、 33-2。胶管进入装置21包括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第一转筒21-2、第一承载板21-3以及第一 分线盘21-4;所述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由第一锁紧块20-1固定在第一缠绕机架20上,第一 支承口型构件21-1的内孔呈圆台形,且设有管状物进口端和出口端;第一分线盘21-4在第一 支承口型构件21-1的出口端处与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固定连接;第一转筒21-2通过轴承与 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筒21-2上固定有第一皮带轮34-1;第一支承口 型构件21-1、第一转筒21-2和第一分线盘21-4的轴线均相同;所述第一承载板21-3与第一转 筒21-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组缠绕线筒22有24个缠绕线筒,各缠绕线筒固定在第一承 载板21-3上;第一组缠绕线筒22的每个缠绕线筒的筒芯上还固定有一个涨力器22-l。胶管进 入装置21还包括第一支撑架21-5和第一定位套21-6;第一支撑架21-5固定在缠绕机架20上, 第一定位套21-6固定在第一支撑架21-5上,第一定位套21-6的轴线与第一分线盘21-4的轴线 相同,且第一定位套21-6的后端伸入第一分线盘21-4中。胶管输出装置24包括第二支承口型构件24-l、第二转筒24-2、第二承载板24-3以及第二 分线盘24-4;所述第二支承口型24-2由第二锁紧块20-l固定在缠绕机架20上,第二支承口型 构件24-l的内孔呈圆柱形,且设有管状物进口端和出口端;第二分线盘24-4在第二支承口型 构件24-l的出口端处与第二支承口型构件24-l固定连接;第二转筒24-2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承 口型构件24-l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筒24-2上固定有第二皮带轮34-2;第二支承口型构件624-1、第二转筒24-2和第二分线盘24-4的轴线均相同;所述第二承载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浆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机架(20)、夹浆装置(1)、缠绕装置(2)以及控制装置(3);夹浆装置(1)包括供浆桶(11)和盛浆槽(12);缠绕装置(2)包括胶管进入装置(21)、第一组缠绕线筒(22)、第二组缠绕线筒(23)以及胶管输出装置(24);控制装置(3)包括电机(31)、变速机(32)以及皮带(33-1、33-2); 所述胶管进入装置(21)包括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第一转筒(21-2)、第一承载板(21-3)以及第一分线盘(21-4); 所述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由第一锁紧块(20-1)固定在第一缠绕机架(20)上,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的内孔呈圆台形,且设有管状物进口端和出口端;第一分线盘(21-4)在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的出口端处与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固定连接;第一转筒(21-2)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筒(21-2)上固定有第一皮带轮(34-1);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第一转筒(21-2)和第一分线盘(21-4)的轴线均相同;所述第一承载板(21-3)与第一转筒(21-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组缠绕线筒(22)有24个缠绕线筒,各缠绕线筒固定在第一承载板(21-3)上;第一组缠绕线筒(22)的每个缠绕线筒的筒芯上还固定有一个涨力器(22-1); 所述胶管输出装 置(24)包括第二支承口型构件(24-1)、第二转筒(24-2)、第二承载板(24-3)以及第二分线盘(24-4);所述第二支承口型(24-1)由第二锁紧块(20-1)固定在缠绕机架(20)上,第二支承口型构件(24-1)的内孔呈圆柱形,且设有管状物进口端和出口端;第二分线盘(24-4)在第二支承口型构件(24-1)的出口端处与第二支承口型构件(24-1)固定连接;第二转筒(24-2)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承口型构件(24-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筒(24-2)上固定有第二皮带轮(34-2);第二支承口型构件(24-1)、第二转筒(24-2)和第二分线盘(24-4)的轴线均相同;所述第二承载板(24-3)与第二转筒(24-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组缠绕线筒(23)有24个缠绕线筒,各缠绕线筒固定在第二承载板(24-3)上;第二组缠绕线筒(23)的每个缠绕线筒的筒芯上还固定有一个涨力器(23-1); 所述盛浆槽(12)固定在缠绕机架(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浆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机架(20)、夹浆装置(1)、缠绕装置(2)以及控制装置(3);夹浆装置(1)包括供浆桶(11)和盛浆槽(12);缠绕装置(2)包括胶管进入装置(21)、第一组缠绕线筒(22)、第二组缠绕线筒(23)以及胶管输出装置(24);控制装置(3)包括电机(31)、变速机(32)以及皮带(33-1、33-2);所述胶管进入装置(21)包括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第一转筒(21-2)、第一承载板(21-3)以及第一分线盘(21-4);所述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由第一锁紧块(20-1)固定在第一缠绕机架(20)上,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的内孔呈圆台形,且设有管状物进口端和出口端;第一分线盘(21-4)在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的出口端处与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固定连接;第一转筒(21-2)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筒(21-2)上固定有第一皮带轮(34-1);第一支承口型构件(21-1)、第一转筒(21-2)和第一分线盘(21-4)的轴线均相同;所述第一承载板(21-3)与第一转筒(21-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组缠绕线筒(22)有24个缠绕线筒,各缠绕线筒固定在第一承载板(21-3)上;第一组缠绕线筒(22)的每个缠绕线筒的筒芯上还固定有一个涨力器(22-1);所述胶管输出装置(24)包括第二支承口型构件(24-1)、第二转筒(24-2)、第二承载板(24-3)以及第二分线盘(24-4);所述第二支承口型(24-1)由第二锁紧块(20-1)固定在缠绕机架(20)上,第二支承口型构件(24-1)的内孔呈圆柱形,且设有管状物进口端和出口端;第二分线盘(24-4)在第二支承口型构件(24-1)的出口端处与第二支承口型构件(24-1)固定连接;第二转筒(24-2)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承口型构件(24-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筒(24-2)上固定有第二皮带轮(34-2);第二支承口型构件(24-1)、第二转筒(24-2)和第二分线盘(24-4)的轴线均相同;所述第二承载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浩渊蒋志红谢颂章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东海橡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