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式辉专利>正文

针灸并用的皮肤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81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灸并用的皮肤保护器,属于刺激人体特定反射点器械的辅助用品,或用于医药学目的护理用容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盒底与围壁构成的盒体;其盒底形成有直径大于针柄的过针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采用不传热的阻燃纸板或其他材料加工成型,也可用耐热阻燃的工程塑料注塑成型,或陶瓷材料加工成型,使其放置稳重,不易倾覆为宜。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针灸并用施治时,收集自然下落的艾灰和尚未燃尽的艾绒,避免其污染人体、衣物,并防止皮肤和衣物烧伤;治疗后燃尽的艾灰可集中清理。(*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刺激人体特定反射点器械的辅助用品,或用于医药学目的护理用容器,具体是一种针灸并用的皮肤保护器
技术介绍
针法和灸法都属于中医的外治法,即在人体的腧穴上施予治疗性刺激,并通过经络而起到调整营卫、气血、脏腑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伤寒论》中记载的“温针”就是在毫针的针尾加艾燃的方法,在针体刺入穴位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将燃烧艾柱的温热也导入穴位,是针刺与艾灸的综合应用。但是,艾柱燃烧后的艾灰和未燃尽的艾绒散落在针刺穴位周围的皮肤上或衣被上,常常污及身体和衣被,甚至引发皮肤烧伤,或烧坏衣物,给医务人员和患者带来麻烦,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引起医患纠纷。传统的隔姜灸是在灸取的穴位上敷上一块鲜姜片,使温热入内;或在针刺部分铺垫纸张收集艾灰,但仍未能解决艾灰和未燃尽的艾绒滚落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针灸并用施治时,艾灰和未燃尽的艾绒散落污染、烧伤皮肤和衣物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针灸并用的皮肤保护器。本技术是按以下技术方按实现的。一种针灸并用的皮肤保护器,包括盒底与围壁构成的盒体;其盒底形成有直径大于针柄的过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灸并用的皮肤保护器,包括盒底与围壁构成的盒体,其特征在于盒底形成有直径大于针柄的过针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并用的皮肤保护器,包括盒底与围壁构成的盒体,其特征在于盒底形成有直径大于针柄的过针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灸并用的皮肤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盒体的方形盒底周围形成有直边围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并用的皮肤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盒体的矩形盒底周围形成有直边围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并用的皮肤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盒体的圆形盒底周围形成有圆形围壁。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式辉
申请(专利权)人:董式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