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仪器智能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1775 阅读:5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减震器,在外壳底端安装有油缸,油缸内部放置活塞与弹簧,活塞底部安装有减震橡胶。在油缸顶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仪器外壳底端与活塞杆底端安装有超声测距探头。超声测距探头可以测量本减震器与井底的距离是否接近危险距离;压力传感器可以通知地面人员仪器是否已经发生碰撞与是否已经恢复正常状态;碰撞时减震橡胶发生弹性变形,推动活塞向上运动挤压油缸内液体和气体,压缩弹簧,从而有效延长撞击时间,降低撞击冲击力,起到明显的减震作用。减震器离开地面后,活塞可以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碰撞前状态,为下一次动作做准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石油测井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测井仪器减 震的石油测井仪器。
技术介绍
在测井作业或仪器打捞作业时,仪器在下放的过程中有时会碰撞到已 知或未知的障碍物,例如由于电缆长度拉伸和深度测量差造成仪器在接近井底时无法准 确停止下放,使仪器与井底发生碰撞。特别是近年来组合测井仪器越来越多,重量大, 长度长,传感器多,结构更加精密。目前的石油测井仪器中,大部分在底部安装橡胶套 做为减震垫,有的甚至没有减震结构。橡胶套的减震效果非常有限,发生碰撞时经常会 导致仪器发生故障,给测井作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安装于测井仪器串的最底端,其的目的是对改进现有橡胶 减震器,提供一种可以检测井底或井中障碍物位置,降低测井仪碰撞冲击力,减震效果 明显,同时可以通知地面人员仪器即将或已经发生碰撞的智能减震器。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减震器包括外壳、弹簧、油缸、活塞、螺钉、螺 母、减震橡胶、支撑套管、密封胶垫、超声测距探头、压力传感器、采集与通信电路、 电源和丝扣,其特征在于油缸位于减震器下端,外壳内部,开口向下,活塞上端位于油缸内部,下端活 塞杆通过螺纹与减震橡胶相连。弹簧位于油缸与活塞之间。支撑套管位于活塞与减震橡 胶之间。螺钉通过螺纹固定于外壳下部,螺钉末端穿出油缸内壁。超声测距探头分别位 于仪器外壳底端和活塞杆底端。压力传感器位于油缸顶端,通过螺纹与螺母相连。密封 胶垫位于螺母与仪器外壳之间。采集与通信电路和电源位于仪器上端内部,丝扣位于仪 器最上端。所述支撑套管与活塞各自开有小孔,可使液体流过。所述超声探头与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方向均向下。采集与通信电路可以采集超声探头的回波幅度和到时,通过数据总线发送到测 井仪器串的数传短节或地面,同时可以接收地面或数传短节的命令。本智能减震器正常工作时,泥浆等井下液体通过支撑套管与活塞上的小孔向油 缸渗透,超声测距探头发射声波后接收到的回波幅度较小,到时较大,压力传感器的压 力值也较小,可以认定仪器未发生碰撞。在接近井底时,超声测距探头的接收到的回 波的幅度增大,到时减小,当幅度超过一定幅度值,或到时小于一定值时,发出报警数 据,通知地面操作人员仪器即将发生碰撞,需及时采取措施。如果未及时采取措施,导致仪器发生碰撞时发生如下状况1.减震橡胶与地面接触,受力发生弹性变形,减小了碰撞冲击力;2.减震活塞受到减震橡胶阻力,向上压缩减震弹簧,进一步减小碰撞冲击力;3.渗透到油缸的液体和油缸内的剩余井液由于受到活塞挤压,会通过活塞与支 撑套管上的小孔向外排除,由于孔径较小,延长了排出的时间,使活塞向上运动时间变 长;4.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增大,通知地面操作人员仪器已经发生碰撞。通过上述过程,延长了碰撞止动时间,降低了碰撞冲击力,起到了明显的减震 作用,从而降低了碰撞时其它仪器损坏的概率。碰撞后,当仪器开始上提时,弹簧会逐渐恢复原有长度,从而推动活塞向下运 动,使减震器恢复碰撞发生前的状态,为下一次可能发生的碰撞做好减震准备。同时, 压力传感的压力值减小,通知地面人员仪器已经离开地面,当仪器离开井底一定距离 后,超声测距探头接收到的回波减小,当小于一定值时,通知地面人员仪器已经到达安 全深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可以探测井底距离,提前通知地面人员仪器即将发生碰 撞,并可在发生碰撞时测量碰撞力的大小,有效降低碰撞冲击力,减小仪器由于碰撞而 发生的损坏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智能减震器的实施实例的半剖面视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外壳1上部装有丝扣8,与其它测井仪器相连。外壳 1中间为挡板结构,油缸3上端与挡板接触。油缸3与外壳1的轴心为通孔,压力传感器 12上端为螺纹结构,穿过油缸3与外壳1的通孔后,用螺母11紧密固定,起到固定油缸 3与部分密封作用。在螺母11与外壳1之间为密封胶垫2。活塞4位于油缸3内部,活 塞杆6通过螺纹与减震橡胶7连接,支撑套管16位于减震橡胶7与活塞4之间,发生碰 撞时起到支撑减震橡胶7的作用。弹簧13位于油缸3内部,活塞4上端。螺钉14顶部 有螺纹结构,可以固定在仪器外壳1底端,它的底部穿过油缸3内壁,突出部分可以阻止 活塞4滑出油缸3。超声探头5和超声探头15位于仪器外壳1的底端,以外壳1轴心为 对称轴对称安装,超声探头17位于活塞杆6的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油缸(3)位于减震器外壳(1)内部下端,开口向下,活塞(4)上端位于油缸(3)内部,下端活塞杆(6)通过螺纹与减震橡胶(7)相连,弹簧(13)位于油缸(3)与活塞(4)之间,支撑套管(16)位于活塞(4)与减震橡胶(7)之间,螺钉(14)通过螺纹固定于外壳(1)下部,超声测距探头(5、15、17)分别位于仪器外壳(1)底端和活塞杆(6)底端,压力传感器(12)位于油缸(3)顶端,通过螺纹与螺母(11)相连,密封胶垫(2)位于螺母(11)与仪器外壳(1)之间,采集与通信电路(9)和电源(10)位于仪器上端内部,丝扣(8)位于仪器最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油缸(3)位于减震器外壳(1)内部下端,开口向 下,活塞(4)上端位于油缸(3)内部,下端活塞杆(6)通过螺纹与减震橡胶(7)相连,弹 簧(13)位于油缸(3)与活塞⑷之间,支撑套管(16)位于活塞⑷与减震橡胶(7)之 间,螺钉(14)通过螺纹固定于外壳(1)下部,超声测距探头(5、15、17)分别位于仪器 外壳(1)底端和活塞杆(6)底端,压力传感器(12)位于油缸(3)顶端,通过螺纹与螺母 (11)相连,密封胶垫⑵位于螺母(11)与仪器外壳⑴之间,采集与通信电路(9)和电 源(10)位于仪器上端内部,丝扣(8)位于仪器最上端。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军刘慧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脉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