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春明专利>正文

多点滚动足底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130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点滚动足底按摩器,包括凹状壳体(1)内的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上设有涡轮涡杆机构并驱动设于壳体(1)内壁上的通轴(3),通轴(3)上设有的两个滚筒(4)上有多个可滚动的按摩体(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即可用电机驱动,也可使用者足部来回运动进行按摩,对骨胳缝隙和肌肉的按摩交替反复进行,可加大肌肉的收缩比,更好的改善微循环。(*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医疗保健器械,具体是指一种按摩保健器,进一步是指一种对人体足底进行按摩的器械。人体足部有64个反射区和6条经络线,它们都位于骨胳和肌肉的缝隙中,对足部反射区进行按摩,可以促进微循环,刺激穴体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目前足底按摩器械已有面市,其主要结构是在支承架上设有可滚动的按摩体,将足底置于按摩体的表面来回运动,对足底反射区进行按摩,上述的按摩体大体上是近似圆型,其按摩效果不甚理想。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公开一种可对足底反射区深部进行强渗透力的按摩器。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凹状壳体1和置于壳体1内的电机2,关键是电机2的输出轴上设有涡轮涡杆机构,并驱动设于壳体1+内壁上的通轴3,通轴3上设有的两个滚筒4,上有多个可滚动的按摩体5。当电机启动后,通过涡轮涡杆机构驱动通轴3转动,进而带动滚筒4转动,按摩体5相应运动,则可对人体的足部进行按摩。本技术结构简单,电机启动,可进行按摩,电动不启动,由于按摩体5可相对滚筒4转动,人体足部在来回运动时亦可进行按摩,因此使用极为方便,有利于人体健康,促进微循环。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盖外型图。图3为本技术的滚筒的侧视图。图4为月型按摩体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圆型按摩体的立体结构图。请参见图1-图5,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凹状壳体1和置于壳体1内的电机2,电机2位于凹状壳体1内的内底一侧,电机2的输出轴上设有涡轮涡杆机构,其主要是驱动壳体内壁上的通轴3转动,通轴3上设有两个滚筒4,滚筒4上有多个可滚动的按摩体5,所述的按摩体5为月型,即轴向分布为两外端半径最大,逐渐曲线过渡为中音半径最小,在两外端半径最大处的表面设有多个微小凸起;所述的按摩体5为圆型,即轴向分布为两外端半径最小,逐渐曲线过渡为中间半径最大,表面为波浪状或花瓣状;按摩体5在滚筒4上的分布为沿半径方向构成二环以上,每一环按摩体5为多个,且月型按摩体和圆型按摩体相互交错设置;在壳体上设有一上盖6,其上开有两个开口7,正好将滚筒露出;在所述的滚筒4和电机2之间有一可隔绝水的隔板,将壳体1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腔体,在需要时,可在按摩体所在的腔体内放入热水,按摩的同时可对足部加热,可提高按摩的治疗保健效果。本技术按摩时,月型按摩体在运动中能将力渗透到足部骨胳的缝隙中,它的两端能延伸足部骨胳两侧依次运动,能准确地按压足部反射区,由于足部骨缝被按压,有深度,所以反射作用会提高,圆型按摩体在运动中按压肌肉,由于月型按摩体和圆型按摩体是相互交错设置,故圆型按摩体是在月型按摩体按压足部后半秒左右按压肌肉,同时在按摩肌肉半秒后重复按摩足部骨缝,这种相互反复按摩会使足部肌肉的收缩比加大,使足部微循环在短时回内得到改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点滚动足底按摩器,包括凹状壳体(1)内的电机(2),其特征在于电机(2)的输出轴上设有涡轮涡杆机构并驱动设于壳体(1)内壁上的通轴(3),通轴(3)上设有的两个滚筒(4)上有多个可滚动的按摩体(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滚动足底按摩器,包括凹状壳体(1)内的电机(2),其特征在于电机(2)的输出轴上设有涡轮涡杆机构并驱动设于壳体(1)内壁上的通轴(3),通轴(3)上设有的两个滚筒(4)上有多个可滚动的按摩体(5)。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体(5)为月型,即轴向分布为两外端半径最大,逐渐曲线过渡为中间半径最小,在两外端半径最大处的表面设有多个微小凸起。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体(5)为圆型,即轴向分布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杨春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