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景波专利>正文

康复助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450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康复助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康复助步器包括上小下大的两个不封闭的支撑环、三条支腿及支腿下端的转轮;支腿的高度达到病人站立状态时的腋下,三条支腿呈上收下放的三角架式分别与上、下支撑环连结;上支撑环联接于三条支腿的顶端,下支撑环联接于三条支腿的中上部;其中有两条支腿分别与上、下支撑环的环端相联,所述的两条支腿定义为后支腿,另一条支腿联结于支撑环的中部,所述的另一条支腿定义为前支腿;各支腿下端有转轮,其中前支腿下端的转轮为万向轮;支撑环的大小恰好宽松地容下一个人,支撑环的开口的大小足以使一个人轻松进入环中。(*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残病员用具,具体涉及一种辅助残病员站立、移步、康复,从而方便对其护理的用具。
技术介绍
因病、瘫、残而无法起床行走的病人,对其护理难度相当大。体力不强的护理人员,一个人很难完成对病人全面、周到的护理。目前对这类病人最得力的用具是轮椅,轮椅使他们不再仅仅卧床于房间中,而是能够实现坐立,并可以被护理人员推到任何可能到达的地方散步游玩。但是仅仅有轮椅,对残病员的活动范围及对他们的护理仍存在以下问题1、将残病员由床上向轮椅上放或者相反,仍是只凭一个体力不强的护理人员很难单独完成的工作。2、残病员除了卧床就是坐轮椅,如果要站立,甚至移步,而只有依靠一人或二人的搀扶才能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依靠本器械的支撑帮助瘫痪的病人独自站立、移步,甚至进行康复煅炼的器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康复助步器,包括上小下大两个不封闭的支撑环、三条支腿及支腿下的转轮。支腿的高度达到病人站立状态时的腋窝下,支撑环的大小能够宽松地容下一个人在环中,支撑环的开口的大小,足以使一人轻松进入环中;上支撑环的两端部设有腋窝垫板。三条支腿呈上收下放式,以三角架的形式分别与两个支撑环稳定联结,其中两条支腿分别与支撑环的开口端连结,所述这两条支腿定义为后支腿,另一条支腿在支撑环中部处与之连结,所述另一条支腿定义为前支腿。各支腿下端设有转轮,其中前支腿下端转轮为万向转轮。两个后支腿中上部设有把手。支腿上可设置调节支腿高度的调节装置。例如,在支腿下端装置调节锣杆。这种情况,三条支腿应为管材制成。锣母固定在支腿管下口处,调节锣杆由下方通过镙母插入支腿中。固定的镙母下还可设加紧固锣母。转轮与螺杆固定连结。本技术还设有丁字带,丁字带一端挂在支撑环前部,另两端分别挂在下支撑环的后端或把手上。使用状态是病人骑坐在丁字带上。本技术还设有拉绳系统,拉强系统由猴皮筋、脚环、拉绳、滑轮组成。连结顺序是猴皮筋一端挂在一条后支腿下部,一端连着脚环,脚环同时又与拉绳相连,拉绳通过挂在前支腿下方及下支撑环上的滑轮改变方向后,拉绳未端搭在方便护理者拉到的地方。为了瘫病员进行康复训练,本技术还设有手摇柄、脚踏柄。手摇柄、脚踏柄可分别装置在前支腿的上下部位,脚踏柄类似于自行车脚踏柄。为了方便携带,本技术可以制作成任何可以折叠的方式。例如各联结点以锣丝、锣母联结,拆卸后携带;三条支腿为拉杆式,不用时将拉杆推进,减小体积;支撑环分制成两段圆弧,以合页联接。本技术的优点是1、利用本技术,仅需一名护理人员就可以轻松完成对瘫病员的护理。例如要将病人由床上放到轮椅上时,将本技术作为一个过渡,护理就变得非常容易了先将病人扶到本技术的康复助步器中,使病人的上肢架在上支撑环上,然后再将轮椅放在病人身后,再扶病人坐在轮椅上。反之亦然。2、突破了过去彻底瘫痪病人只能卧床或坐轮椅的限制,实现了病人依靠康复助步器对身体的支撑而独自站立甚至移步的目的,延伸了病人行为活动的范围。3、病人骑坐在丁字带上,分担了病人上肢及腋窝的支撑力,使病人更舒适、安全。4、拉绳系统的设置,能够通过护理员对拉绳未端的拉动,带动病人的腿被动地做屈伸活动,对于下肢无行动能力的病人能起到康复煅炼的目的。5、由于支腿下的转轮及万向轮的设置,使稍有活动能力的病人,可以被康复助步器撑架着安全可靠地自行站立、任意方向移步,并且可以通过手摇柄、脚踏柄进行上、下肢的康复训练。6、折叠式的设计,方便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康复助步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康复助步器由三条支腿1、2呈三角架状(即上收下放式)与上下两个支撑环3、4稳固相联在一起。支腿1、2的高度达到病人腋下位置。上支撑环3较小,下支撑环4较大,两个支撑环是不封闭的,其开口的大小足以使一个人较轻松地进入环内。环的形状一般是圆形,其大小能宽松地容下一个人站立其中。上支撑环3联结于三条支腿1、2的顶端,上支撑环3的环端的一段各有一块腋窝垫板7,为适应不同病人胖瘦的不同,腋窝垫板可以制作成可活动内倾式。下支撑环4在三条支腿1、2的中上部与之联结。支腿1、2的下端有转轮5,其中前支腿1下的转轮为万向轮,转轮上可设制动装置。为适应不同病人身高差异,本实施例的支腿下部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再与转轮5固定连结。所述的调节装置可以是调节镙杆,此种情况支腿1、2需是管材,调节方式是支腿管下口处固定一个镙母9,调节镙杆10由下方向上通过镙母9插入支腿1、2中,通过调节镙杆10插入支腿的深浅程度不同来改变支腿的高度。出于牢固稳定的考虑,固定的镙母9下方还可加一个起紧固作用的镙母11。后支腿1中上部有把手8,以方便护理员护理。为了使病人更舒适、安全、省力,本装置还设有丁字带6,丁字带6一端挂在前支腿1与下(或上)支撑环4(或3)的结合处,另两端分别挂在两后支腿2与下支撑环4的结合处,或者挂在把手8上。使用时,先使病人进入康复助步器内,再由护理员将丁字带6穿过病人裆部开把各端头挂在康复助器上,使病人骑坐在丁字带6上。为了使病人能够进行康复训练,本装置还设有拉绳系统及手摇柄、脚踏柄。如图1所示,拉绳系统由猴皮筋12、脚环13、拉绳14、滑轮15、16组成。连结方式是猴皮筋12一端挂在一条后支腿2上,另一端连脚环13,同时脚环13又与拉绳14相连,拉绳通过滑轮15、滑轮16改变方向后,拉绳未端17搭在把手8上。滑轮15挂在前支腿1的下部,滑轮16挂在下支撑环4上或者挂在前支腿1的中上部。拉绳系统的使用方式是病人进入康复助步器中后,一只脚伸入脚环13中,护理员拉动拉绳未端17,由于猴皮筋12的作用,病人的腿由于拉绳14的用力就能实现屈伸动作。手摇柄18设在前支腿1上部,脚踏柄19设在前支腿1下部。脚踏柄19类似于自行车脚踏板。对于稍有活动能力的病人,身体依靠康复助步器的支撑,上、下肢可分别利用手摇柄18、脚踏柄19进行康复训练。本技术上还可加设其他康复健身训练设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助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康复助步器包括上小下大的两个不封闭的支撑环、三条支腿及支腿下端的转轮;支腿的高度达到病人站立状态时的腋下,三条支腿呈上收下放的三角架式分别与上、下支撑环连结;上支撑环联接于三条支腿的顶端,下支撑环联接于三条支腿的中上部;其中有两条支腿分别与上、下支撑环的环端相联,所述的两条支腿定义为后支腿,另一条支腿联结于支撑环的中部,所述的另一条支腿定义为前支腿;各支腿下端有转轮,其中前支腿下端的转轮为万向轮;支撑环的大小恰好宽松地容下一个人,支撑环的开口的大小足以使一个人轻松进入环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助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支腿上设有高度调节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助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条支腿为管材支腿,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是在各支腿管的下口处固定一个镙母,调节镙杆由下方向上插入支腿中,转轮联结在调节镙杆上。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康复助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康复助步器配备有丁字带,丁字带的三个端头挂于康复助步器的中上部。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康复助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康复助步器配备有拉绳系统,所述的拉绳系统包括猴皮筋、脚环、拉绳、滑轮;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景波
申请(专利权)人:郭景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