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鞠作泉专利>正文

穴位埋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4273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医疗器具。克服传统的埋线器具操作繁琐、无菌技术难掌握及埋线效果不好的问题。它由穿刺手柄、针头及手柄内可滑动的、固定针芯的活塞等组成。具有操作方便、无污染,可满足埋线的不同长度和深度的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穴位埋线器本技术涉及了一种通过穴位埋线治疗疾病的辅助医疗器具。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疾病疗效确切,已被临床上广泛应用,但目前却没有理想的专用埋线器具,只能借用皮肤缝合针和腰椎穿刺针,缝合针埋线需用持针钳,辅无菌洞巾,操作繁琐,多穴位同时埋线无菌技术难以掌握,埋线的长度及埋藏深度受限,且埋线不平直,线头易漏出皮外引起局部感染。穿刺针埋线,穿刺时手持针梗,易污染穿刺针,且穿刺针握持不稳,穿刺的方向和深度难掌握,埋线时需双手操作,配合不好易造成埋线卷曲,达不到治疗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临床医生使用方便的穴位埋线专用器具,以克服传统埋线器具操作繁琐,无菌技术难以掌握,埋线埋植不平直等缺陷。本技术穿刺手柄1为一开有纵行侧口的圆筒,前端聚成乳头6,按装穿刺针头2,筒内置有一中央固定针芯3的活塞4,按柄5通过侧口旋转固定在活塞4上,活塞4的粗度与圆筒内壁吻合,针芯3的粗度与针头2的内壁吻合,其长度根据针头2长度设定,要求按柄5向前推到底端,针芯3尖端恰好与针头2尖端平齐。本技术穿刺手柄1的侧口可标长度刻度,针头2上可凿有小孔作为刻度指示。埋线时,根据所需埋线的长度,将按柄5固定在相应刻度,用镊子把埋线装入针头2的针筒内,装到底剪断,针筒内埋线的长度即所需埋线长度。右手持穿刺手柄1,根据所需埋线的深-->度,将针头2刺入相应刻度,然后边退针,边用右手拇指向前推动按柄5到底,拔出针头,即可将埋线准确平直地埋入穴位。本技术具备如下优点:①是穴位埋线的专用器具,操作方便,埋线准确。②穿刺手柄1及针头2上标有长度刻度,可准确确定埋线的长度及进针的深度。③配有穿刺手柄1,穿刺方向易于掌握,穿刺过程中手始终不接触针头2,无菌技术易掌握,可同时进行多穴位埋线。④针头2长,可满足不同埋线长度及埋藏深度的需要。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针芯的活塞结构示意图。由图1知,本技术各部件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针头2长度7cm,9号腰穿针粗即可满足临床埋线需要,自针头2尖端始每隔2cm凿一小孔,共凿3个,用于指示穿刺深度。穿刺手柄1长度10cm,外径1.5cm,内径1.3cm,侧口宽0.5cm,长度8cm,旁边标有6cm刻度尺。由图2知,活塞4直径1.3cm,长度1cm,其连接的针芯3长度7.5cm。活塞4侧壁上有一镙孔,按柄5为一镙栓,活塞4通过手柄1末端装入圆筒内后,将按柄5旋于活塞4的镙孔内,穿刺手柄1即组装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穴位埋线器,其特征在于穿刺手柄1为一开有纵行侧口的圆筒,前端聚成乳头6,按装穿刺针头2,筒内置有一中央固定针芯3的活塞4,按柄5通过侧口旋转固定在活塞4上,活塞4的粗度与圆筒内壁吻合,针芯3的粗度与针头2的内壁吻合,其长度根据针头2长度设定,要求按柄5向前推到底端,针芯3尖端恰好与针头2尖端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位埋线器,其特征在于穿刺手柄1为一开有纵行侧口的圆筒,前端聚成乳头6,按装穿刺针头2,筒内置有一中央固定针芯3的活塞4,按柄5通过侧口旋转固定在活塞4上,活塞4的粗度与圆筒内壁吻合,针芯3的粗度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作泉王善海张梅李忠刚常光宇
申请(专利权)人:鞠作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