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萃取分离同一种元素两种价态离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41000 阅读:3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萃取分离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相萃取分离同一种元素两种价态离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含有同一种元素两种价态离子的水溶液中,依次加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无机强电解质盐和配位剂,充分混匀,得到混合溶液;2)调节步骤1)中混合溶液的pH,然后加入与水不互溶的有机萃取剂,充分混合、静置、离心,得到上中下三层共存的液-液-液三相体系,上层为有机相,中层为高分子聚合物的水相,下层为无机强电解质盐的水相,两种价态的离子分别萃取到上、中或下相中,实现同一种元素两种价态离子的萃取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实现了两种价态的同一元素的精细分离,解决了液-液萃取工艺回收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萃取分离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在自然环境中,一种元素往往存在着两种主要价态。两种价态的元素具有完全不同的化学行为和毒理学行为。例如铬(III)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 B2球蛋白的络合物是维持正常新陈代谢所不可缺少的,缺铬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相反,铬(VI)具有强的毒性,它的摄入可影响细胞的氧化还原,能与核酸结合,对消化道、呼吸道有刺激,有致癌、诱变作用,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锑(III)与人体红细胞具有高亲和性,其毒性是锑(V)的10倍左右,砷(III)比砷(V)毒性大很多。由此可见,元素的形态分析在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生理医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进行元素形态分析的有效途径是将简便可靠的分离方法与灵敏的检测手段相结合。已有文献报道的分离方法主要有共沉淀法、液-液萃取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吸附法、液膜萃取法及固相萃取法等。其中,液-液萃取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中分配性质的不同来实现分离的一种过程。液-液萃取由于分离效率高、能耗低、易于操作、适合大规模生产等特点,不但是重要的实验室分离技术,而且已经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相萃取分离同一种元素两种价态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含有同一种元素两种价态离子的水溶液中,依次加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无机强电解质盐和配位剂,充分混匀,得到混合溶液;2)调节步骤1)中混合溶液的pH,然后加入与水不互溶的有机萃取剂,充分混合、静置、离心,得到上中下三层共存的液-液-液三相体系,上层为有机相,中层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相,下层为无机强电解质盐的水相,两种价态的离子分别萃取到上、中或下相中,实现同一种元素两种价态离子的萃取分离,其中,所述元素为铁,两种价态为Fe(III)和Fe(II),所使用的配位剂为邻菲啰啉,邻菲啰啉与Fe(II)的摩尔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萃取分离同一种元素两种价态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含有同一种元素两种价态离子的水溶液中,依次加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无机强电解质盐和配位剂,充分混勻,得到混合溶液;2)调节步骤1)中混合溶液的pH,然后加入与水不互溶的有机萃取剂,充分混合、静置、 离心,得到上中下三层共存的液-液-液三相体系,上层为有机相,中层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相,下层为无机强电解质盐的水相,两种价态的离子分别萃取到上、中或下相中, 实现同一种元素两种价态离子的萃取分离,其中,所述元素为铁,两种价态为Fe(III)和!^e(II),所使用的配位剂为邻菲啰啉,邻菲啰啉与!^(II)的摩尔比为3 8 1,调节步骤1)所得铁离子混合溶液的pH为1 6,有机萃取剂为中性磷类萃取剂,所述元素为铬,两种价态为Cr(III)和Cr (VI),调节步骤1)所得铬离子混合溶液的pH 为3 6,有机萃取剂为磷酸二 O-甲基己基)酯,所述元素为钒,两种价态为V(IV)和V(V),所使用的配位剂为4-(2-吡啶偶氮)_间苯二酚,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与V (V)的摩尔比为1 3 1,调节步骤1)所得钒离子混合溶液的pH为4. 5 6. 5,有机萃取剂为磷酸二甲基己基)酯,所述元素为铊,两种价态为Tl (III)和Tl (I),所使用的配位剂为8-羟基喹啉或邻菲啰啉,8-羟基喹啉或邻菲啰啉与Tl (III)的摩尔比为3 5 1,调节步骤1)所得铊离子混合溶液的pH为3 6. 5,有机萃取剂为二环己烷-18-冠-6,所述元素为锑,两种价态为Sb (III)和Sb (V),所使用的配位剂为2- (5-溴-2-吡啶偶氮)-5- 二乙氨基酚,2- (5-溴-2-吡啶偶氮)-5- 二乙氨基酚与Sb (III)的摩尔比为2 3 1,调节步骤1)所得锑离子混合溶液的pH为0 2,有机萃取剂为异丙醚,所述元素为铱,两种价态为Ir(III)和Ir(IV),所使用的配位剂为2-(5-溴-2-吡啶偶氮)-5- 二乙氨基酚,2- (5-溴-2-吡啶偶氮)-5- 二乙氨基酚与Ir (IV)的摩尔比为1 2 1,调节步骤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洲谢铿黄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