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颜冰专利>正文

培育野山参不破土播种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38625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培育野山参不破土播种技术。领域:林业,技术要点:野山参就是人参,为和人工栽培的人参(园子参)区别开而得名野山参(山参),野山参是生长在深山密林下的生态环境里,培育野山参也必须选择这样的森林生态环境进行培育。培育野山参与天然生长的野山参所不同的就是要人工播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培育野山参不破土播种技术是在选好的林地内,将播种地表面上的枯枝落叶扒开,将种子播在土壤表面上,再将扒开的枯枝落叶复位,盖在种子上。这种不破土播种的人参有40%是横躺着生长,根系多分布在土壤上层,随着生长年龄的增长,人参整体向土壤下层移动,培育出的人参参形较短,根系较长,颜色发黄,表皮褶皱多,参形和天然生长的野山参完全一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培育野山参不破土播种技术
林业
技术介绍
野山参就是人参(俗称棒槌),为和人工栽培的人参(园子参)区别开而得名野山参(山参),野山参是生长在深山老林里的一种多年生宿根阴性草本双子叶植物,植物的根是珍贵的中药材,形似人形而得名人参,形似纺锤形而俗称棒槌。野山参现已濒临灭绝的边缘,多年来人们依靠人工栽培的人参(园子参)来满足市场需求,因其农药残留超标,出口受阻,价格下降,加之国家禁止毁林种参政策出台,园子参生产受到影响。随着国家森林管理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森林划归个人经营,为在林下培育野山参提供了契机。人们开始在林下种参,因其不掌握培育野山参技术,而采取培育园子参的做法,人工整地、作床、刨坑播种、抚育、用化学农药等,这样培育出的人参就不是野山参了。为了培育出真正的野山参,黑龙江省科技厅立项“野山参培育技术的研究”课题,我所承担了这个科研课题,研究出了“培育野山参不破土播种技术”。现有播种技术都是采用园子参的做法,将土壤刨成坑或沟,将种子播在坑或沟内,再覆平土壤。培育出的人参参形较长,根系较短,颜色发白,具有园子参的特点。不破上播种法生长的人参在土里有40 %是横躺着生长,根系分布在土壤上层,随着生长年龄的增加,人参整体向下移动,参形较短,根系较长,参的表皮褶皱多,颜色发黄,同天然生长的野山参完全一样,随着生长年龄的增长可培育出理想的“横灵体”参形,大大提高了人参的价值。野山参售价是园子参几百倍或几千倍,甚至几万倍,生长时间长、重量大、参形好的参按株论价,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一株不等。培育野山参不仅有较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生态效益,改变了传统毁林种参的模式,对于维扩森林的立体经营有着重要意义。黑龙江省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生态大省,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 46.8%,野山参培育技术的推广将为黑龙江省发展经济提供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是“培育野山参不破土播种技术”野山参是生长在深山密林下的一种多年生草本珍贵药用植物,培育野山参也必须选择这样的森林生态环境进行培育。培育野山参与天然生长的野山参所不同的就是要人工播种,其他的生长发育环境条件完全一样。培育野山参现有的播种技术都是采用园子参的做法将播种地表面的枯枝落叶全部搂开,将土壤刨3-5厘米深的坑(沟),将种子播入坑 (沟)内,再覆平土。这样培育出的人参参形较长,根系较短,颜色发白,近似园子参。本专利技术培育野山参不破土播种技术是在选好的林地内,用已处理(催芽)好的种子进行播种,种子播在土壤表面上(枯枝落叶层下面),不破坏土层,播种有两种方法①将地表上的枯枝落叶扒个洞(用直径1厘米,长20厘米的木棍,一端削成尖状),将1粒种子放入洞内土壤表面上,再将扒开的枯枝落叶复位,盖在种子上。②将地表上的枯枝落叶用耙子搂开露出土壤(每次搂开的面积不宜过大,最好是搂一块播一块,以免搂开时间长水分蒸发影响出苗率),将种子均勻地播在土壤表面上(撒播、条播、点播均可),再将搂开的枯枝落叶复位,均勻地盖在种子上。播种密度可根据林地情况,种子的多少来确定,一般种子间距离10-20厘米为宜。这种不破土播种方法生长的人参有40%是横躺着生长,根系多分布在土壤上层生长,随着生长年龄的增加,人参整体向土壤下层移动,培育出的人参参形较短,根系较长,颜色发黄,表皮褶皱多,参形和天然生长的野山参完全一样。 具体实施例方式1、选择20年以上林龄的林地,树干高,树冠大,林木分布均勻,夏季中午上层树冠能将地面全部遮盖上,没有直射光射入地面,折射光较强,地面有枯枝落叶层覆盖着,土壤腐殖质层10厘米以上,土壤底层为保水强的黄土或黄沙土,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播种。2、播种前必须先把种子处理(催芽)好,种子露白炸口,胚率达到90%以上。处理方法果实采收后,擦去果肉洗净,控干水分,用0. 2 % 0. 3 %的五氯硝基苯拌种消毒,然后和细沙(比种子小的过筛河沙)以1 3比例拌勻进行层积(可用木箱、大缸、挖坑、堆积等方法),15天翻动一次,湿度控制在30%。温度保持在17 25°C,种子裂嘴后温度保持在12 15°C,种子露白炸口,胚率达到90%以上即可播种,如不能马上播种,可放入地窖中冷藏,温度控制在0 5°C。3、播种时间用处理好的种子在春季化冻后进行播种。播种前要查看播种地枯枝落叶下面的湿度,湿度过小不宜播种,根据天气预报,有雨时再播种,以保证出苗率。4、播种在已选好的林地上,用已处理(催芽)好的种子进行播种,有两种播种方法①将地表上的枯枝落叶扒个洞(用直径1厘米,长20厘米的木棍,一端削成尖状),将种子放入洞内土壤上,再将扒开的枯枝落叶复位,盖在种子上。②将地表上的枯枝落叶用耙子搂开露出土壤(每次搂开的面积不宜过大,最好是搂一块播一块,以免搂开时间长,土壤水分蒸发,影响出苗率),将种子均勻的播在土壤表面上(撒播、条播、点播均可),再将搂开的枯枝落叶复位,均勻地盖在种子上。播种密度可根据林地情况、种子的多少来确定,一般种子间的距离10 20厘米为宜。播种后既不搭遮荫棚也不搭遮雨棚,既不除草也不抚育,完全在自然生态环境下自然生长,这种播种方法能培育出纯正的野山参。收获时间要在10年以上,时间越长售价越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培育野山参不破土播种技术”是在选好的林地内,用已催芽处理好的种子进行播种,种子播在林地枯枝落叶层下面的土壤表面上,不破坏土壤,播种有两种方法:1.将地表上的枯枝落叶扒个洞(用直径1厘米,长20厘米的木棍,一端削成尖状),将1粒种子放入洞内土壤表面上,再将扒开的枯枝落叶复位,盖在种子上。

【技术特征摘要】
“培育野山参不破土播种技术”是在选好的林地内,用已催芽处理好的种子进行播种, 种子播在林地枯枝落叶层下面的土壤表面上,不破坏土壤,播种有两种方法1.将地表上的枯枝落叶扒个洞(用直径1厘米,长20厘米的木棍,一端削成尖状),将 1粒种子放入洞内土壤表面上,再将扒开的枯枝落叶复位,盖在种子上。2.将地表上的枯枝落叶用耙子搂开露出土壤(每次搂开的面积不宜过大,最好是搂一块播一块,以免搂开时间长水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冰刘文友
申请(专利权)人:颜冰刘文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