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WCDMA移动通信环境下基站天线的馈电网络,具体是一种宽频带、高隔离度的4X4BUlter矩阵波束形成网络,并涉及该Butler矩阵组成单元的结构和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通信系统的基站发射机和接收机采用阵列天线米形成窄波束从而大大降低接收机接收到得信号的传播延时,同时也提高了信号的增益。Butler矩阵作为天线阵列的馈电网络能提供合适相位与幅度的信号,并起到波束形成的作用使天线能产生想要的方向图。现代无线移动通信(如TD-SCDMA,WCDMA等)以及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的基站天线都需要Butler矩阵来给其馈电,因此Butler矩阵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市场。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在专利CN101227216A中,提出了一种不使用交叉耦合器Butler矩阵的实施方案。不使用交叉耦合器的原因在于在印刷电路板上引入交叉耦合器很难实现且性能不好,但是这种实现方法导致其用于接收相应RF输入信号的端口不在同一侧。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不同于上述专利,采用新型的Butler矩阵的实施方式设计了一种宽频带、高隔离度4x4Butler矩阵波束形成网络。由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频带、高隔离度4x4 Butler矩阵波束形成网络,所述Butler矩阵由具有特定结构的宽频带、高隔离度的交叉耦合器(Crossover)、宽频带90°混合器和45°移相器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频带、高隔离度4x4 Butler矩阵波束形成网络,所述Butler矩阵由具有特定结构的宽频带、高隔离度的交叉耦合器(Crossover)、宽频带90°混合器和45°移相器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带、高隔离度Butler矩阵,其特征是,所述结构有特定结构的宽频带、高隔离度的交叉耦合器(Crossover),它是一个四端口网络,拥有两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它由七条不同长度不同宽度的微带线按照特定结构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带、高隔离度Butler矩阵,其特征是,所述宽频带、高隔离度的交叉耦合器(Crossover)上下对称,左右对称。七条微带线按以下形式组成。其中两条微带线相互平行,这两条平行的微带线之间由五条不同线宽的垂直微带线(垂直臂)构成。两条平行的微带线两端都分别连接着所述宽频带、高隔离交叉耦合器(Crossover)输入端和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带、高隔离度Butler矩阵,其特征是,所述宽频带、高隔离度的交叉耦合器(Crossover)的七条微带线的线宽和线长分别由如下尺寸给出。两条平行的微带线的线宽都是4. 085mm,线长都是111.595mm。五条垂直微带线的线宽从左到右(左右对称)依次为0. 5mm,4. 419mm,2. 185mm,4. 419mm,0. 5mm,它们的线长都等于 26.96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带、高隔离度Butler矩阵,其特征是,所述结构有特定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小川,童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