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溃疡的中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35114 阅读:4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皮肤溃疡的中药贴膜,包括背衬层、含药层和保护层,所述的含药层由中药提取物和基质组成,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紫草5-15份、血竭10-35份、黄连40-80份、煅炉甘石5-10份、黄芪20-40份、三七25-4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这种中药贴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所选用的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补益气血、清热利湿解毒、去腐生肌功效,利于组织的修复;中药提取技术以最大限度保留处方中药有效成分,提高提取效率;亲水性高含水贴膜基质,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及保湿性,较好的透气性能,更大的承载药量,较好的促渗作用,较好的利于药物的吸收利用,使创面愈合时间大大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皮肤溃疡的高含水中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制备的。
技术介绍
皮肤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病因复杂多样,常常由于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皮肤溃破感染而成,因其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为临床治疗周期长,医生难以根据溃疡不同时期调整用药等问题,成为临床中难以解决的难题。在目前条件下,多采用清创配合全身应用抗生素或消毒纱布覆盖处理。前一种方法,容易产生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肝肾毒性、 消化道反应等毒副作用;后一种方法,创面通风透气,但容易污染伤口且无杀菌消炎的作用,均不利于创面的快速愈合。中药外用在皮肤溃疡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传统剂型存在“黑、大、粗”的缺陷,不利于中药的利用,需要结合现代科技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制成一种含有效成分高,易持续透皮作用溃疡面的外用贴膜,而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提取时温度较高,提取率低,浪费大,成本高,不安全等缺点。中药外用属透皮给药的一种方法,目前中药透皮贴剂根据基质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传统膏药、树脂膏和巴布剂等几种类型。传统的膏药如橡胶膏、黑膏剂由于采用油性基质, 导致其刺激性大,患者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红疹等不良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皮肤溃疡的中药贴膜,包括背衬层、含药层和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药层由中药提取物和基质组成,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紫草5-15份、血竭10-35份、黄连40-80份、煅炉甘石5-10份、黄芪20-40份、三七25-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皮肤溃疡的中药贴膜,包括背衬层、含药层和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药层由中药提取物和基质组成,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紫草 5-15份、血竭10-35份、黄连40-80份、煅炉甘石5_10份、黄芪20-40份、三七25-4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紫草5-15份、血竭10-35份、黄连40-80份、煅炉甘石5_10份、黄芪20-40 份、三七25-40份、七叶一枝花20-40份、金银花5-15份、蛇床子10-20份、人参10-25份、当归10-20份、白蔹10-20份、延胡索10-20份、艾叶20-40份、土荆皮20-40份、血余炭10-20 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维酮5-10份、明胶10-20份、卡波姆5-10份、聚乙二醇1-5份、甘油30-50份、微粉硅胶5-20份、氧化锌3-10份、氢氧化钠2-10份、氮酮2-10份、纯化水35-55份、冰片2_10 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衬层由无纺布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由玻璃纸或塑料薄膜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黄连、紫草放入纯化水中浸泡2小时,倾去液体;b、将a清洁中药与煅炉甘石、三七、血竭、黄芪、纯化水混合后加热煮沸30min,滤去药渣,得药液一;C、将b中药渣加纯化水,剂量为b中纯化水的4/5,加热煮沸30min,得药液二 ;d、将药液一、药液二混合纳入亚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平靳汝辉王海粟粟文娟王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