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显示装置与电子装置及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3269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该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的驱动方法、一种应用该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该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导电薄膜、以及多个驱动感测电极。导电薄膜形成于基板上。导电薄膜具有阻抗异向性,以定义出一较低阻抗方向和一较高阻抗方向。驱动感测电极配置于导电薄膜的至少一侧边,且此侧边实质上垂直于较低阻抗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具有高定位精准度。应用此具有高定位精准度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触控精准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触控面板,特别是一种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应用该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与电子装置及该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达到更便利、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信息产品的输入方式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装置,转变为使用触控式装置作为输入的方式。触控式装置可组装在诸多种类的平面显示器上,以使平面显示器兼具显示画面以及输入操作信息的功能。就目前常见的触控式装置而言,电容式触控面板以及电阻式触控面板最为普及。 尤其是,使用者仅需轻触电容式触控面板表面即可进行触控操作而使电容式触控面板更为使用者所喜爱。在电容式触控面板中,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仅需单层铟锡氧化物薄膜就具有触控功能,而具有结构简单及制作成本低廉的优点。然而,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定位精准度不佳而大幅地限制了这种类型触控面板的应用。换言之,为了兼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定位精准度高以及应用层面广,触控式装置仍有待为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定位精准度不佳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定位精准度高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同时提供一种上述定位精准度高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触控方法。另外提供一种具备高精准度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再提供一种具有触控操作功能,且具有理想的触控精准度的电子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一导电薄膜以及多个驱动感测电极。 导电薄膜具有阻抗异向性(anisotropy ofimpedance),以定义出一较低阻抗方向。多个驱动感测电极配置于导电薄膜的至少一侧边,且侧边实质上垂直于较低阻抗方向。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各驱动感测电极垂直较低阻抗方向的一长度由Imm至 5mm ο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驱动感测电极的间距由3mm至5mm。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导电薄膜包括一碳纳米管薄膜。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驱动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一驱动感测电极与多个第二驱动感测电极,且第一驱动感测电极与第二驱动感测电极分别位于导电薄膜的相对两侧边。举例而言,各第一驱动感测电极与任一个第二驱动感测电极的一笔直联机实质上与较低阻抗方向相交错。或者是,各第一驱动感测电极与最接近的其中一个第二驱动感测电极的一笔直联机实质上平行较低阻抗方向。此时,各第一驱动感测电极与最接近的其中一个第二驱动感测电极是同时被扫描。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更包括一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连接至各驱动感测电极,以逐步地扫描至少部分驱动感测电极。具体来说,驱动电路包括一接地单元以及一扫描单元,且驱动感测电极被扫描时连接至扫描单元,而驱动感测电极未被扫描时连接至接地单元。在一实施方式中,扫描单元包括一充电电路、一储存电路以及一读取电路,其中充电电路与储存电路并联,而读取电路连接至储存电路。本专利技术另提出一种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上所述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逐步地扫描驱动感测电极。并且,由被扫描的驱动感测电极接收信号。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驱动方法更包括比较相邻三个驱动感测电极的信号判断一触碰点在垂直较低阻抗方向上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驱动方法更包括由驱动感测电极的信号判断一触碰点在平行较低阻抗方向上的位置。本专利技术再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以及一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设置于基板的一侧。本专利技术更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以及一输入单元。输入单元与显示装置耦合,并对显示装置提供输入,以使显示装置显示影像。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装置为移动式电话、数字照相机、个人数字助理、 笔记型计算机、桌上型计算机、电视机、车用显示器、或可携式DVD机。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利用具有阻抗异向性的一薄膜作为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导电薄膜。此外,驱动感测电极的排列是垂直于导电薄膜的较低阻抗方向。所以,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可以正确地辨识出触碰点在垂直或是平行较低阻抗方向上的坐标。即,本专利技术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具有高定位精准度。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可以利用简易的驱动方法即达成高触控定位精准度。为让本专利技术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沿剖线A-A’所示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驱动电路中各切换开关在进行扫描时的驱动波形示意图。图4至图6所示是模拟试验下,电极X3至)(6所接收到的信号。图7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8所示是模拟试验下,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400的电极 X3 )(6所接收到的信号。图9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10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100、400、600基板102导电薄膜110侧边112、114、116、118驱动感测电极120、420、620驱动电路130接地单元132扫描单元1;34折线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510、520、530第一驱动感测电极422、622第二驱动感测电极4M、6M电子装置700显示面板710显示装置720输入单元730剖线A-A,充电电路C较低阻抗方向D较高阻抗方向H位置1 IX联机L储存电路P读取电路R开关SWl、SW2、SW3、SW4时间Tl、T2、tl信号高值Vh长度W1间距:W2电极X1 X12信号高值差AVh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100包括一导电薄膜110以及多个驱动感测电极120。导电薄膜110具有阻抗异向性,即,导电薄膜Iio在两个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阻抗性,以定义出一较低阻抗方向D, 以及一较高阻抗方向H,其中较低阻抗方向D和较高阻抗方向H可为垂直。换言之,导电薄膜110在较低阻抗方向D具有相对较佳的导电性,而在垂直较低阻抗方向D的一较高阻抗方向H具有相对较差的导电性。另外,本实施例的导电薄膜110(例如为矩形的薄膜)具有四侧边,依序为侧边112、侧边114、侧边116以及侧边118。侧边112 与侧边116相对且平行于较高阻抗方向H,而侧边114及侧边118相对并平行于较低阻抗方向D。具体而言,图2是图1所示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沿剖线A-A’所示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2,在剖面图中,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100包括一基板102以及配置于基板102 上的导电薄膜110。导电薄膜110包括一碳纳米管薄膜,也就是其材质主要为碳纳米管。导电薄膜110的制作方式例如是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或其它适当的方法于硅基板、石英基板或其它适当的基板上形成碳纳米管层。接着,沿着一拉伸方向从碳纳米管层的一侧边拉出碳纳米管薄膜,也就是导电薄膜110。之后,将导电薄膜 110配置于基板102上即初步地完成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100。拉伸的步骤时,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将沿上述拉伸方向排列,所以导电薄膜110可具有阻抗异向性。此外,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多个驱动感测电极120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且该侧边实质上垂直于该较低阻抗方向。1.一种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导电薄膜及多个驱动感测电极,该导电薄膜形成于该基板上,该导电薄膜具有阻抗异向性,以定义出一较低阻抗方向和一较高阻抗方向,多个驱动感测电极,配置于该导电薄膜的至少一侧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导电薄膜及多个驱动感测电极,该导电薄膜形成于该基板上,该导电薄膜具有阻抗异向性,以定义出一较低阻抗方向和一较高阻抗方向,多个驱动感测电极,配置于该导电薄膜的至少一侧边,且该侧边实质上垂直于该较低阻抗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驱动感测电极沿着该较高阻抗方向的长度为Imm至5mm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驱动感测电极的间距为3mm至5mm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导电薄膜包括一碳纳米管薄膜。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驱动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一驱动感测电极与多个第二驱动感测电极,且该些第一驱动感测电极与该些第二驱动感测电极分别位于该导电薄膜的相对两侧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驱动感测电极与任一该第二驱动感测电极的一笔直联机实质上与该较低阻抗方向相交错。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驱动感测电极与最接近的其中一该第二驱动感测电极的一笔直联机实质上平行该较低阻抗方向。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驱动感测电极与最接近的其中一该第二驱动感测电极是同时被扫描。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更包括一驱动电路,连接至至少部分该些驱动感测电极,以逐步地扫描至少部份该些驱动感测电极。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电路包括一接地单元以及一扫描单元,各该驱动感测电极被扫描时连接至该扫描单元,而未被扫描时连接至该接地单元。11.如权利要求1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博盛潘轩霖陈柏仰郑嘉雄赵志涵郑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